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和护理用固定胸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0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和护理用固定胸带。所述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包括:第一按扣,其轴向一端开设有卡槽;第二按扣,其轴向一端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台,所述卡台适于与所述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按扣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槽;第一抱箍,其轴向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适于将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按扣轴向固定;第二抱箍,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抱箍远离所述第二按扣的一侧;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之间间隔形成弧槽,所述弧槽适于卡夹引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能够避免引流不畅,减轻了患者置管处疼痛。减轻了患者置管处疼痛。减轻了患者置管处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和护理用固定胸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和护理用固定胸带。

技术介绍

[0002]胸带在肋骨骨折和胸部术后减轻伤口张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胸带为双侧布片,外加胸带交叉固定。此款胸带给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造成不便,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体积大及密闭性要求,我们只能将胸带压住闭式引流管而无法将其拉出至胸带外面,易使胸腔闭式引流管打折,导致引流不畅。对于胸前留置引流管患者,由于胸带两侧布带多根交叉固定,为引流口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
[0003]由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需留置引流管,胸部前方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双侧腋中线部位放置胸腔引流管,目前胸带未预留引流管连接孔,不能将管路放置在包布上方,尤其是胸腔引流管,管路在胸带包布的包裹下,容易产生患者置管处疼痛、引流不畅的情况。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避免引流管打折,防止引流不畅,减轻患者置管处疼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胸带容易引起引流不畅,导致患者置管处疼痛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引流不畅,减轻患者置管处疼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胸带容易引起引流不畅,导致患者置管处疼痛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引流不畅,减轻患者置管处疼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包括:
[0008]第一按扣,其轴向一端开设有卡槽;第二按扣,其轴向一端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台,所述卡台适于与所述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按扣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槽;
[0009]第一抱箍,其轴向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适于将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按扣轴向固定;第二抱箍,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抱箍远离所述第二按扣的一侧;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之间间隔形成弧槽,所述弧槽适于卡夹引流管。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抱箍的径向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卡扣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抱箍的径向一端凸出设置有插扣,所述第一抱箍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扣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扣插设于所述插槽内。
[0012]本技术提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包括:
[0013]胸带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胸带和第二胸带,所述第一胸带适于与人体的前胸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胸带适于与人体的后背位置相对应;
[0014]所述胸带主体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适于将引流管从所述胸带主体靠近人体表面的一侧引导至所述胸带主体背离人体表面的一侧;
[0015]以及一组或多组如上述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所述引流管固定扣组件适于固定由所述窗口伸出的引流管。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按扣和所述第二按扣中的任意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相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部相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设置有固定勾排,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勾排对应的固定扣排,所述固定勾排适于与所述固定扣排勾扣。
[0018]可选的,所述护理用固定胸带还包括可调肩带组件,其一端固结于所述第一胸带的肩部,另一端固结于所述第二胸带的肩部,适于调节所述胸带主体的肩部的松紧度。
[0019]可选的,所述可调肩带组件包括:
[0020]第一肩带,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肩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调节勾排;
[0021]第二肩带,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胸带的肩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勾排相对应的调节扣排;
[0022]所述调节勾排适于与所述调节扣排选择性勾扣。
[0023]可选的,所述护理用固定胸带还包括弹性带组件,其一端固结于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位置,另一端固结于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位置,适于调节胸带主体的侧腋的松紧度。
[0024]可选的,所述弹性带组件包括:
[0025]第一弹力片,与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可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片上设置有第一粘扣;
[0026]第二弹力片,与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部可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力片上设置有第二粘扣;
[0027]所述第一粘扣适于与所述第二粘扣至少部分的粘贴连接。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所述第一按扣的轴向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按扣的轴向一端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台,所述卡台具有内置于所述卡槽内的第一状态以及脱离所述卡槽的第二状态,所述卡台通过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按扣与所述第二按扣的扣合和脱离,便于对引流管进行调整和拆装。
[0030]2.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所述第二按扣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抱箍的轴向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周向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从而将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按扣轴向固定,使得所述第一抱箍能够带动第二抱箍相对所述第二按扣实现360
°
周向转动调节,进而在对引流管固定的过程中便于调节引流管的弯折方向和/或走向。
[0031]3.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所述第二抱箍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抱箍远离所述第二按扣的一侧,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之间间隔形成弧槽,所述弧槽适于卡夹引流管,从而在对引流管固定时避免压瘪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正常流通状态,避免
引流管引流不畅。
[0032]4.本技术提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所述第一按扣与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按扣与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按扣通过与所述第二按扣扣合,从而将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与所述第二胸带的侧腋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按扣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抱箍以及与所述第二抱箍相配合的所述第一抱箍,从而对由所述窗口引出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和调整,有效避免了引流管打折,避免了患者置管处疼痛以及引流不畅的情况。
[0033]5.本技术提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所述第一肩带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胸带的肩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肩带沿竖直方向远离所述第一胸带的一端设置有多排调节勾排;所述第二肩带沿竖直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胸带的肩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肩带沿竖直方向远离所述第二胸带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勾排相对应的调节扣排;所述调节勾排通过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调节扣排选择性勾扣,从而调节所述胸带主体的肩部的松紧度,避免所述护理用固定胸带因肩部过松而脱落和/或因肩部过紧而导致患者伤口疼痛,增强所述护理用固定胸带的舒适度。
[0034]6.本技术提供的护理用固定胸带,所述第一弹力片沿水平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胸带的侧腋部通过粘扣可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力片沿水平方向远离所述第一胸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扣;所述第二弹力片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按扣(11),其轴向一端开设有卡槽(111);第二按扣(12),其轴向一端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1)相对应的卡台(121),所述卡台(121)适于与所述卡槽(111)相卡接;所述第二按扣(12)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槽(122);第一抱箍(21),其轴向一端设置有限位部(211),所述限位部(211)转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2)内,适于将所述第一抱箍(21)与所述第二按扣(12)轴向固定;第二抱箍(22),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抱箍(21)远离所述第二按扣(12)的一侧;所述第一抱箍(21)与所述第二抱箍(22)之间间隔形成弧槽(23),所述弧槽(23)适于卡夹引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22)的径向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21)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抱箍(21)卡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箍(22)的径向一端凸出设置有插扣(221),所述第一抱箍(21)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扣(221)对应的插槽(212),所述插扣(221)插设于所述插槽(212)内。4.一种护理用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带主体(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胸带(31)和第二胸带(32),所述第一胸带(31)适于与人体的前胸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胸带(32)适于与人体的后背位置相对应;所述胸带主体(30)上开设有窗口(301),所述窗口(301)适于将引流管从所述胸带主体(30)靠近人体表面的一侧引导至所述胸带主体(30)背离人体表面的一侧;以及一组或多组如上述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固定扣组件;所述引流管固定扣组件适于固定由所述窗口(301)伸出的引流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理用固定胸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萌张喜维来永强邱霏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