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注腔插入件和滴注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16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0
公开的滴注腔插入件包括用于联接到滴注腔的细长主体部分,并包括滴注腔插入件的出口孔口。滴注腔插入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可以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中,并且流体联接到入口孔口和出口孔口。防流干隔膜可以在入口孔口上延伸。第二腔室可以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中,并且低流速孔口可以从第二腔室的底部延伸到基底部分中,以用于将第二腔室与出口孔口流体联接。出口孔口流体联接。出口孔口流体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滴注腔插入件和滴注腔组件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滴注腔,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插入件的滴注腔,其能够在输注接近完成时减慢滴注腔中最后的流体体积的流速,以允许患者的静脉保持开畅。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静脉注射(“IV”)输送的系统和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流体能够被直接施用给患者。在本文中,广泛地使用根据本公开的静脉注射输送系统来描述用于向患者输送流体的部件,以用于动脉、静脉内、血管内、腹膜和/或非血管流体的施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使用静脉注射输送系统将流体施用到患者体内的其他位置。
[0003]将流体施用到患者的血流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通过静脉注射输送系统。在许多常见的实施方式中,静脉注射输送系统可以包括液体源,比如液体袋,用于确定来自液体袋的流体的流速的滴注腔,用于在液体袋和患者之间提供连接的管道,以及静脉注射接入单元,比如可以通过静脉地定位在患者体内的导管。静脉注射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Y

连接器,该Y

连接器允许静脉注射输送系统的背载,并且允许将药物从注射器向静脉注射输送系统的管道中施用。
[0004]在使用重力套件或泵进行输注的过程中,无人看管的完全输注会由于血液通过导管末端的反向扩散而导致导管中的通畅性的丧失。血液将开始凝结,这可能会封闭导管中的流,使其无法使用。
[0005]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提供的描述不应仅仅因为其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提及或与
技术介绍
部分相关联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可以包括描述主题技术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滴注腔插入件可以包括具有上部表面的细长主体部分和位于细长主体部分的下游、用于联接到滴注腔的基底部分。基底部分可以具有限定滴注腔插入件的出口孔口的下部表面和上部表面。滴注腔插入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腔室,其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中,并经由入口孔口与上部表面流体联接,并经由基底部分与出口孔口流体联接;防流干隔膜,其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的上部表面上,并在入口孔口之上延伸;以及第二腔室,其设置在纵向延伸的主体中,并从上部表面延伸到基底部分。低流速孔口可以从第二腔室的底部延伸到基底部分,以用于将第二腔室与出口孔口流体地联接。
[0007]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种滴注腔组件可以包括滴注腔,该滴注腔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用于接收IV流体的入口、用于将IV流体分配给患者的出口以及由壳体的内表面限定的空腔。滴注腔插入件可以设置在空腔中。滴注腔插入件可以包括具有上部表面的细长主体部分和位于细长主体部分下游的基底部分。基底部分可以限定滴注腔插入件的出口孔口,并且可以流体连接到滴注腔的出口。滴注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中的第
一腔室,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中并从上部表面延伸到基底部分的第二腔室,以及从第二腔室的底部延伸到基底部分的低流速孔口,以用于将第二腔室与滴注腔出口流体联接。第一腔室可以包括:将第一腔室流体联接到细长主体部分的上部表面的入口孔口,以及设置在细长主体部分的上部表面上并在入口孔口之上延伸的防流干隔膜。入口孔口可以流体联接到滴注腔入口,以用于接收处于第一流动状态的IV流体。第二腔室可以具有开口近端,以用于接收处于第二流动状态的IV流体的至少一部分。
[0008]应当理解,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其中,本主题技术的各种构造通过说明的方式被示出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理解本主题技术的其他构造。如将认识到的,本主题技术能够具有其它且不同的构造,并且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其它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本主题技术的范围。因此,附图和详细描述本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0009]以下附图被包括以说明实施例的某些方面,并且其不应被视为排他的实施例。如本领域的以及受益于本公开的技术人员将想到的,所公开的主题能够在形式和功能上进行相当大的修改、改变、组合和等同替代。
[0010]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包括滴注腔组件的IV延长套件。
[0011]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滴注腔组件的透视图。
[0012]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图2的滴注腔组件的滴注腔和滴注腔插入件的透视图。
[0013]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处于第一流动状态的图3的滴注腔和滴注腔插入件的透视图。
[0014]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处于第二流动状态的图3的滴注腔和滴注腔插入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阐述的详细描述描述了本主题技术的各种构造,并且不意在表示可以实践本主题技术的仅有的构造。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因此,关于某些方面可能提供尺寸以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了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主题技术。在一些情况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避免模糊本主题技术的概念。
[0016]应当理解,本公开包括主题技术的示例且并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下文将根据特定但非限制性的示例来说明本主题技术的各个方面。本公开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变型并且根据预期应用和实施方式来实行。
[0017]在使用重力套件或不具有保持静脉开畅(KVO,keep

