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743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氢氧化铝原料,加入热纯水中,并加入生长剂,配置第一浆液;向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至酸性,研磨,获得氢氧化铝母液;将所述氢氧化铝母液经陶瓷膜洗涤,浓缩,获得第二浆液;将所述第二浆液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处理后经陶瓷膜洗涤,干燥获得氧化铝前驱体;将所述氧化铝前驱体进行煅烧,获得氧化铝粉体。该方法工序简单,易于控制,制得的氧化铝粉体呈平板状结构,形状规则,棱角少,表面平整,粒径及厚度尺寸适宜,适于用作半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快速崛起,对于晶圆片的精抛需求日益提高,目前市面上多采用SiO2磨料抛光液进行精抛,而SiO2的硬度较小,抛光速率相对较低,其用于晶圆片的精抛加工时抛光精度、抛光效率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使用氧化铝颗粒作为磨料进行晶圆片精抛的,因氧化铝的硬度更大,粉体的微粒排料整齐,用作磨料时与产品间的摩擦力增加,可大大提高磨削速度,缩短磨削时间,节省磨削加工的成本等。然而,现有的纳米级氧化铝颗粒由于形貌不规则,多棱角等,极易造成晶片划伤,因此制约着氧化铝在晶圆片抛光加工中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铝粉体呈平板状结构,形状规则,表面平整,粒径及厚度尺寸适宜,适于用作半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选取氢氧化铝原料,加入热纯水中,并加入生长剂,配置第一浆液;
[0007]步骤S2,向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至酸性,研磨,获得氢氧化铝母液;
[0008]步骤S3,将所述氢氧化铝母液经陶瓷膜洗涤,浓缩,获得第二浆液;
[0009]步骤S4,将所述第二浆液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处理后经陶瓷膜洗涤,干燥获得氧化铝前驱体;
[0010]步骤S5,将所述氧化铝前驱体进行煅烧,获得氧化铝粉体。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热纯水的温度为50

80℃,所述第一浆液中氢氧化铝的固含量在40%及以上。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生长剂为二氧化钛、硫酸钾、硫酸钠、氟化铝、氟化铵、三氟化钛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长剂的添加量按质量计,其添加量为所述氢氧化铝原料质量的0.3

0.8%;
[0013]和/或,所述pH调节剂为硫酸、醋酸、聚丙烯酸、乳酸和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向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其pH至2.0

6.0范围内;
[0015]和/或,所述步骤S2中,研磨时间为0.5

5h,所述氢氧化铝母液中固含物的粒度≤200nm。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所述氢氧化铝母液经陶瓷膜洗涤的次数和浓缩比例,使获得的所述第二浆液的固含量在40%左右,且所述第二浆液的电导
率≤50us/cm。
[001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水热晶化的温度为160

300℃,水热晶化处理时间为2

24h。
[001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水热晶化处理后,经陶瓷膜多次洗涤,控制洗涤后浆液的固含量在40%左右时,电导率在10

50us/cm范围内。
[001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采用喷雾干燥,获得的所述氧化铝前驱体的粒度≤500nm。
[002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煅烧温度为1000

1050℃,煅烧时间为3

10h。
[0021]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采用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所述氧化铝粉体呈平板状结构,平均粒径为0.5

5μm,平均厚度为20

200n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23]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采用氢氧化铝原料加入热纯水与生长剂配置浆液,并加入pH调节剂,在酸性体系中进行研磨,研磨后获得氢氧化铝母液,经洗涤、浓缩去除杂质后进行水热晶化,水热晶化后洗涤、干燥获得氧化铝前驱体,氧化铝前驱体经煅烧获得氧化铝粉末;该方法在酸性体系中进行研磨,可有效控制氢氧化铝母液中固含物的粒度及形貌,为后续获得粒度均匀,形貌规则且平整的产品提供保证;进行两次洗涤确保获得纯度高,结构致密的氧化铝前驱体,减少杂质对后续煅烧造成的影响,为后续获得硬度大、结构规则、表面平整的氧化铝粉体提供保证;该方法对氢氧化铝原料的纯度及形貌要求低。该方法获得的氧化铝粉末呈平板状结构,形状规则、均匀,表面平整,结构紧密,平均粒径在0.5

5μm范围内,平均厚度在20

200nm范围内,适于用作半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因其平整度好,硬度高,进行精抛加工时磨削精度高,磨削速度快。该方法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各工序易于控制,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氧化铝粉体的扫描电镜图片。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得的氧化铝粉体的扫描电镜图片。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得的氧化铝粉体的扫描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按照图1所示的工序,以市售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加入生长剂与热纯水混合,配置得到第一浆液,第一浆液调节pH至酸性,在酸性条件下研磨制得氢氧化铝母液,经陶瓷膜多次洗涤后浓缩获得第二浆液,将第二浆液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并再次洗涤,干燥获得氧化铝前驱体,最后煅烧获得氧化铝粉体。该方法获得的氧化铝粉末呈平板状结构,形状规则、均匀,表面平整,结构紧密,平均粒径在0.5

5μm范围内,平均厚度在20

200nm范围内;因其平整度好,硬度高,粒径厚度尺寸适宜,适于用作半导体晶圆的精抛材料,进行精抛加工时磨削精度高,磨削速度快。
[0032]具体地,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选取如拜耳法、胆碱法、直接水解法、共沉淀法或醇盐水解法等制得的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加入5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氢氧化铝原料,加入热纯水中,并加入生长剂,配置第一浆液;步骤S2,向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至酸性,研磨,获得氢氧化铝母液;步骤S3,将所述氢氧化铝母液经陶瓷膜洗涤,浓缩,获得第二浆液;步骤S4,将所述第二浆液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处理后经陶瓷膜洗涤,干燥获得氧化铝前驱体;步骤S5,将所述氧化铝前驱体进行煅烧,获得氧化铝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热纯水的温度为50

80℃,所述第一浆液中氢氧化铝的固含量在40%及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剂为二氧化钛、硫酸钾、硫酸钠、氟化铝、氟化铵、三氟化钛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长剂的添加量按质量计,其添加量为所述氢氧化铝原料质量的0.3

0.8%;和/或,所述pH调节剂为硫酸、醋酸、聚丙烯酸、乳酸和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用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向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其pH至2.0

6.0范围内;和/或,所述步骤S2中,研磨时间为0.5

5h,所述氢氧化铝母液中固含物的粒度≤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民黄君柏向阳王大忠陆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百图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百图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