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706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所述氧化剂包括LPO和BP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B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体积比为1:1,解决了丙烯酸酯胶黏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时,丙烯酸酯胶黏剂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具有快速固化、耐储存以及粘接强度高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酯
,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丙烯酸酯胶黏剂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高性能工程结构材料,其具有操作方便,室温固化,剥离强度高,粘接性能优异,耐水性好,基材的普适性等特点。丙烯酸酯胶黏剂能够在室温下进行固化,通过高效的氧化还原体系的作用,引发高分子弹性体中的双键和丙烯酸酯类的单体双键打开,引发接枝聚合反应,固化形成粘接强度高和综合性能优异的胶层。
[0003]目前市场通用的丙烯酸酯胶粘剂大多是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因为沸点低、易挥发、易燃易爆、具有难闻的刺鼻臭味,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市场上的丙烯酸酯胶黏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10:1,这样会导致丙烯酸酯胶黏剂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丙烯酸酯胶黏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时,丙烯酸酯胶黏剂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具有快速固化、耐储存以及粘接强度高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0007]所述A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所述氧化剂包括LPO和BPO中的任意一种;
[0008]所述B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
[0009]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体积比为1:1。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所述氧化剂包括LPO和BPO 中的任意一种;所述B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因为LPO和BPO的活性较高,很难长时间储存,通过加入所述过渡金属盐能够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稳定性提高,从而延长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储存时间;通过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照体积比为1:1 进行混合,使得丙烯酸酯胶黏剂能够混合均匀,从而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粘结强度提高,同时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固化时间得缩短。解决了丙烯酸酯胶黏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时,丙烯酸酯胶黏剂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具有快速固化、耐储存以及粘接强度高的优点。
[0011]可选的,所述A组分在25℃下的粘度为60~250Pa.s。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所述A组分的流动性良好,同时使得所述A组分能够快速固化,有利于粘接。
[0012]可选的,所述B组分在25℃下的粘度为60~230Pa.s。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所述B
组分的流动性良好,同时使得所述B组分能够快速固化,有利于粘接。
[0013]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和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均为1500~8500。
[0014]可选的,以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20~8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10~3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氧化剂的含量为1~20%,所述阻聚剂的含量为0.1~5%。
[0015]进一步可选的,以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0~6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 10~2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氧化剂的含量为1~10%,所述阻聚剂的含量为0.3~2%。
[0016]可选的,以占所述B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20~8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过渡金属盐的含量为 0.1~5%,所述还原剂的含量为0.05~10%。
[0017]进一步可选的,以占所述B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0~6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 10~2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过渡金属盐的含量为0.1~3%,所述还原剂的含量为0.1~5%。
[0018]可选的,所述A组分还包括金属离子络合物,以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金属离子络合物的含量小于等于0.1%。
[0019]可选的,所述B组分还包括阻聚剂,以占所述B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阻聚剂的含量小于等于5%。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将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混合以制得A组分,且使所述氧化剂包括LPO和BPO中的任意一种;
[0022]将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混合以制得B组分;
[0023]将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混合反应以制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且使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体积比为1:1。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LPO和BPO 的活性较高,很难长时间储存,通过加入所述过渡金属盐能够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稳定性提高,从而延长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储存时间;通过所述A 组分与所述B组分按照体积比为1:1进行混合,使得丙烯酸酯胶黏剂能够混合均匀,从而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粘结强度提高,同时使得所述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固化时间得缩短。解决了丙烯酸酯胶黏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时,丙烯酸酯胶黏剂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具有快速固化、耐储存以及粘接强度高的优点。
[0025]可选的,所述将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混合以制得A组分的步骤包括:
[0026]S11:将所述丙烯酸单体和所述嵌段共聚物混合后,加热搅拌直至所述嵌段共聚物全部溶胀,以制得第一混合物;
[0027]S1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混合,并搅拌直至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全部溶解,以制得初始A组分;
[0028]S13:将所述初始A组分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所述氧化剂和所述阻聚剂,并在真空条件下搅拌,直至所述氧化剂和所述阻聚剂完全溶解于所述初始A组分,以制得所述A组分。
[0029]可选的,所述将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混合以制得B组分的步骤包括:
[0030]S21:将所述丙烯酸单体和所述嵌段共聚物混合后,加热搅拌直至所述嵌段共聚物全部溶胀,以制得第二混合物;
[0031]S22: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混合,并搅拌直至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全部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氧化剂和阻聚剂,所述氧化剂包括LPO和BPO中的任意一种;所述B组分包括丙烯酸单体、丙烯酸酯齐聚物、嵌段共聚物、过渡金属盐和还原剂;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体积比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在25℃下的粘度为60~250Pa.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在25℃下的粘度为60~230Pa.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和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均为1500~85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20~8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10~3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氧化剂的含量为1~20%,所述阻聚剂的含量为0.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A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0~6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A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氧化剂的含量为1~10%,所述阻聚剂的含量为0.3~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B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20~8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5~30%,所述过渡金属盐的含量为0.1~5%,所述还原剂的含量为0.05~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丙烯酸酯胶黏剂,其特征在于,以占所述B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0~6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丙烯酸酯齐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B组分中的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过渡金属盐的含量为0.1~3%,所述还原剂的含量为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明磊王大光杨武利
申请(专利权)人: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