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6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包括多边形框架、设置在框架周侧的支撑臂和设置在支撑臂外端的线夹,其中,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上设置有驱鸟装置和与驱鸟装置连接、用于为驱鸟装置供电的太阳能电源装置;所述驱鸟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筋一侧的第一盒体,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鸟情的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内部的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上并与摄像头同侧设置、用于发出驱鸟音频的发声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有效对鸟类进行驱逐,避免鸟类在高压输电设备、塔杆、间隔棒和导线上筑巢或停留,从而避免造成电力事故,保证导线寿命,还可实现持续供电。还可实现持续供电。还可实现持续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


[0001]本技术涉及间隔棒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驱鸟功能的高压导线用间隔棒。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设备上经常会有鸟类筑巢或停留,而鸟类在塔杆上筑巢或停留常常会引发输变电线路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等,从而造成停电事故。鸟类的筑巢材料如树枝、茎杆、金属丝等受潮并被吹落后接触导线易造成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鸟类的粪便排泄在绝缘子串上易引起单向接地或污闪事故等;停留在高压导线上的鸟类,其利爪容易对导线表面造成损害,即使较为微小的伤口,也很容易长期在外部环境中加剧腐蚀,减少导线寿命。
[0003]间隔棒是指安装在高压输电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一般安装在档距中间,每相隔50

60m安装一个。现有的间隔棒通常是由框架和线夹构成,线夹通过支撑臂连接在框架的几个角,使用时,将导线分别置于框架上的线夹内,实现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分离。但是,现有间隔棒安装在导线上之后,一般仅仅具有导线间隔的作用,而且安装的间隔棒也经常会有鸟类筑巢或停留。因此,能提供一种具有有效驱鸟功能的间隔棒,是现阶段本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可有效对鸟类进行驱逐,避免鸟类在高压输电设备、塔杆、间隔棒和导线上筑巢或停留,从而避免造成电力事故,保证导线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包括多边形框架、设置在框架周侧的支撑臂和设置在支撑臂外端的线夹,其中,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上设置有驱鸟装置和与驱鸟装置连接、用于为驱鸟装置供电的太阳能电源装置;
[0007]所述驱鸟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筋一侧的第一盒体,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鸟情的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内部的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上并与摄像头同侧设置、用于发出驱鸟音频的发声器。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内置有驱鸟音频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的功放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摄像头的输出端连接,功放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声器的输入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源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筋另一侧的第二盒体,第二盒体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太阳能板,第二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光伏转换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与光伏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光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摄像头、控制器和发声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臂通过销轴与框架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线夹的内侧设置有绝缘胶垫。
[00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包括摄像头、控制器和发声器的驱鸟装置,可有效对鸟类进行驱逐,避免鸟类在高压输电设备、塔杆、间隔棒和导线上筑巢或停留,从而避免造成电力事故,保证导线寿命;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源装置,可持续为驱鸟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驱鸟装置原理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源装置原理框图。
[0018]其中:1.框架、11.支撑筋、2.支撑臂、3.线夹、31.绝缘胶垫、4.驱鸟装置、41.第一盒体、42.摄像头、43.控制器、44.发声器、5.太阳能电源装置、51.第二盒体、52.太阳能板、53.光伏转换器、5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间隔棒本体、驱鸟装置4和太阳能电源装置5,其中,间隔棒本体用于与高压导线连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驱鸟装置4和太阳能电源装置5均设置在间隔棒本体上,驱鸟装置4用于驱鸟,太阳能电源装置5与驱鸟装置4连接,用于为驱鸟装置4供电。
[0021]间隔棒本体包括框架1、支撑臂2和线夹3,其中,框架1为多边形框架,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以四边形为例,框架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筋11,支撑筋11用于安装驱鸟装置4和太阳能电源装置5;支撑臂2设置在框架1的周侧,支撑臂2通过销轴与框架1转动连接,支撑臂2为可伸缩定位的支撑臂,有利于改变支撑臂2的长度,从而调节间隔间距,适用性更广,使用更方便,此类支撑臂为现有技术,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在此不做限定;线夹3设置在支撑臂2的外端,线夹3用于夹持导线,线夹3的内侧设置有绝缘胶垫31,不但可起到绝缘的效果,还可对导线起到保护的作用。
[0022]如图3所示,驱鸟装置4包括第一盒体41,第一盒体41设置在支撑筋11的一侧。第一盒体41上设置有摄像头42和发声器44,摄像头42和发声器44同侧设置,第一盒体41的内部的控制器43。摄像头42用于监测鸟情。控制器43包括控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功放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摄像头4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内置有驱鸟音频;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功放模块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功放模块的输出端与发声器44的输入端连接,发声器44用于发出驱鸟音频。
[0023]在使用时,当控制模块接收摄像头42传回的视频信息后,发现有鸟类在高压输电设备、塔杆、间隔棒和导线上筑巢或停留的情况,控制模块则控制信号处理模块将驱鸟音频发送给功放模块,功放模块将音频信号放大后发送给发声器44,发声器44发出驱鸟音频,从而对具有潜在威胁的鸟类进行有效驱离,且不会对鸟类产生永久伤害,进而避免造成电力
事故,保证导线寿命。
[0024]如图4所示,太阳能电源装置5包括第二盒体51,第二盒体51设置在支撑筋11的另一侧。第二盒体51上设置有太阳能板52,太阳能板52用于采集太阳能;第二盒体51的内部设置有光伏转换器53和蓄电池54。太阳能板52的输出端与光伏转换器53的输入端连接,光伏转换器53的输出端与蓄电池54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54的输出端分别与摄像头42、控制器43和发声器44电性连接,从而通过太阳能为驱鸟装置4供电,可实现驱鸟装置4的持续使用。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安装在高压导线上,不但可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通过设置的包括摄像头42、控制器43和发声器44的驱鸟装置4,可有效对鸟类进行驱逐,避免鸟类在高压输电设备、塔杆、间隔棒和导线上筑巢或停留,从而避免造成电力事故,保证导线寿命;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源装置5,可持续为驱鸟装置4供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包括多边形框架(1)、设置在框架(1)周侧的支撑臂(2)和设置在支撑臂(2)外端的线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筋(11),支撑筋(11)上设置有驱鸟装置(4)和与驱鸟装置(4)连接、用于为驱鸟装置(4)供电的太阳能电源装置(5);所述驱鸟装置(4)包括设置在支撑筋(11)一侧的第一盒体(41),第一盒体(4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鸟情的摄像头(42),摄像头(42)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41)内部的控制器(43),控制器(43)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第一盒体(41)上并与摄像头(42)同侧设置、用于发出驱鸟音频的发声器(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导线用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3)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模块、内置有驱鸟音频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的功放模块;所述控制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豪郭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永瑞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