vein

open)功能的泵进行输注的过程中,无人看管的完全输注会由于血液通过导管末端的反向扩散而导致导管中的通畅性的丧失。血液将开始凝结,这将封闭导管中的流,使其无法使用。如果要继续输注,临床医生必须取出该导管并将新的导管重新插入患者体内,这对患者来说价格昂贵,痛苦,并且耗时。
[0018]一些重力套件试图通过使用利用患者的血压通过注射部位流出到具有柱塞的容器中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装置主要用于在造影剂的输注期间保持静脉开畅。柱塞通过血压被驱动返回,并且如果血压不足以驱动柱塞,可以用马达驱动以帮助抽取血液。
[0019]本说明总体上涉及滴注腔,尤其涉及包括滴注腔插入件的滴注腔,该滴注腔插入件能够在输注接近完成时减慢滴注腔中最后的流体体积的流速,以允许患者的静脉保持开畅,直到临床医生能够照看完成的输注。
[0020]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滴注腔组件可以流体联接到导管,该导管可以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用于IV流体的输注和/或血液抽取。在一些实施例中,滴注腔组件可以包括滴注腔,该滴注腔具有安装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其中的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可以焊接、胶粘或以其他类似方式固定到滴注腔的基底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加部件可以是滴注腔插入件,其被固定(例如,但不限于焊接或胶粘)到滴注腔中,其具有在IV流体袋中的IV流体耗尽之后,减慢滴注腔中剩余的最后体积(例如,但不限于最后的10

60毫升(ml))的IV流体的流动的能力。在输注完成时IV流体的流速的减慢可以有利地允许患者的静脉保持更长时间的开畅,直到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上部表面的细长主体部分,基底部分位于所述细长主体部分的下游,用于联接到滴注腔,所述基底部分具有上部表面和限定了所述滴注腔插入件的出口孔口的下部表面;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置在所述细长主体部分中,并经由入口孔口与所述上部表面流体联接,并经由所述基底部分与所述出口孔口流体联接;防流干隔膜,所述防流干隔膜设置在所述细长主体部分的上部表面上,在所述入口孔口之上延伸;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在所述细长主体部分中并从所述上部表面延伸到所述基底部分;以及低流速孔口,所述低流速孔口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延伸到所述基底部分中,以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出口孔口流体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主体部分还包括在所述上部表面和基底部分之间纵向延伸的侧壁,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壁中的流体旁路孔口,所述流体旁路孔口经由所述低流速孔口流体联接至所述出口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流速孔口包括锥形形状,所述锥形形状向远侧逐渐变细进入所述基底部分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孔口、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出口孔口流体联接以限定第一流体路径,并且在所述滴注腔中的流体高于预定水平的第一流动状态下,从流体源流入滴注腔的流体流过所述防流干隔膜,经由所述入口孔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并通过所述出口孔口离开所述滴注腔插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流干隔膜位于所述基底部分上方的预定高度处,并且所述滴注腔中的流体的预定水平等于所述预定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流干隔膜包括具有多个孔隙的亲水材料,流体流动通过所述多个孔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开口近端、所述低流速孔口和所述出口孔口流体联接,以限定第二流体路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第三流体路径纵向地限定在所述细长主体部分的侧壁和滴注腔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所述流体旁路孔口,并经由所述低流速孔口进入所述出口孔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第四流体路径被限定为(i)纵向位于所述细长主体部分的侧壁和所述滴注腔的内表面之间,(ii)在所述细长主体部分的侧壁和所述滴注腔的内表面之间周向地沿着基底部分的上部表面,(iii)通过所述流体旁路孔口,以及(iv)经由所述低流速孔口进入所述出口孔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第三流体路径和第四流体路径限制流体离开所述滴注腔插入件的速度,并且当处于第二流动状态时,当所述滴注腔中的流体低于所述预定水平时,所述防流干隔膜支持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流体柱,以防止滴注腔中的IV流体进入入口孔口,使得流体流动通过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第三流体路径和第四流体路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滴注腔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滴注腔中的流体在第二流动状
态下所低于的所述预定水平小于或等于60毫升。12.一种滴注腔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
申请(专利权)人:康尔福盛三零三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