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联苯胺制备直接染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72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替代联苯胺制备直接染料的方法。该方法是以2,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代联苯胺制备直接染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2,7

二氨基
‑9‑
芴酮替代3,3
’‑
二甲氧基联苯胺作为连接基团制备直接染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联苯胺能够通过一次重氮化实现双偶氮盐的制备,容易完成多偶氮产物的生产制造。因此联苯胺是制备长吸收波长染料的重要原料,许多成功的商业用染料都是采用联苯胺单体,包括联苯胺、3,3
’‑
二甲基联苯胺、3,3
’‑
二甲氧基苯胺等为原料制备得到,如C.I直接黄1、C.I直接棕95、C.I.直接蓝168、C.I直接黑91、C.I.酸性黑29等。然而,联苯胺制造的染料降解时容易再次形成联苯胺,具有严重的致癌作用,因此以联苯胺为原料制造的染料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
[0003]双胺基单体可以通过调节重氮化反应的条件选择性地制备单重氮盐或双重氮盐,选取不同的偶合试剂可实现种类繁多的偶氮染料制备,具有产物多样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双胺基单体通过单体的共轭作用容易获得长吸收波长产物,可简化产物的合成途径,具有缩短生产路线,节约制造成本的优势。因此,发掘安全低毒的双胺基单体,替代联苯胺单体,实现直接染料化合物的合成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2,7

二氨基
‑9‑
芴酮替代3,3
’‑
二甲氧基联苯胺作为连接基团制备直接染料的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简单有效地制备长吸收波长直接染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如式Ⅰ或式II所示的直接染料化合物:
[0007][0008]其中,R1为OH、ONa或NH2,R2为H或NH2,R3为H、SO3H或SO3Na,R4为H、SO3H或SO3Na,R5为H或SO3Na。
[0009]优选地,所述的直接染料选自7

氨基
‑4‑
羟基
‑3‑
((7

氨基
‑9‑
芴酮基)二氮烯基))萘
‑2‑
磺酸、3,7

双二氮烯基(7

氨基
‑4‑
羟基萘
‑2‑
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7

氨基
‑4‑
羟基萘

2,8

二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1

氨基萘
‑4‑
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1

羟基萘
‑4‑
磺酸)
‑9‑
芴酮或其磺酸盐中的一种。
[0010]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上述直接染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通过还原反应将2,7

二硝基
‑9‑
芴酮制备得到2,7

二氨基
‑9‑
芴酮;
[0012](2)通过重氮化反应将2,7

二氨基
‑9‑
芴酮制备得到重氮盐中间体;
[0013](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重氮盐与萘酚在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重氮化偶合,在10℃

50℃,反应20

120分钟,得到所述的直接染料化合物。
[0014]所述的直接染料的制备反应式如式III所示:
[0015][0016]其中,R1为OH、ONa或NH2,R2为H或NH2,R3为H或SO3H或SO3Na,R4为H或SO3H或SO3Na,R5为H或SO3Na。
[0017]优选地,步骤(1)中2,7

二氨基
‑9‑
芴酮的具体制备步骤为:a)向2,7

二硝基
‑9‑
芴酮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后往其中缓慢滴加还原剂溶液,滴加完毕,加热搅拌反应,得到2,7

二氨基
‑9‑
芴酮溶液,待用;b)将2,7

二氨基
‑9‑
芴酮溶液蒸干,得到粗产物,用有机溶剂打浆,得到2,7

二氨基
‑9‑
芴酮。
[0018]进一步优选,步骤(a)中甲醇的用量为25mL/g,还原剂为抗坏血酸、硫化钠、铁粉、锌粉中的一种,更优选为抗坏血酸或硫化钠;还原剂与2,7

二硝基
‑9‑
芴酮的摩尔比为1.0

5.0:1,更优选为3.0

4.0:1;加热温度为40

65℃,更优选为55

65℃;反应时间为1

5小时,更优选为3

4小时。
[0019]进一步优选,步骤(b)中将2,7

二氨基
‑9‑
芴酮溶液蒸干的温度为40

60℃,更优选为50

55℃;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更优选为甲醇/石油醚的混合物,甲醇:石油醚体积比为1:5

20。
[0020]优选地,步骤(2)中将2,7

二氨基
‑9‑
芴酮制备得到重氮盐中间体的具体步骤为:c)将2,7

二氨基
‑9‑
芴酮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待用;d)然后在低温下向其中滴加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完毕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重氮盐溶液。
[0021]进一步优选,步骤(c)中使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其混合酸,更优选为盐酸或醋酸;酸与2,7

二氨基
‑9‑
芴酮的摩尔比为3.0

5.0:1,更优选为3.0

4.0:1;
[0022]进一步优选,步骤(d)中的亚硝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

2M,更优选为0.5

1.0M,亚硝酸钠与2,7

二氨基
‑9‑
芴酮的摩尔比为0.5

5.0:1,对于单偶氮盐更优选为0.75

1.5:1,对于双偶氮盐更优选为2.5

4.0:1,反应温度为0

20℃,更优选为5

15℃,反应时间为0.5

3小时,更优选为1

2小时。
[0023]优选地,步骤(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Ⅰ或式II所示的直接染料化合物:其中,R1为OH、ONa或NH2,R2为H或NH2,R3为H、SO3H或SO3Na,R4为H、SO3H或SO3Na,R5为H或SO3N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染料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接染料化合物选自7

氨基
‑4‑
羟基
‑3‑
((7

氨基
‑9‑
芴酮基)二氮烯基))萘
‑2‑
磺酸、3,7

双二氮烯基(7

氨基
‑4‑
羟基萘
‑2‑
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7

氨基
‑4‑
羟基萘

2,8

二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1

氨基萘
‑4‑
磺酸)
‑9‑
芴酮、3,7

双二氮烯基(1

羟基萘
‑4‑
磺酸)
‑9‑
芴酮或其磺酸盐中的一种。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染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还原反应将2,7

二硝基
‑9‑
芴酮制备得到2,7

二氨基
‑9‑
芴酮;(2)通过重氮化反应将2,7

二氨基
‑9‑
芴酮制备得到重氮盐中间体;(3)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重氮盐与萘酚在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重氮化偶合,在10℃

50℃,反应20

120分钟,得到所述的直接染料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2,7

二氨基
‑9‑
芴酮的具体制备步骤为:a)向2,7

二硝基
‑9‑
芴酮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后往其中缓慢滴加还原剂溶液,滴加完毕,加热搅拌反应,得到2,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勋邓远强李正全宋化灿曾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