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2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下底面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一与出风口相匹配的百叶隔板,所述上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可自由形变的进风管道,卡置机构,所述卡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所述卡置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的通孔和卡置轴,所述壳体内依上至下设置有风扇、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负离子发生器,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难以置顶使用,占用空间的技术问题。用空间的技术问题。用空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
[0003]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PA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用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243836.5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用顶窗式空气净化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导流风道底座、通风口、导流板、风墙、固定板、过滤网插槽、L形过滤网固定槽、固定支座、盖板、分隔板、固定片、等离子组件、紫外灯和风机。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净化处理仓的体积增加,对于车厢面积相同的客车其净化时间缩短,等离子组件、风机、紫外灯和过滤网等可一次性组装到位,生产效率增加了300%;净化处理仓设计合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投入;单独分隔空间设置的风机,其正常工作不会出现因风机并联而降低风力的情况;通过试验检测对甲醛、甲苯、二甲苯、TVOC的处理效果达到了1小时95%,对PM2.5的处理效果达到了1小时98%。但是上述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其名称为顶窗式空气净化器,未针对其与顶窗之间连接结构进行描述,换言之其未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如何使空气净化器稳定置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难以置顶使用,占用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上顶面、下底面和四个周侧面,所述下底面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一与出风口相匹配的百叶隔板,所述上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可自由形变的进风管道;
[0008]卡置机构,所述卡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所述卡置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的通孔和卡置轴,所述卡置轴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0009]所述壳体内依上至下设置有风扇、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所述第一净化层、所述第二净化层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卡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层为复合层过滤网,其整体为中心向所述风扇凸起的弧形结构,包括相互层叠的除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净化层为复合层过滤网,包括中间的多孔颗粒层和上下包覆的金属丝网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环绕所述风扇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净化层厚度为5mm

12mm,所述第二净化层厚度为13mm

18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网层涂覆有二氧化钛涂层。
[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相较于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顶窗式空气净化器,本技术具体介绍了用于卡置的卡置机构,同时与现有置顶式空气净化器相比,本技术用于置顶的结构简单且稳定,同时便于拆卸,卡置轴与通孔螺纹连接,可以直接通过壳体内部用工具或者直接用手去进行拧动;壳体内依上至下设置有风扇、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负离子发生器,风扇能够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其能保证壳体内气流始终保持向下流通,一方面也作为进风口的抽风机和出风口的出风机;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为空气进行两道过滤工序,进而通过负离子发生器处理后气流通过出风口向外排出,提供了净化后且带有负离子的空气。
[0017]2、第一净化层为复合层过滤网,其整体为中心向所述风扇凸起的弧形结构,包括相互层叠的除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作为第一道净化工序,预先通过除尘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对空气中存在的灰尘等较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
[0018]3、第二净化层为复合层过滤网,包括中间的多孔颗粒层和上下包覆的金属丝网层,针对已经流经第一净化层后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提升了过滤后的空气的质量。
[0019]4、壳体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环绕所述风扇设置,通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目的是第一时间能够对进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而后再进行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的过滤处理,能够保证细菌不会粘附在第一净化层或者是第二净化层上。
[0020]5、第一净化层厚度为5mm

12mm,所述第二净化层厚度为13mm

18mm,通过降低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的厚度以减轻其质量,由于天花板支撑力度有限,故需要通过结构上进行材料的精简来减轻重量,进而减轻天花板的受力。
[0021]6、金属丝网层涂覆有二氧化钛涂层,二氧化钛作为光涂料颜料的催化剂,不仅是一种环境安全的清洁剂,而且可以起到节省能量还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5]图4是图3中A

A面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与天花板配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一提供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所述净化器本体包括:
[0029]壳体1,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1包括上顶面11、下底面13和四个周侧面12,所述下底面13上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出风口5设置有一与出风口5相匹配的百叶隔板51,所述上顶面11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3,所述进风口3上连接有可自由形变的进风管道31;
[0030]卡置机构2,所述卡置机构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周侧面12上,所述卡置机构2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1的周侧面12上的通孔21和卡置轴22,所述卡置轴22与所述通孔21螺纹连接;
[0031]所述壳体1内依上至下设置有风扇9、第一净化层8、第二净化层7和负离子发生器6,所述风扇9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所述第一净化层8、所述第二净化层7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卡置于所述壳体1的周侧面12;
[0032]所述第一净化层8为复合层过滤网,其整体为中心向所述风扇9凸起的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包括上顶面、下底面和四个周侧面,所述下底面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一与出风口相匹配的百叶隔板,所述上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可自由形变的进风管道;卡置机构,所述卡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所述卡置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上的通孔和卡置轴,所述卡置轴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壳体内依上至下设置有风扇、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顶面,所述第一净化层、所述第二净化层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卡置于所述壳体的周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天花板式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层为复合层过滤网,其整体为中心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进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科锦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