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粉粉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02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实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菌粉粉碎器,其包括收集板,收集板上开设有用于收集粉末的圆槽,圆槽内转动设置粉碎盘,粉碎盘的转动轴线与圆槽的圆心同轴,粉碎盘在圆槽内往复滑动,粉碎盘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圆槽的底部,粉碎盘往复滑动以使粉碎盘与圆槽的底部抵接或分离;使用时,利用收集板将菌粉收集到圆槽内,然后转动粉碎盘,粉碎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菌粉碾碎;同时,粉碎盘上下往复滑动,使粉碎盘不断的与圆槽抵接和分离,进而使粉碎盘对菌粉进行冲击,粉碎完成后,直接将圆槽内的菌粉重新倒入干燥室内;在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实验人员与高温菌粉直接接触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而降低了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而降低了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粉粉碎器


[0001]本申请涉及实验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菌粉粉碎器。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小试或中试发酵后,一般会放置在普通干燥箱或者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对于热敏细菌温度一般设置在 40℃以下,对于芽胞杆菌等耐热菌会设置较高的温度 60

70℃,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湿菌粉干燥一段时间后,表面由于水分蒸发快,表面结块、干硬,使内部的水分蒸发困难,延长了干燥时间。所以一般会在干燥一段时间后(6

8 小时左右),将结块的菌粉进行破碎后再次干燥。
[0003]目前,常采用人工破碎的方法对菌粉进行破碎,再干燥一段时间后,实验人员将菌粉从干燥箱内取出,手动将结块的菌粉揉碎后,重新放入干燥箱内进行干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实验人员在从干燥箱内取出菌粉和揉碎菌粉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的手与高温菌粉直接接触,容易导致实验人员的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菌粉粉碎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菌粉粉碎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菌粉粉碎器,包括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开设有用于收集菌粉的圆槽,所述圆槽内转动设置粉碎盘,所述粉碎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圆槽的圆心同轴,所述粉碎盘在所述圆槽内往复滑动,所述粉碎盘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圆槽的底部,所述粉碎盘往复滑动以使所述粉碎盘与所述圆槽的底部抵接或分离。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菌粉取出进行粉碎时,实验人员利用收集板将附着在干燥室内的菌粉铲到收集板上,再抖动收集板使菌粉进入圆槽内,然后转动粉碎盘,粉碎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菌粉碾碎;同时,粉碎盘上下往复滑动,使粉碎盘不断的与圆槽的抵接和分离,进而使粉碎盘对圆槽内的菌粉进行冲击,加快菌粉的粉碎,粉碎完成后,直接将圆槽内的菌粉重新倒入干燥室内;在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实验人员与高温菌粉直接接触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
[0009]优选的,所述粉碎盘背离所述圆槽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粉碎盘的转动轴线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平行于所述粉碎盘,所述收集板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盘滑动的导向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导向盘和粉碎盘转动,导向盘在导向槽内滑动,导向槽对导向盘的转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高了导向盘转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粉碎盘转动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导向盘,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连接杆转动,把手便于实验人员转动
连接杆,操作简单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滑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粉碎盘的滑动方向,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粉碎盘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轴的相对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轨迹杆,所述轨迹杆垂直于所述转轴,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轨迹杆滑动的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的侧壁呈波浪状,所述轨迹杆与所述轨迹槽的侧壁抵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转动时,由于限位块限制了转轴的连接杆的相对转动,使连接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轨迹杆和粉碎盘转动;轨迹杆沿着轨迹槽滑动,由于轨迹槽呈波浪状,轨迹杆在沿着轨迹槽滑动的过程中不断的上下往复移动,轨迹杆带动转轴上下滑动,转轴带动粉碎盘上下滑动,操作简单方便。
