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139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架、支护网和弹性组件,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巷道,支护网设在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支护网的内周面与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设在第一支护架和支护网之间且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护架和支护网相连,以便弹性组件支撑支护网,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支护网远离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护装置具有防护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落石的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作人员在对巷道进行施工时,通常会在巷道中修建支护结构,防止巷道边缘发生塌陷,出现落石对工作人员造成损伤。
[0003]相关技术中,支护结构外侧通常采用网状结构,在落石发生撞击时容易出现变形,导致支护效果差,且支护结构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的支护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架,所述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所述巷道;支护网,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所述支护网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相连,以便所述弹性组件支撑所述支护网,所述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所述支护网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
[0007]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设置第一支护架、支护网和弹性组件,从而可通过弹性组件对支护网进行支撑,进而在支护网受到撞击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支护网的凹陷程度,提高其防护效果,延长了支护网的使用寿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护架,所述第二支护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护架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二支护架上,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第二支护架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二支护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板设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另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支护网包括多个子段,所述子段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护板上,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架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架沿内外方向一一间隔相对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另一者与所述支护网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的弹性力。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所述第一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另一者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壳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壳内且相对于第一壳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沿内外方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与伸出所述第一壳外,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一支护板和所述支护的其中另一者相抵,所述第一连接杆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安装孔;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在所述第一壳内且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组件形成多排,多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底部,以便通过所述转动轮驱动所述支护装置在所述巷道内移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支护网的外周面且邻近所述巷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设在所述巷道内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杆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且所述连接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通孔内,所述连接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壳,所述第二壳与所述安装板相连;第三板,所述第三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上,且所述第三板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三板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相配合的螺纹且穿设在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上端部设有第三凸沿,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凸沿相抵,所述第五连接杆的至少部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三凸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弹性力。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板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下端设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所述第三凸沿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穿设在所述第五连接杆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正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的侧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支护装置100;
[0023]第一支护架1;第一支护板11;
[0024]支护网2;子段21;
[0025]弹性组件3;第一连接杆31;第一凸沿311;第二凸沿312;第一弹性件32;第一壳33;第二连接杆34;
[0026]第二支护架4;第二支护板41;第一板42;第二板43;
[0027]转动轮5;第三连接杆6;通孔61;安装板7;第二壳8;连接件9;第四连接杆91;第三凸沿911;第五连接杆92;
[0028]第三板10;第二弹性件101;第六连接杆1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
[0031]如图1

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护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护架1、支护网2和弹性组件3。
[0032]第一支护架1用于设在巷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护架,所述第一支护架用于设在巷道内以支护所述巷道;支护网,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侧,所述支护网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外周面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相连,以便所述弹性组件支撑所述支护网,所述弹性组件具有驱动所述支护网远离所述第一支护架的弹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护架,所述第二支护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护架沿内外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支护网设在所述第二支护架上,所述弹性组件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第二支护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护板,所述第一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架包括多个第二支护板、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支护板沿所述巷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沿所述巷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巷道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护板设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一板上,所述第一支护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护板的另一端均设在所述第二板上,所述支护网包括多个子段,所述子段设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护板上,多个所述第一支护架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护架沿内外方向一一间隔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一支护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其中另一者与所述支护网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的弹性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设在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之间,所述第一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一者相连,所述第一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架和所述支护网的其中另一者沿内外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壳内,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壳内且相对于第一壳的长度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沿内外方向向外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占东赵铁林赵海兵童荣段云双凯王琨贾强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