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49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及车辆,包括电池单元、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所述电池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域控与所述第二中央域控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转换器件控制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或所述第二中央域控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铅酸电池或锂电池等低压能源作为启动电源,同时满足整车对各种工况下低压负载的能源需求。整车对各种工况下低压负载的能源需求。整车对各种工况下低压负载的能源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电气架构
,尤其涉及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1910年前后,汽车才开始使用6V的铅酸电池作为启动电源,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进化,6V电气系统的功率明显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工程师们将汽车的6V电气系统升级为12V,并一直沿用至今。由于铅酸电池具有很强的污染性,而且铅酸电池笨重、寿命短、体积大,占用汽车的宝贵空间;目前一些电动汽车开始使用锂电池作为启动电源,但是锂电池成本高,且存在起火的风险,成组后的体积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取消了铅酸电池或锂电池等低压能源作为启动电源,同时满足整车对各种工况下低压负载的能源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包括电池单元、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
[0005]所述电池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域控与所述第二中央域控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0006]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转换器件控制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连接;
[0007]所述电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或所述第二中央域控供电。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通过控制继电器组的闭合和断开,以控制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或所述第二中央域控供电;
[0009]其中,所述继电器组包括多个高压继电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信号控制多个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器和第二转换器,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高压电器和第二高压继电器;
[0011]所述第一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高压的双向转换器,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均为低压直流转换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三引脚为接地引脚;
[0012]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
[0013]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使能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一中央域控的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中央域控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
[0014]所述第二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为正极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与第四引脚均为低压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为负极输入引脚;
[0015]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的第二输入引脚和第二中央域控的第二输入引脚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三转换器,所述第三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
[0017]所述第三转换器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转换器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
[0018]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均为电源供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换器用于所述第二转换器功能失效时,启用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功能;
[002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使能引脚用于输出高电平使所述第一转换器运行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功能;
[0021]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使能引脚用于输出低电平使第一转换器的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功能切换运行为双向高压直流转高压直流功能。
[0022]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第三继电器;
[0023]所述转换器件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转换器,所述第四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
[0024]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为正极输入引脚,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二引脚为低压输出正极引脚,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三引脚为低压输出地引脚,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四引脚为负极输入引脚;
[0025]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与第三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后端LINK+与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一引脚连接;
[0026]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的第三输入引脚和低压接地引脚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第四继电器;
[0028]所述转换器件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转换器,所述第五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
[0029]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为正极输入引脚,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二引脚为低压输出正极引脚,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三引脚为低压输出地引脚,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四引脚为负极输入引脚;
[0030]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中央域控的第三输入引脚和低压接地引脚连接;
[0031]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与第四高压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高压继电器的后端LINK

与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四引脚连接。
[003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单元还包括多个串联的电芯,部分所述电芯形成第一电池组,
剩余部分所述电芯形成第二电池组;
[0033]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为第二电池组侧高压输入或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六引脚为第二电池组侧高压接地引脚;
[0034]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七引脚为第一电池组侧高压输入或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0035]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八引脚为第二电池组侧高压接地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
[003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换器与所述第五转换器的正负极连接方式不同,所述第四转换器向所述第二电池组取电,所述第五转换器向所述第一电池组取电;
[0037]其中,所述第四转换器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0038]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车辆,包括如前述的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
[003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将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池单元ESS作为整车能源总源头,利用电池单元ESS内部的多个DC/DC组合和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控制,电池单元ESS可以持续输出整车低压负载ECU需要的能源,从而可以取消低压的铅酸或者锂电池等低压能源作为启动电源。同时满足整车对各种工况下低压负载的需求。安全环保,节约的整车的宝贵空间、提高了安全性,满足高等级智驾的要求。
[004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所述电池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第二中央域控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域控与所述第二中央域控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转换器件控制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或所述第二中央域控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通过控制继电器组的闭合和断开,以控制所述转换器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中央域控和/或所述第二中央域控供电;其中,所述继电器组包括多个高压继电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低压信号控制多个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闭合和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器和第二转换器,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和第二高压继电器;所述第一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高压的双向转换器,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均为低压直流转换输出引脚,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三引脚为接地引脚;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另一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使能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一中央域控的第一输入引脚和第二中央域控的第一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为正极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与第四引脚均为低压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为负极输入引脚;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央域控的第二输入引脚和第二中央域控的第二输入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三转换器,所述第三转换器为直流高压转直流低压的单向转换器;所述第三转换器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正极连接,所述第三转换器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总负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均为电源供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换器的第二引脚和第四引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无低压能源的整车电气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器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少清陈信强梁长飞李向利段维维于尧徐荣荣张雨生吴腾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