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66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及车辆,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上部横梁分总成、下部横梁分总成及后地板,上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上部后横梁,下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下部后横梁,下部后横梁与上部后横梁围合形成空腔,后地板的后端夹设于上部后横梁和下部后横梁之间,且后地板的后端与上部后横梁以及下部后横梁连接。该设计能够有效改善车辆后端的NVH特性。特性。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后端的主要激励源包括后轮激励,后轮激励通过轮胎

悬架

车架

车身的传递路径,并传递至车辆的后地板总成处。
[0003]后地板总成作为车辆的二排座椅乃至三排座椅的载体,不仅能够给座椅提供安装点,更重要的是从结构设计上还要能够提升车辆后端的舒适性,以改善车辆后端的NVH(为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分别表示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特性。因此,如何有效改善车辆后端的NVH特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辆后端的NVH特性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该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包括上部横梁分总成、下部横梁分总成及后地板,上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上部后横梁,下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下部后横梁,下部后横梁与上部后横梁围合形成空腔,后地板的后端夹设于上部后横梁和下部后横梁之间,且后地板的后端与上部后横梁以及下部后横梁连接。
[0006]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上部后横梁与下部后横梁形成类盒子状的空腔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后端的缓冲吸能能力,有效降低振动响应灵敏度,以降低路面噪声,从而有效提升该车辆后端的NVH特性;上部后横梁和下部后横梁对后地板的后端进行了中间夹层连接,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后地板与上部后横梁之间、后地板与下部后横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增强后地板与上部后横梁之间、后地板与下部后横梁之间的连接刚度和连接强度。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以及上述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
[0008]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具有上述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的车辆,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后端的缓冲吸能能力,有效降低振动响应灵敏度,以降低路面噪声,从而有效提升该车辆后端的NVH特性。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A

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上部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上部后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背门锁扣加强板安装在上部后横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后背门锁扣加强板与上部后横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上部横梁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上部横梁分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上部横梁分总成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下部横梁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后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下部横梁分总成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下部横梁分总成在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下部横梁分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10、上部横梁分总成;11、上部后横梁;110、空腔;111、上横梁主体;1111、第一板体;1112、第二板体;11121、斜面;11122、门锁安装孔;11123、板面;1113、第一加强体;1114、增摩结构;1115、第二加强体;112、翻边;1121、翻边主体;11211、预安装区域;1122、凸台;11221、安装面;11222、凹槽;11223、第一子面;11224、第二子面;12、后背门锁扣加强板;121、豁口;122、第一焊点;123、第二焊点;124、第三焊点;13、第一连接板;131、第一子连接板;132、第二子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1、第一连接端;142、第二连接端;143、第三连接端;144、第三加强体;145、第三子连接板;146、第四子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20、下部横梁分总成;21、下部后横梁;211、第一后横梁;2111、第三板体;2112、第四板体;2113、第五板体;2114、第四加强体;2115、第五加强体;2116、第六加强体;2117、第七加强体;2118、安装孔;212、第二后横梁;2124、缺口;213、第三后横梁;22、侧围连接板;221、第一侧围连接板;222、第二侧围连接板;23、车身悬置安装板;24、保险杠安装支架;25、备胎安装支架;30、后地板;XX

、车辆的长度方向;YY

、车辆的宽度方向;ZZ

、车辆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8]车辆后端的主要激励源包括后轮激励,后轮激励通过轮胎

悬架

车架

车身的传递路径,并传递至车辆的后地板总成处。
[0029]后地板总成作为车辆的二排座椅乃至三排座椅的载体,不仅能够给座椅提供安装点,更重要的是从结构设计上还要能够提升车辆后端的舒适性,以改善车辆后端的NVH(为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分别表示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特性。
[0030]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后部上横梁和后部下横梁,后部上横梁位于后部下横梁的上方且与后部下横梁连接,后地板位于后部下横梁的下方且与后部下横梁连接,经测试,如此设计,车辆在扭曲路面以及其他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车辆的后背门与门框之间的位移变大,导致后背门密封条与车身摩擦产生异响,影响车辆后端的NVH特性。
[0031]因此,如何有效改善车辆后端的NVH特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3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上部后横梁;下部横梁分总成,包括下部后横梁,所述下部后横梁与所述上部后横梁围合形成空腔;后地板,所述后地板的后端夹设于所述上部后横梁和所述下部后横梁之间,且所述后地板的后端与所述上部后横梁以及所述下部后横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梁分总成还包括后背门锁扣加强板,所述上部后横梁包括:上横梁主体;翻边,相较于所述上横梁主体更靠近所述后地板,且与所述上横梁主体弯折连接,所述翻边具有预安装区域,所述后背门锁扣加强板对应所述预安装区域设置于所述翻边面向所述后地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翻边、所述后背门锁扣加强板和所述后地板的后端通过第一焊点实现三者之间的三层焊接;所述翻边、所述后地板的后端和所述下部后横梁通过第二焊点实现三者之间的三层焊接;所述翻边和所述后背门锁扣加强板通过第三焊点实现两者之间的两层焊接;所述第一焊点、所述第二焊点和所述第三焊点在所述翻边背向所述后地板的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预安装区域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包括:翻边主体,与所述上横梁主体弯折连接,且具有所述预安装区域;凸台,自所述翻边主体的所述预安装区域朝背离所述后地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凸台具有背向所述翻边主体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在所述翻边主体背向所述后地板的表面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预安装区域内,所述安装面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将所述安装面划分成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两侧的第一子面和第二子面;当所述后背门锁扣加强板定位于所述上部后横梁,所述后背门锁扣加强板的豁口与所述凹槽的槽口对准;其中,所述第一焊点对应所述第一子面,所述第二焊点对应所述凹槽的槽底壁,所述第三焊点对应所述第二子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主体包括:第一板体,一侧与所述翻边连接;第二板体,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背离所述翻边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翻边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多个第一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且所有所述第一加强体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所有所述第一加强体的形状和大小中的至少一者不同;和/或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体之间的间距不相等;和/或各所述第一加强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的连接处,各所述第一加强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翻边的连接处。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雪茹孙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