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86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5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涉及河流生态修复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操作:水系入河前处理和净化:建设河滨湿地和与河滨湿地相连接的缓冲区域带;河流与河岸间的水力连通结构调整:修建自然驳岸;河岸生态调整:沿河岸栽植去除污染物的植物。此修复方法兼顾了水系清洁和河流生态修复,能够促进人类生产排放的污水在进入河流之前得到有效处理,并恢复河流自我清洁的生态方式,加强了河流与沿河两岸的水力交流,增强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达到能够长期综合治理的目的。达到能够长期综合治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河道整治主要目的在于防洪和景观,其中过分增加河流堤岸高度、坡度,裁弯取直,采用钢筋、混凝土等硬质化护岸材料,这些措施目前看来出现许多生态问题,如:降低了河流形态多样性、破坏了河流的物理生存环境、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多样性水平和生物多样性水平。河流生态修复也是最近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河流生态修复是生态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其概念就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是指重建河流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特点一般只是适当修复,让河流的生态功能回归,同时满足人类需要,但也存在修复方式单一不成系统,难以达到长期综合治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此修复方法兼顾了水系清洁和河流生态修复,能够促进人类生产排放的污水在进入河流之前得到有效处理,并恢复河流自我清洁的生态方式,加强了河流与沿河两岸的水力交流,增强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达到能够长期综合治理的目的。
[0004]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
[0006]水系入河前处理和净化:建设河滨湿地和与河滨湿地相连接的缓冲区域带;
[0007]河流与河岸间的水力连通结构调整:修建自然驳岸;
[0008]河岸生态调整:沿河岸栽植去除污染物的植物。
[0009]本申请提供的该修复方法首先对入河前的水通过河滨湿地和相连接的缓冲区域带进行了净化处理,其中每个地区的水流来源复杂,有人类生活产生的污水,生产活动经过严格处理被允许排放的含有化合物的污水,还有地表水等,因此在其入河之前最好经过一次净化,才能对河流中的生物负责。因此,本申请中河滨湿地首先采用了四个板块对水流进行处理。
[0010]水流首先进入进水沉降塘中,沉降塘的底部填埋有用于吸附化合物和杂质的活性炭、纤维素、吸附树脂,另外在沉降塘中还填充了有机质混合物,添加的有机质混合物是为了利用微生物活动来对留在沉降塘中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分解,保证沉降塘中保持有机循环利用的状态而非形成另一个污染池。随后,经过此处初级处理后的水流继续流经表流湿地,依靠植物根茎的拦截作用以及根茎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得污水得以净化,随后经过进一步的净化,水流来到潜流湿地。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水流在此会在植物根系和砂石的共同作用下,杂
质和化合物得到进一步净化达到可以排放入河流的状态。
[0011]但又因为水流在河滨湿地处的流动变得更为缓慢,其溶氧率会大幅下降,因此为了保证水流的活性,本申请在汇入到大河之前还在缓冲区域带进行曝氧操作,在靠近河滨湿地出水口设置跌水,并且在附近栽植水草增加水中含氧量,在缓冲区域带的深水区和死水区安装曝氧设备。
[0012]另一方面,本申请为河流设计自然驳岸,用于加强河流和沿河两岸的水力交流,在河岸附近人工导入植物,用于修复水生生物群落和水陆生态多样性。
[0013]综合以上,本申请提供的近自然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兼顾了水系清洁和河流生态修复,能够促进人类生产排放的污水在进入河流之前得到有效处理,并让河流恢复自我清洁的生态方式,加强了河流与沿河两岸的水力交流,增强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达到能够长期综合治理的目的。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5]1、本申请提供的近自然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兼顾了水系清洁和河流生态修复,使得河流治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0016]2、本申请提供的近自然河流生态修复方法中对水系清洁的方式采用化合物沉降、微生物降解和湿地过滤后并曝氧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水质清洁度和活力,对于汇入河流促进河流的生态恢复具有显著促进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
[0020]水系入河前处理和净化:建设河滨湿地和与河滨湿地相连接的缓冲区域带;
[0021]河流与河岸间的水力连通结构调整:修建自然驳岸;
[0022]河岸生态调整:沿河岸栽植去除污染物的植物。
[0023]本申请提供的近自然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兼顾了水系清洁和河流生态修复,能够促进人类生产排放的污水在进入河流之前得到有效处理,并让河流恢复自我清洁的生态方式,加强了河流与沿河两岸的水力交流,增强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达到能够长期综合治理的目的。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河滨湿地沿水流行经方向依次按照进水沉降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出水处的连通格局分布。
[0025]本申请中河滨湿地采用了四个板块对水流进行处理,按照进水沉降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出水处的连通格局分布,水流首先进入进水沉降塘中汇集经过杂质和化合物等物质沉降,得到初级净化的水流。随后,经过此处初级处理后的水流继续流经表流湿地,依靠植物根茎的拦截作用以及根茎上生成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使得污水得以净化,随后经
过进一步的净化,水流来到潜流湿地。潜流湿地是以亲水植物为表面绿化物,以砂石土壤为填料,让水自然渗透过滤的人造景观,水流在此会在植物根系和砂石的共同作用下,杂质和化合物得到进一步净化达到可以排放入河流的状态。经过河滨湿地处理之后的水系能够让水流变得干净,汇入河流有助于河流生态恢复。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水沉降塘侧岸采用了含有防渗材料的硬质驳岸。
[0027]因为进水沉降塘需要对水流进行初级处理,里面沉积的化合物日积月累下会形成较大含量毒害物质,因此将沉降塘两侧修筑带有防渗材料的硬质驳岸可以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002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水沉降塘的底部填埋有吸附底料及有机质混合物,所述吸附底料由活性炭、纤维素、吸附树脂组成。
[0029]沉降塘的底部填埋有用于吸附化合物和杂质的活性炭、纤维素、吸附树脂等,另外在沉降塘中还可以利于微生物活动来对留在沉降塘中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分解,保证沉降塘中保持有机循环利用的状态而非形成另一个污染池。
[003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靠近河滨湿地出水口设置跌水,上述缓冲区域带水域中设置有曝氧机械,在靠近所述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操作:水系入河前处理和净化:建设河滨湿地和与河滨湿地相连接的缓冲区域带;河流与河岸间的水力连通结构调整:修建自然驳岸;河岸生态调整:沿河岸栽植去除污染物的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滨湿地沿水流行经方向依次按照进水沉降塘、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出水处的连通格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沉降塘侧岸采用了含有防渗材料的硬质驳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自然型河流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沉降塘的底部填埋有吸附底料,所述吸附底料由活性炭、纤维素、吸附树脂组成。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发卢强王海洋陈凤丽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程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