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筒、搅拌机构、集气筒和抽真空装置,其技术要点是:采用大容量的脱气筒满载钻井液,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使溶解于钻井液中的气体脱出,脱析出来的气体在真空的作用下散布在集气空间内,再利用饱和食盐水将脱出的气体驱送到集气筒内进行收集,而后抽真空装置将收集到的气体送至外部设备分析,计算钻井液的含气量。本系统了解决现有全量脱气系统人工操作多、采样量小的问题,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小人工操作难度,显著提高钻井液含气率分析数据的准确率,同时采样容量大,利于准确评价地层油藏气情况。藏气情况。藏气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地质探录井用脱气系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适用于对钻井液含气率的分析。
技术介绍
[0002]脱气器是现代石油勘探钻井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气测录井设备。从返回地面的钻井液流中采集钻井液样本,样本中含有一定量可溶解在钻井液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脱离出来,通过真空泵抽取并连续的送入气体检测仪中进行检测,可分析出油气藏的含量和优劣。
[0003]目前市场上的全量脱气系统,主要以人工手动操作为主,人工记录集气量,而且进行二次使用前需要人工清洗系统。但是这种脱气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人工的参与,检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2、对于钻井液采样量的分析基本在30
‑
50mL,采样量少,难以评价整体的钻井液含气情况,代表性差;3、人工清洗系统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基于此,现有的全量脱气系统仍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解决现有全量脱气系统人工操作多、采样量小的问题,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小人工操作难度,显著提高钻井液含气率分析数据的准确率,同时采样容量大,利于准确评价地层油藏气情况。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筒、搅拌机构、集气筒和抽真空装置,其技术要点是:所述脱气筒顶部中心设有脱气出口,脱气筒的上方设有缓冲池,所述缓冲池底部与脱气出口之间设有连通管路G2且连通管路G2上设有控制阀D4,所述脱气筒顶部另设有溢流口且在溢流口处设有控制阀D6和液位传感器K2,所述缓冲池顶部连接有Y型联通管,所述Y型联通管的下支路上设有液位传感器K1,所述集气筒中插有纵向导流管路G1, 所述纵向导流管路G1的上端引出集气筒顶部后与Y型联通管的一个上支路连通且在连通管路G6上设有控制阀D8,所述Y型联通管的另一个上支路利用连通管路G4与纵向缓冲管上端连通,所述纵向缓冲管下端利用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连通,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的交点位于控制阀D4与缓冲池之间,所述纵向缓冲管中部与盐水泵的出口管路连通,盐水泵的入口管路末端插入盐水池中,所述集气筒顶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端利用三通和连通管路G7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所述连通管路G7上设有控制阀D2,所述三通另一端与外界之间设有空气输入管路且空气输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D1,所述集气筒中设有液位传感器K3。
[0007]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脱气筒侧壁中内置加热管,脱气筒顶部固定有第一测温传感器。
[0008]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集气筒顶部固定有负压传感器和第二测
温传感器。
[0009]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搅拌机构为设于脱气筒底部的磁力搅拌器。
[0010]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脱气筒底部设有与泥浆池连通的连通管路G5,所述连通管路G5上依次设有控制阀D7和可以正、反转的蠕动泵,所述溢流口利用溢流管路与泥浆池连通,所述脱气筒侧壁设有容量刻度线。
[0011]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连通管路G7上设有泄压阀。
[0012]上述的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所述集气筒中另设有高于液位传感器K3的上限液位传感器K4。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采用大容量的脱气筒满载钻井液,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使溶解于钻井液中的气体脱出,脱析出来的气体在真空的作用下散布在集气空间内,再利用饱和食盐水将脱出的气体驱送到集气筒内进行收集,而后抽真空装置将收集到的气体送至外部设备分析,计算钻井液的含气量。本技术采集分析泥浆量大,可以达到3L容量,通过对大容量泥浆的分析,对整体评价地层信息具有指导性意义,利于准确评价地层油藏气情况。
