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27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一种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属于太阳电池测试装置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包括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待测太阳电池的导电线条所覆盖的面积。通过承载板实现对于待测太阳电池的支撑;将导电单元设置于承载板上,在对待测太阳电池进行支撑的同时通过导电单元实现对于电信号的采集,避免了采用探针出现的偏斜、短路的问题;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负压通孔使其与待测太阳电池实现良好的电接触,在待测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不需要支撑物,即可实现背光面的可靠接触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适于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电池测试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电池是一种半导体薄片,在光照时可以通过光生伏打效应发电,产生的电流通过导电线条汇集并导出。生产和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太阳电池的性能进行电相关测试,测试时需在太阳电池两极加电,或在太阳电池两极取电所进行的相关测试。在电相关测试中均需要用到接触装置,以便和待测太阳电池形成可拆卸的电接触。
[0003]BC太阳电池的受光面没有导电线条,正、负极导电线条均在背光面。目前针对类似结构的太阳电池,常用的接触装置通常采用探针与BC太阳电池的背光面上正、负极导电线条电接触。然后在BC太阳电池受光面加透光板对太阳电池进行固定,透光板在上方,探针排在下方,将待测BC电池夹在中间。
[0004]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透光板会对太阳电池的电性能测试造成影响,例如IV电性能测试的光源性能,会影响EL电致发光拍摄的图像质量和亮度,最严重的是难以进行IR热成像测试;透光板还会磨损、污染BC太阳电池的受光面。同时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探针造价较高,且容易偏斜,导致BC太阳电池的正极、负极导电线条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受光面不需要支撑物、背光面接触可高的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
[0006]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包括承载板;通过承载板实现对于待测太阳电池的支撑;
[0007]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导电单元;通过将导电单元设置于承载板上,使得承载板在实现对待测太阳电池进行支撑的同时,其上的导电单元同步实现电信号的采集;节省了探针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使用探测所造成的偏斜、短路等技术缺陷问题。
[0008]所述导电单元包括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分别对应待测电池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
[0009]所述导电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待测太阳电池的导电线条所覆盖的面积,即所述导电单元在待测太阳电池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面积小于待测太阳电池的导电线条所覆盖的面积;从而有效避免了在测试过程中造成正、负极短路情况的出现。
[0010]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导电单元凸出于前述承载板的表面设置;将导电单元凸出于承载板表面设置可以确保导电单元与待测太阳电池表面电导线的充分接触,从而提升测试效率及测试精度。
[0011]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正极导电单元包
括电压正极导电单元和电流正极导电单元;所述负极导电单元包括电压负极导电单元和电流负极导电单元。该结构设置,可实现对于正极电压信号、正极电流信号、负极电压信号和负极电流信号的采集,构成开尔文四线制接触,从而有效避免导线的电阻对于太阳能电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001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承载板为PCB板;所述导电单元设置于PCB板的表面。PCB是一种大量使用的工艺材料,同时又具备较高的加工精度,通过将承载板采用PCB板制备,可以有效的降低本接触装置的生产成本,同时保持较高的测试精度。
[0013]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PCB板包含至少两层;所述导电单元设置于PCB板的顶层,其他层用于连接电信号设置,顶层的导电单元与待测太阳电池的正负极对接,为避免正负极导通出现短路等情况发生,因此不能有多余的部分设置。通过顶层下的第二层或其它层负责将不同位置的导电单元,按照V+,I+,V

,I
‑ꢀ
分别连通,便于对不同采集信号的收集及处理。
[0014]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负压通孔;在进行电性能测试使用时将负压通孔的尾端与负压装置相连通,使得负压通孔的前端产生负压,从而实现对待测太阳电池的吸附,实现对待测太阳电池的固定。
[0015]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负压通孔与前述导电单元重合设置,负压通孔设置于导电单元的中间,从而在负压作用下使得待测太阳电池与承载板实现更好的电接触。
[0016]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标识;通过设置定位标识指定待测太阳电池的放置位置,便于待测太阳电池的放置,以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精准度。
[0017]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所述负压通孔为圆形孔,直径为0.01

3mm;所述负压通孔数量为2

1000个。
[0018]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通过承载板实现对于待测太阳电池的支撑;将导电单元设置于承载板上,在对待测太阳电池进行支撑的同时通过导电单元实现对于电信号的采集,避免了采用探针出现的偏斜、短路的问题;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负压通孔使其与待测太阳电池实现良好的电接触,在待测太阳电池的受光面不需要支撑物,即可实现背光面的可靠接触结构简单,性价比高,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导电单元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导电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所述承载板的俯视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承载板、2

导电单元、3

负压通孔、4

待测太阳电池、5

盒体、6

负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进行
详细说明。
[0025]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承载板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承载板1为双层PCB电路板,待测太阳电池4为BC太阳电池;
[002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导电单元2;所述导电单元2设置于PCB板的顶层;如图3所示,黑色是绝缘区域,白色斑点是导电单元2;所述导电单元2包括正极导电单元2和负极导电单元2;正极导电单元2和负极导电单元2分别对应待测电池的正极导电线和负极导电线;所述导电单元2的覆盖面积小于待测太阳电池4的导电线条所覆盖的面积。所述正极导电单元2包括电压正极导电单元2和电流正极导电单元2;所述负极导电单元2包括电压负极导电单元2和电流负极导电单元2。该结构设置,可实现对于正极电压信号、正极电流信号、负极电压信号和负极电流信号的采集,构成开尔文四线制接触,从而有效避免导线的电阻对于太阳能电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0027]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2凸出于前述承载板1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包括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待测太阳电池的导电线条所覆盖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凸出于前述承载板的表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单元包括电压正极导电单元和电流正极导电单元;所述负极导电单元包括电压负极导电单元和电流负极导电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用于太阳电池测试中的接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PCB板;所述导电单元设置于PCB板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皎张小罗雷小军赵祥张鹤仙黄国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