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0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设置有圆球,所述壳体内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腔和滑口,所述滑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组件,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壳体内镶嵌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架、脚轮和电机,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转轴的底端,所述脚轮内固定插接有限位轴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解决了现有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因大多转向操作复杂,导致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大多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备防撞功能的问题。备防撞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移动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运输业或危险的工作。
[0003]但是现有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在全向转动时操作复杂,需要多步骤才可完成,使得该全向移动机器人在实际使用时转向缓慢,实用性较差,不利于推广使用。
[0004]比如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4451434U)公开了一种可全向移动机器人,开启气缸,气缸带动液压伸缩杆向下伸出,将机身整体向上顶起,开启第一电机,转轴和活动连接杆转动能够带动固定板转动,从而带动机身进行旋转。
[0005]如上述设计的全向移动机器人不仅转向时较为麻烦,且不具备防撞的功能,导致机器人在失控撞向墙体时容易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因大多转向操作复杂,导致不方便使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大多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设置有圆球,所述壳体内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腔和滑口,所述滑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组件,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壳体内镶嵌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通过开启气缸,可使齿条在滑腔内水平移动,使得脚轮可在滑口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配合圆球且圆球为球体,即可完成全向转动,最后开启电机,可使脚轮驱动壳体移动,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过多复杂操作即可使其全向转动行驶。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架、脚轮和电机,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转轴的底端,所述脚轮内固定插接有限位轴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架的前侧,且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限位轴的一端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圆球转动连接在固定口内。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口内设置有防护垫,所述圆球与防护垫相抵,可有效的延缓圆球在固定口内的摩擦,从而有助于延长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11]优选的,还包括多个防撞机构,多个防撞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四周,所述防撞机构用于防止该机器人撞毁,所述防撞机构包括缓冲板、两个安装座、转动件、固定座、滑块、弹簧和阻尼缸,两个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缓冲板位于壳体的一侧,两个
所述滑块对称滑动设置在缓冲板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块的一侧,所述转动件的两侧分别与安装座和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和阻尼缸均设置在滑块的一侧,且所述弹簧套接在阻尼缸上,当该全向机器人因失控或其他因素撞击在墙体上时,首先缓冲板接触到墙体后靠近壳体并压缩弹簧,同时滑块在滑轨内滑动,直到撞击力缓冲殆尽为止,最后配合阻尼缸可使弹簧缓慢回弹,即可起到防撞的功能。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开设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弹簧和阻尼缸的另一端均设置在滑轨的侧壁。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和固定座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转动件的两侧分别转动套接在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上。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护架,所述护架的前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内植入有编程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气缸和电机均电性连接,方便人员对气缸和电机进行控制。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通过开启气缸,可使齿条在滑腔内水平移动,使得脚轮可在滑口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配合圆球且圆球为球体,即可完成全向转动,最后开启电机,可使脚轮驱动壳体移动,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过多复杂操作即可使其全向转动行驶。
[0017]2、本技术中,当该全向机器人因失控或其他因素撞击在墙体上时,首先缓冲板接触到墙体后靠近壳体并压缩弹簧,同时滑块在滑轨内滑动,直到撞击力缓冲殆尽为止,最后配合阻尼缸可使弹簧缓慢回弹,即可起到防撞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外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缓冲板俯视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中标号:1、壳体;2、护架;3、圆球;4、滑口;5、转轴;6、固定架;7、脚轮;8、电机;9、齿轮;10、齿条;11、气缸;12、安装座;13、缓冲板;14、转动件;15、固定座;16、滑块;17、弹簧;18、阻尼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由图1、2和4给出,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设置有圆球3,壳体1内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腔和滑口4,滑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组件,转轴5上固定套接有齿轮9,壳体1内镶嵌有气缸11,气缸11的驱动端设置有齿条10,齿条10与齿轮9啮合连接,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架6、脚轮7和电机8,固定架6设置在转轴5的底端,脚轮7内固定插接有限位轴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6上,电机8设置在固定架6的前侧,且电机8的驱动轴与限位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
口,圆球3转动连接在固定口内。
[0026]开启电机8,使限位轴带动脚轮7转动,使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移动输送物品,当需要转向时,开启气缸11,使气缸11的驱动端伸长或缩短,使得齿条10在滑腔内滑动,进而使转轴5带动固定架6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完成全向转向,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过多复杂操作即可使其全向转动行驶。
[0027]固定口内设置有防护垫,圆球3与防护垫相抵。可有效的延缓圆球3在固定口内的摩擦,从而有助于延长该全向移动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0028]实施例二
[0029]由图1和图3给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多个防撞机构,多个防撞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四周,防撞机构用于防止该机器人撞毁,防撞机构包括缓冲板13、两个安装座12、转动件14、固定座15、滑块16、弹簧17和阻尼缸18,两个安装座12对称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缓冲板13位于壳体1的一侧,两个滑块16对称滑动设置在缓冲板13的一侧,两个固定座15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块16的一侧,转动件14的两侧分别与安装座12和固定座15转动连接,弹簧17和阻尼缸18均设置在滑块16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设置有圆球(3),所述壳体(1)内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滑腔和滑口(4),所述滑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组件,所述转轴(5)上固定套接有齿轮(9),所述壳体(1)内镶嵌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驱动端设置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与齿轮(9)啮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固定架(6)、脚轮(7)和电机(8),所述固定架(6)设置在转轴(5)的底端,所述脚轮(7)内固定插接有限位轴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6)上,所述电机(8)设置在固定架(6)的前侧且与限位轴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口,所述圆球(3)转动连接在固定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口内设置有防护垫,所述圆球(3)与防护垫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防撞机构,多个防撞机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沛沛周鹏飞彭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柯沃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