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51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缆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包括设备主体、提手和卷线筒,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若干线缆,所述卷线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插座,所述卷线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手。当用户通过转手逆时针旋转卷线筒时,卷线筒在设备主体上做逆时针收线旋转,使得滑动块在丝杆一上做左右滑动,能够实现在收线时线缆均匀的缠绕在卷线筒的外表面,从而达到了避免线缆收线时缠绕不均匀,容易造成线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线缆的形变,影响设备主体使用寿命且便于快速收放线,安全性较高的效果。安全性较高的效果。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电缆盘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

技术介绍

[0002]动电缆盘广泛用于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电力、电子、铁路、建筑工地、机场、矿山、采矿厂、给排水处理厂以及港口码头、商场、宾馆等各类工矿企业作为引进设备的电源,在实际工作当中,电缆在收放卷过程中,由于电缆收放卷过程中电缆的位置会发生偏移,若缺少捋线相关结构或不进行对应的调节,容易造成电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电缆的形变,影响电缆盘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线缆收卷设备,大多缺少相关的捋线结构,同时在调节线缆位置时,通常为人工操作,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具备避免线缆收线时缠绕不均匀,容易造成线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线缆的形变,影响设备主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且便于快速收放线,安全性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缺少捋线相关结构或不进行对应的调节,容易造成电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电缆的形变,影响电缆盘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避免线缆收线时缠绕不均匀,容易造成线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线缆的形变,影响设备主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且便于快速收放线,安全性较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包括设备主体、提手和卷线筒,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脚,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丝杆一,且丝杆一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一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和丝杆一构成往复丝杆结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若干线缆,所述卷线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插座,所述卷线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手。
[0007]优选的,所述丝杆一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一。
[0008]优选的,所述卷线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二,利用其表面与卷线筒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线筒旋转,卷线筒带动转轴二旋转。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二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且链条的另一端与转轴一活动连接,转轴二通过链条带动转轴一旋转,转轴一带动丝杆一旋转。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丝杆一和滑动块相互匹配,且滑动块的右侧开设有凹槽,丝杆一与滑动块构成丝杆滑动配合,使得丝杆一旋转时会带动滑动块在其表面滑动。
[0011]优选的,所述线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插头,且插头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握持块,插头的形状与滑动块的凹槽相互匹配。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通过设备主体、提手和卷线筒的相互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当线缆因收卷或放卷产生滑动时,利用其表面与卷线筒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线筒旋转,卷线筒带动转轴二旋转,转轴二通过链条带动转轴一旋转,转轴一带动丝杆一旋转,丝杆一与滑动块构成丝杆滑动配合,使得丝杆一旋转时会带动滑动块在其表面滑动,滑动块在限位杆的限制下,滑动块在丝杆一上做左右滑动,能够实现在放线时线缆均匀的从卷线筒的外表面脱离出来,提高放线效率,同理可得,当用户通过转手逆时针旋转卷线筒时,卷线筒在设备主体上做逆时针收线旋转,使得滑动块在丝杆一上做左右滑动,能够实现在收线时线缆均匀的缠绕在卷线筒的外表面,从而达到了避免线缆收线时缠绕不均匀,容易造成线缆表面张力逐渐变化,进而引起线缆的形变,影响设备主体使用寿命且便于快速收放线,安全性较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侧俯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仰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A

A剖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结构B

B剖视示意图。
[0021]图中:1、设备主体;11、支脚;2、提手;21、连接块;22、限位杆;23、丝杆一;231、转轴一;24、滑动块;3、卷线筒;301、转轴二;302、链条;31、线缆;311、插头;32、插座;33、转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6,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包括设备主体1、提手2和卷线筒3,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脚11,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2,提手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且限位杆22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块2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丝杆一23,且丝杆一23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1活动连接,丝杆一2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一231,丝杆一2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块24,且滑动块24和丝杆一23构成往复丝杆结构,限位杆22、丝杆一23和滑动块24相互匹配,且滑动块2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丝杆一23与滑动块24构成丝杆滑动配合,使得丝杆一23旋转时会带动滑动块24在其表面滑动,设备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卷线筒3,卷线筒3的右侧
固定安装有转轴二301,利用其表面与卷线筒3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线筒3旋转,卷线筒3带动转轴二301旋转,转轴二30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302,且链条302的另一端与转轴一231活动连接,转轴二301通过链条302带动转轴一231旋转,转轴一231带动丝杆一23旋转,卷线筒3的外表面缠绕有若干线缆31,线缆3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插头311,且插头31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握持块,插头311的形状与滑动块24的凹槽相互匹配,当插头311进入到滑动块24的凹槽时,其卷线筒3停止旋转,达到了方便收线和收纳的效果,左右两侧握持块便于对插头311进行握持,避免人体直接接触插头311,导致意外发生,卷线筒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插座32,卷线筒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手33。
[0024]工作原理:在实际工作中,当线缆31因收卷或放卷产生滑动时,利用其表面与卷线筒3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卷线筒3旋转,卷线筒3带动转轴二301旋转,转轴二301通过链条302带动转轴一231旋转,转轴一231带动丝杆一23旋转,丝杆一23与滑动块24构成丝杆滑动配合,使得丝杆一23旋转时会带动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移动电缆盘,包括设备主体(1)、提手(2)和卷线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支脚(11),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2),所述提手(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且限位杆(22)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丝杆一(23),且丝杆一(23)的另一端与设备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一(2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块(24),且滑动块(24)和丝杆一(23)构成往复丝杆结构,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卷线筒(3),所述卷线筒(3)的外表面缠绕有若干线缆(31),所述卷线筒(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插座(32),所述卷线筒(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手(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瑞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