[0015]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轨迹盘,所述轨迹杆设置在所述轨迹盘上,所述导向盘和所述轨迹盘平行,所述导向盘和所述轨迹盘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轨迹盘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迹盘通过弹簧与导向盘连接,弹簧使粉碎盘抵接在圆槽的底部;当粉碎盘上下滑动时,弹簧便于轨迹盘相对导向盘滑动,同时,轨迹盘的设置提高了轨迹杆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导向盘和所述轨迹盘之间设置有波纹管,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波纹管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波纹管具有伸缩的特点,便于导向盘和轨迹盘之间相对滑动;同时,由于转轴与连接杆的滑动连接处以及弹簧不便于清理,容易有粉尘聚集,波纹管将转轴与连接杆的滑动连接处以及弹簧隔绝,降低了灰尘进入菌粉内污染菌粉的可能性。
[0019]优选的,所述粉碎盘面向所述圆槽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圆槽的底部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粉碎盘转动和滑动的过程,凸起不断的对菌粉进行扰动,从而便于菌粉的破碎。
[0021]优选的,所述凸起呈三棱柱状,所述凸起呈交错排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起相对菌粉移动的过程中,菌粉沿着三棱柱的斜面滑动,使菌粉分散;由于凸起交错排列,分散后的菌粉又再次被分散,从而提高了凸起对菌粉的粉碎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4]实验人员利用收集板使菌粉进入圆槽内,然后转动粉碎盘,粉碎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将菌粉碾碎;同时,粉碎盘上下往复滑动,使粉碎盘不断的与圆槽的抵接和分离,进而使粉碎盘对圆槽内的菌粉进行冲击,加快菌粉的粉碎,粉碎完成后,直接将圆槽内的菌粉重新倒入干燥室内;在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实验人员与高温菌粉直接接触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实验人员烫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菌粉粉碎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菌粉粉碎器的爆炸图。
[0027]图3是菌粉粉碎器的局部图。
[0028]图4是菌粉粉碎器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5是菌粉粉碎器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收集板;2、圆槽;3、粉碎盘;4、连接杆;5、导向盘;6、挡板;7、导向槽;8、把手;9、转轴;10、限位块;11、轨迹杆;12、轨迹槽;13、轨迹盘;14、弹簧;15、波纹管;16、凸起;17、握持杆;18、圆孔;1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菌粉粉碎器。参照图1和图2,菌粉粉碎器包括收集板1,收集板1为矩形板,收集板1上固定连接有挡板6,挡板6设置在收集板1的三个侧面,收集板1未安装挡板6的侧面呈斜面设置,挡板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握持杆17,收集板1上开设有用于收集菌粉的圆槽2,圆槽2内转动设置粉碎盘3,粉碎盘3的转动轴线与圆槽2的圆心同轴,粉碎盘3在圆槽2内往复滑动,粉碎盘3的滑动方向垂直于圆槽2的底部,粉碎盘3往复滑动以使粉碎盘3与圆槽2的底部抵接或分离。
[0033]需要将菌粉取出进行粉碎时,实验人员利用收集板1的斜面侧将高温菌粉从干燥室内铲起,再抖动收集板1,使菌粉滑入圆槽2内,然后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粉粉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板(1),所述收集板(1)上开设有用于收集菌粉的圆槽(2),所述圆槽(2)内转动设置粉碎盘(3),所述粉碎盘(3)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圆槽(2)的圆心同轴,所述粉碎盘(3)在所述圆槽(2)内往复滑动,所述粉碎盘(3)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圆槽(2)的底部,所述粉碎盘(3)往复滑动以使所述粉碎盘(3)与所述圆槽(2)的底部抵接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粉粉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盘(3)背离所述圆槽(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位于所述粉碎盘(3)的转动轴线上,所述连接杆(4)上设置有导向盘(5),所述导向盘(5)平行于所述粉碎盘(3),所述收集板(1)上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盘(5)滑动的导向槽(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粉粉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穿过所述导向盘(5),所述连接杆(4)的端部设置有把手(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粉粉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上滑动设置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粉碎盘(3)的滑动方向,所述连接杆(4)通过所述转轴(9)与所述粉碎盘(3)连接,所述连接杆(4)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汉博卢宏皓周杰张桂容雷蕾帅柯胡柘宇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