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14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及套装在电机定子外侧的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电机定子的定子槽数与电机转子的转子槽的槽数之比为0.3~0.7。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外径D1与电机转子的转子外径D2之比0.68~0.95。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机震动小和噪音低,且转速快等特点;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充分利用铁芯冲片面积,将槽型设计为双排槽结构,增大了槽面积和齿部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铁芯使用效率,此外,槽型采用圆弧过度,均匀设计定子及转子齿部及轭部宽度、定子及转子齿部和轭部磁通密度分布合理,相对均衡,有利于减小冲片的铁耗,减少电机发热,降低绕组温升,降低磁密和电机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特别是用于风扇的12极外转子电 容运转异步电机,属于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有12极、14极及16极。其中14极电磁转速为 428. 5rpm, 16极电磁转速为375rpm, 12极电磁转速为500rpm, 12极电机的电磁转速最高, 应用于吊扇上具有风速大等特点。另外,1200mm吊扇和1400mm吊扇采用国内现有14极或 16极电机与采用12极的电机相比,达国家风扇能效标准时,采用12极的电机成本较低,采 用现有14极或16极电机成本偏高,因此,12极电机作为低成本、高运转的电机应用将会越 来越广。但现有12极电机的震动和噪音也较大,并且还没有将其应用在48寸和46寸吊扇 上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转速,降低成本,且能避免电机转矩转速特性上的死点和凹点,具有电机的震动小和噪音低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本专利技术不仅成本低,并满足了国内外客户追求吊扇产品风速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及套装在电机定子外侧的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电机定子的定子槽数与电机转子的转子槽的槽数之比为0. 3 0. 7。 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外径D1与电机转子的转子外径D2之比0. 68 0. 95。 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外齿齿宽尺寸Tl与定子内齿齿宽尺寸dl之比0. 8 1. 7。 上述电机转子的转子齿宽T2与轭部高度d2之比0. 3 0. 9。 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槽型采用双排槽结构。 上述电机定子的双排槽中,以定子外圆为参照,浅槽嵌入绕组为主绕组,深槽嵌入 绕组为付绕组。 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双排槽均为梨型槽;上述转子槽的槽型为平地槽。 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相邻槽之间设有定子冲片齿。 上述电机转子的转子槽的相邻槽之间设有转子冲片齿。 上述定子冲片齿及转子冲片齿均为平行齿。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电机定子的极数减少为12极,并使电机定子的定子槽数与电机 转子的转子槽的槽数数之比为0. 3 0. 7,故本专利技术能避免电机转矩转速特性上的死点和 凹点,减小电机的震动和噪音;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了充分利用铁芯冲片面积,将槽型设计为双 排槽结构,增大了槽面积和齿部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铁芯使用效率,此外,槽型采用圆弧过 度,均匀设计定子及转子齿部及轭部宽度、定子及转子齿部和轭部磁通密度分布合理,相对 均衡,有利于减小冲片的铁耗,减少电机发热,降低绕组温升,降低磁密和电机噪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Dl表示电机定子外径,D2表示电机转子外径,Tl表示定子外齿齿宽尺寸,dl 表示定子内齿齿宽尺寸,T2表示电机转子齿宽,d2表示电机转子轭部高度。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1及套装在电机定子1外侧的电机转子2,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数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槽21的槽数之比为0. 30. 7。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数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槽21的槽数之比为O. 5。 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外径D1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外径D2之比0. 68 0. 95。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的定子外径Dl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外径D2之比0. 75。 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外齿齿宽尺寸Tl与定子内齿齿宽尺寸dl之比0. 8 1. 7。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的定子外齿齿宽尺寸Tl与定子内齿齿宽尺寸dl之比1. 2。 上述电机转子2的转子齿宽T2与轭部高度d2之比0. 3 0. 9。本实施例中,电机转子2的转子齿宽T2与轭部高度d2之比0. 55。 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型采用双排槽结构。 此外,上述电机定子1的双排槽中,以定子外圆为参照,浅槽嵌入绕组为主绕组, 深槽嵌入绕组为付绕组。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双排槽均为梨型槽或平底槽等其 它形状;上述转子槽21的槽型为平地槽。 另外,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相邻槽之间设有定子冲片齿3。上述电机转 子2的转子槽21的相邻槽之间设有转子冲片齿4。本实施例中,上述定子冲片齿3及转子 冲片齿4均为平行齿。权利要求1. 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1)及套装在电机定子(1)外侧的电机转子(2),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数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槽(21)的槽数之比为0. 3 0.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外径Dl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外径D2之比0. 68 0. 95。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 的定子外齿齿宽尺寸Tl与定子内齿齿宽尺寸dl之比0. 8 1. 7。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转子(2) 的转子齿宽T2与轭部高度d2之比0. 3 0. 9。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型采用双排槽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的双排槽中,以定子外圆为参照,浅槽嵌入绕组为主绕组,深槽嵌入绕组为付绕组。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双排槽均为梨型槽;上述转子槽(21)的槽型为平地槽。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定子(1) 的定子槽(11)的相邻槽之间设有定子冲片齿(3),且定子冲片齿(3)均为平行齿。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转子(2) 的转子槽(21)的相邻槽之间设有转子冲片齿(4),转子冲片齿(4)均为平行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及套装在电机定子外侧的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的定子槽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电机定子的定子槽数与电机转子的转子槽的槽数之比为0.3~0.7。上述电机定子的定子外径D1与电机转子的转子外径D2之比0.68~0.95。本专利技术具有电机震动小和噪音低,且转速快等特点;另外,本专利技术为了充分利用铁芯冲片面积,将槽型设计为双排槽结构,增大了槽面积和齿部面积,有效的提高了铁芯使用效率,此外,槽型采用圆弧过度,均匀设计定子及转子齿部及轭部宽度、定子及转子齿部和轭部磁通密度分布合理,相对均衡,有利于减小冲片的铁耗,减少电机发热,降低绕组温升,降低磁密和电机噪音。文档编号H02K17/08GK101728910SQ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极外转子电容运转异步电机,包括有装设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定子(1)及套装在电机定子(1)外侧的电机转子(2),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数为24个,其中主绕组槽数和付绕组槽数各12个,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1)的定子槽(11)的槽数与电机转子(2)的转子槽(21)的槽数之比为0.3~0.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铎黄友发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