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76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包括: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通过钻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及系统,属于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技术介绍

[0002]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也是国内外油气勘探重点领域。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主要变现为河道分叉以及频繁的迁移摆动,从而导致砂体相互切割、复杂叠置。以往针对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刻画主要侧重于静态分析表征,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及测试资料开展钻井分析、地震相分析以及连井剖面对比分析,然后形成二维剖面图及相关平面图,最后建立模式图进行预测;而对于少井地区的地震相分析存在较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实际钻探效果与前期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0003]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刻画已经广泛应用,但技术上大多是通过提取时间切片属性或人工解释后提取沿层切片属性进行分析。陆相沉积体系具有相变快的特点,同时期沉积发育在不同的部位,其相带也不尽相同,时间切片、沿层切片等缺点是存在穿时现象,这些切片属性虽然能够表征区域宏观的沉积演化特征,但对于局部目标砂体的精细刻画存在不足,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同一期砂体演化规律和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手段,旨在可以直观、有效表征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演化特征和三维空间砂体展布特征,对研究区目标砂体分布预测具有指导意义。/>[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包括:
[0007]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
[0008]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
[0009]通过钻井

地震标定分析,优选出能够指示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
[0010]基于建立的三维地层切片体以及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开展演化分析和砂体三维刻画。
[0011]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优选地,所述的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具体为:
[0012]基于对原始地震数据扫描分析,通过选取适当的调频参数最大程度提升原始地震数据中各频段的有效信号数据,拓宽有效频带,提高垂向分辨率,有效区分薄层砂岩。
[0013]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优选地,所述的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具体为:
[0014]基于井

震标定、区域标志层等开展地震同向轴人工追踪解释,建立研究区骨干解释层位;
[0015]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进行全局化地震同向轴自动追踪解释,并不断迭代优化以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认识的三维模型体;
[0016]通过三维模型体生成海量的高精度地层切片体。
[0017]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优选地,所述的通过钻井

地震标定分析,优选出能够指示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具体为:
[0018]结合研究区已钻井分析,开展井震对比分析,标定分流河道砂体与地震反射特征的相关性;
[0019]开展敏感属性分析,优选出最能反映分流河道砂体特征的平面地震属性,同时优选出能够指示砂体的均方根振幅属性,统计地震属性值和砂体厚度参数;
[0020]划定代表分流河道砂体厚度的地震属性门槛值。
[0021]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优选地,所述的基于建立的三维地层切片体以及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开展演化分析和砂体刻画,具体为:
[0022]基于建立的高精度三维地层切片体,任意抽取二维地层切片;
[0023]通过钻井与优选出的平面地震属性联动分析,从抽取的地层切片中搜索出目标砂体,提取该目标砂体顶底地层切片,即可锁定该目标砂体的空间发育位置;
[0024]针对该目标砂体提取层间均方根振幅属性开展三维雕刻,即可得到其三维空间展布特征,读取目标砂体的厚度和面积,实现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定量化研究,识别出砂体厚度范围及其分布面积。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系统,包括:
[0026]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
[0027]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
[0028]第三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钻井

地震标定分析,优选出能够指示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
[0029]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建立的三维地层切片体以及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开展演化分析和砂体三维刻画。
[003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的步骤。
[0031]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的步骤。
[003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33]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各期次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结果更为直观,预测更加精细化,结果更为可靠。
[0034]2、本专利技术既适用于深度域三维地震资料,亦适用于时间域三维地震资料,尤其是对于少井或无井区,可以通过类比分析开展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刻画,为勘探开发提供有
效指导。
附图说明
[003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原始地震剖面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后地震剖面的示意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维地质模型体的示意图;
[004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RMS地震属性与岩性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4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刻画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通过钻井

地震标定分析,优选出能够指示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基于建立的三维地层切片体以及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开展演化分析和砂体三维刻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具体为:基于对原始地震数据扫描分析,通过选取适当的调频参数最大程度提升原始地震数据中各频段的有效信号数据,拓宽有效频带,提高垂向分辨率,有效区分薄层砂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基于处理后的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层切片体,具体为:基于井

震标定、区域标志层等开展地震同向轴人工追踪解释,建立研究区骨干解释层位;在人工解释地震层位的约束下,进行全局化地震同向轴自动追踪解释,并不断迭代优化以建立符合研究区地质认识的三维模型体;通过三维模型体生成海量的高精度三维地层切片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钻井

地震标定分析,优选出能够指示分流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具体为:结合研究区已钻井分析,开展井震对比分析,标定分流河道砂体与地震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开展敏感属性分析,优选出最能反映分流河道砂体特征的平面地震属性,同时优选出能够指示砂体的均方根振幅属性,统计地震属性值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玉范廷恩谢晓军陈莹白海强徐建永高玉飞唐武熊连桥李建平李鑫徐微韩雅坤王诗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