[0015]2、从对钻井液采样、脱出气体、集气,再到将收集气体送往外部设备分析,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参与量大大减小,解决了现有全量脱气系统人工操作多、采样量小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全量脱气的准确性,从而显著提高了钻井液含气率分析数据的准确率。
[0016]3、脱析过程结束后,利用盐水泵抽取饱和食盐水注入脱气筒中进行清洗,无需人工清洗脱气筒,大大减小工作人员操作难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0017]4、可预先对收集气体的集气空间进行抽真空,排除非样品气体的干扰,利于提高分析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抽真空装置、2.泄压阀、3.负压传感器、4.第二测温传感器、5.导气管、6.集气筒、7.Y型联通管、8.缓冲池、9.溢流管路、10.泥浆池、11.蠕动泵、12.搅拌机构、13.脱气筒、14.容量刻度线、15.加热管、16.第一测温传感器、17.盐水池、18.盐水泵、19.纵向缓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1]如图1所示,该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筒13、搅拌机构12、集气筒6和抽真空装置1。
[0022]其中,所述脱气筒13的容积为3L,顶部中心设有脱气出口,脱气筒13的上方设有缓冲池8,所述缓冲池8底部与脱气出口之间设有连通管路G2且连通管路G2上设有控制阀D4。所述脱气筒13顶部另设有溢流口且在溢流口处设有控制阀D6和液位传感器K2,所述脱气筒13底部设有与泥浆池10连通的连通管路G5,所述连通管路G5上依次设有控制阀D7和可以正、反转的蠕动泵11,所述溢流口利用溢流管路9与泥浆池10连通,所述脱气筒13侧壁设有
容量刻度线14。所述脱气筒13侧壁中内置加热管15,脱气筒13顶部固定有第一测温传感器16。所述搅拌机构12为设于脱气筒13底部的磁力搅拌器。
[0023]所述缓冲池8顶部连接有Y型联通管7,所述Y型联通管7的下支路上设有液位传感器K1。所述集气筒6中插有纵向导流管路G1, 所述纵向导流管路G1的上端引出集气筒6顶部后与Y型联通管7的一个上支路连通且在连通管路G6上设有控制阀D8。所述Y型联通管7的另一个上支路利用连通管路G4与纵向缓冲管19上端连通,所述纵向缓冲管19下端利用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连通,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的交点位于控制阀D4与缓冲池8之间。所述纵向缓冲管19中部与盐水泵18的出口管路连通,盐水泵18的入口管路末端插入盐水池17中。
[0024]所述集气筒6顶部设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上端利用三通和连通管路G7与抽真空装置1连通,所述连通管路G7上设有控制阀D2,所述三通另一端与外界之间设有空气输入管路且空气输入管路上设有控制阀D1。所述连通管路G7上设有泄压阀2。所述集气筒6中设有液位传感器K3和高于液位传感器K3的上限液位传感器K4。所述集气筒6顶部固定有负压传感器3和第二测温传感器4。
[0025]工作原理: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大容量全量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筒、搅拌机构、集气筒和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筒顶部中心设有脱气出口,脱气筒的上方设有缓冲池,所述缓冲池底部与脱气出口之间设有连通管路G2且连通管路G2上设有控制阀D4,所述脱气筒顶部另设有溢流口且在溢流口处设有控制阀D6和液位传感器K2,所述缓冲池顶部连接有Y型联通管,所述Y型联通管的下支路上设有液位传感器K1,所述集气筒中插有纵向导流管路G1, 所述纵向导流管路G1的上端引出集气筒顶部后与Y型联通管的一个上支路连通且在连通管路G6上设有控制阀D8,所述Y型联通管的另一个上支路利用连通管路G4与纵向缓冲管上端连通,所述纵向缓冲管下端利用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连通,连通管路G3与连通管路G2的交点位于控制阀D4与缓冲池之间,所述纵向缓冲管中部与盐水泵的出口管路连通,盐水泵的入口管路末端插入盐水池中,所述集气筒顶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端利用三通和连通管路G7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所述连通管路G7上设有控制阀D2,所述三通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舰,邓津辉,马金鑫,李战奎,李鸿儒,陈靖,劳艳成,赵培鹏,刘波,孙业鹏,方铁园,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中录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