一种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3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运用于光学照明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组件,外壳组件的内侧装配有发光机构,发光机构用于进行照明,发光机构包括固定组件、蓝光芯片和导电端,外壳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内侧设置有蓝光芯片,蓝光芯片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导电端,外壳组件与发光机构之间装配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用于对发光机构发出的光进行混光,混合机构包括反射层和荧光粉层,外壳组件的内侧且位于蓝光芯片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反射层,反射层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荧光粉层,混合机构还包括混合膜层,外壳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混合膜层。顶部设置有混合膜层。顶部设置有混合膜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

技术介绍

[0002]蓝光是波长在400nm~500nm之间的高冷短波长,在可见光中穿透力最强、视网膜敏感性最高。现在大部分的光源是节能LED发出的白光,其光源是先发出蓝光,后激发荧光灯,发出黄光,混合成白光。其光谱含有众多蓝光成分。而过量的蓝光辐射可引起视网膜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造成不可逆的光化学损害,加剧黄斑区细胞损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蓝光危害”,蓝光对人眼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导致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眼睛病理危害和人体节律危害:(1)、有害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损坏是不可逆的。蓝光还会导致黄斑病变。人眼中的晶状体会吸收部分蓝光渐渐混浊形成白内障,而大部份的蓝光会穿透晶状体,尤其是儿童晶状体较清澈,无法有效抵挡蓝光,从而更容易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
[0003]、由于蓝光的波长短,聚焦点并不是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视疲劳。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
[0004]、光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而褪黑色素是影响睡眠的一种重要激素,已知的作用是促进睡眠、调节时差。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睡前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会造成睡眠质量不高甚至难以入睡的原因在现有的降低蓝光技术中,常见的方式是通过降低色温,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降低光源的相关色温,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如<3000K)虽然蓝光辐射能量很低,蓝光危害很小,但是相关色温过低不利于阅读的清晰度,显色指数较低。
[0005](2)通过滤波片滤去蓝光危害较为严重的波段,减少蓝光成分,其护眼效果确实显著,但是偏色厉害,显色指数很低。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最优的一种方案是降低短波蓝光,基于此:参考专利申请号CN201611140829.7

一种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含有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的灯具,包括蓝光激发LED芯片、荧光粉、蓝光补偿LED芯片及混光机构;蓝光激发LED芯片与荧光粉相配合构成白光LED发光机构,蓝光激发LED芯片产生的部分蓝光用于激发荧光粉发光,并与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不高于2800K;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的峰值波长或者发出的蓝光经滤光片过滤后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混光机构用于将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或者将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经滤光片过滤后的蓝光进行混光处理。荧光粉为黄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
色温在2500~2800K之间。蓝光危害效能在3000K下小于3W/Klm。LED光源的显色指数不低于90。在蓝光激发LED芯片与荧光粉构成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基础上添置蓝光补偿LED芯片和混光机构,或者添置蓝光补偿LED芯片、滤光片与混光机构;蓝光激发LED芯片产生的部分蓝光用于激发荧光粉发光,并与剩余蓝光混合成白光;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不高于2800K;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的峰值波长或者发出的蓝光经滤光片过滤后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混光机构用于将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或者将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与经滤光片过滤后的蓝光进行混光处理。白光LED发光机构产生的白光的相关色温在2500~2800K之间。荧光粉为黄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灯具通过设置蓝光补偿LED芯片以对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发出的白光进行蓝光补偿,因补偿的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因此,补偿的蓝光对眼睛视网膜的伤害较小,并且补偿的蓝光可以使整个LED光源达到阅读等场合所需的相关色温、光效和显色指数,尤其有利于提高显色指数;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针对传统的LED光源存在的光谱中短波长蓝光辐射剂量高,尤其是峰值波长在435nm至440nm之间的对眼睛视网膜危害效应最大的短波长蓝光,以及为了降低蓝光辐射而降低白光LED发光机构的相关色温导致的显色指数低的问题,上述低蓝光危害LED光源及其制作方法和含有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的灯具通过设置蓝光补偿LED芯片以对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发出的白光进行蓝光补偿,因补偿的蓝光(可以是特定的蓝光补偿LED芯片直接发出的蓝光或通用的蓝光补偿LED芯片发出的蓝光经特定的滤光片滤光后的蓝光)的峰值波长在460nm~480nm之间,因此,补偿的蓝光对眼睛视网膜的伤害较小,并且补偿的蓝光可以使整个低蓝光危害LED光源达到阅读等场合所需的相关色温、光效和显色指数,尤其有利于提高显色指数;该低蓝光危害LED光源解决了低相关色温的白光LED发光机构(如<3000K)虽然蓝光辐射能量很低,蓝光危害很小,但是相关色温过低不利于阅读的清晰度,显色指数较低的问题。
[0007]参考专利申请号CN202010632915.X

一种实现低蓝光危害、高显色的LED装置,包括:蓝光芯片、复合膜层与荧光粉层;蓝光芯片产生的蓝光经复合膜层后,透射波长≥460nm的长波长蓝光到出光口,反射波长≤450nm的短波长蓝光到荧光粉层,发出的激发光再经复合膜层过滤掉波长≤450nm的短波长蓝光后到达出光口,与长波长蓝光混合后形成白光。荧光粉层包括基板和涂覆于基板上的复合荧光粉;复合荧光粉包括黄绿色荧光粉、蓝绿色荧光粉、橙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黄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波长为460~700nm,光谱半高宽度为500~600nm,激发光谱为250~520nm;蓝绿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波长为460~560nm,光谱半高宽度为480~520nm,激发光谱为220~490nm;橙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波长为520~750nm,光谱半高宽度为600~700nm,激发光谱为200~550nm;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波长为550~800nm,光谱半高宽度为620~700nm,激发光谱为280~620nm。黄绿色荧光粉选自Gd3Al5O12:Re3+和/或Y3(Al,Ga)5O12:Ce3+;蓝绿色荧光粉选自BaSi2O2N2:Eu2+;橙色荧光粉选自Sr0.9Al1.225Si3.775N6.775O0.225:Eu2+0.1、Li2CaSi2N4:Eu2+、Ba3Sc1.9Al0.1B4O12:Eu2+中至少一种;红色荧光粉选自CaAlSiN3:Eu2+和/或SrAlSiN3:Eu2+。黄绿色荧光粉、蓝绿色荧光粉、橙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的体积比为4.2~8.2:2.6~
6.2:1.6~3.2:1。复合膜层包括基底和沉积在基底表面的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侧装配有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用于进行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固定组件(2)、蓝光芯片(3)和导电端(4),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蓝光芯片(3),所述蓝光芯片(3)的底部一体式固定有导电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与发光机构之间装配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用于对发光机构发出的光进行混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蓝光危害的高光效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反射层(5)和荧光粉层(6),所述外壳组件(1)的内侧且位于蓝光芯片(3)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反射层(5),所述反射层(5)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荧光粉层(6)。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乾昇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