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配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31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配重小车,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手柄通过固定座安装于车体上端的前侧,用于控制车体的移动;移动系统设置于车体底端,用于驱动车体移动;控制器设置于车体前端的内部,用于控制移动系统的启停;液压升降系统设置于车体的下端,并控制车体的升降;车斗设置于车体上端并位于远离手柄的一侧,用于盛放配重砝码。本发明专利技术本装置结构简单,形状小巧,通过设置蓄电池、控制器、驱动电机能实现配重小车的自动行走,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配重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配重小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梯总数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急剧的增长,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位于世界第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电梯的安装和使用都需要进行检验,电梯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0003]现有检验过程中一般采用通过人员搬运标准配重砝码进行荷载检测,电梯轿厢的承重一般在1000kg左右,故人员搬动的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导致来回搬运的人员不能太多,故对整个试验时间也有影响。
[0004]由此可知,目前载荷试验中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和试验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梯配重小车,包括:
[0007]车体;
[0008]手柄,所述手柄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端的前侧,用于控制所述车体的移动;
[0009]移动系统,所述移动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端,用于驱动车体移动;
[0010]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车体前端的内部,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系统的启停;
[0011]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液压升降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下端,并控制车体的升降;
[0012]车斗,所述车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端并位于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用于盛放配重砝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系统包括1个驱动轮和2个从动轮,2个所述从动轮定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的后端,1个所述驱动轮非定向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的前端,所述驱动轮通过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轮移动方向的定向螺栓,所述定向螺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用于固定小车的移动方向。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前端内部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手柄的上端设置有加速按钮和控制开关,所述加速按钮、所述控制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所述车斗之间设置有一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紧急开关,所述第一紧急开关与所述手柄通过刹车件连接,所述第一紧急开关与所述控制器
电连接。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车斗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均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车斗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紧急开关,所述第二紧急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相互平行,所述第二紧急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小车的前端设置有驱动护罩,所述驱动护罩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装置结构简单,形状小巧,通过设置蓄电池、控制器、驱动电机能实现配重小车的自动行走,省时省力。
[0023]通过定向螺栓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使电梯配重小车可以沿一个方向移动,防止在行走时位置跑偏;
[0024]在遇到障碍物,需要紧急停车时,将手柄直立,通过手柄带动刹车件,进而带动第一紧急开关关闭;或者脚踩第二紧急开关,从而将驱动电机断电,实现紧急刹车;
[0025]通过驱动护罩上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可以防止电梯配重小车碰撞到其他物品。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四;
[0033]其中,1、车体;2、手柄;3、蓄电池;4、配重砝码;5、定向螺栓;6、驱动护罩;7、驱动轮;8、从动轮;9、第二紧急开关;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1
[0035]参考图1-图7,一种电梯配重小车,包括:
[0036]车体1;
[0037]手柄2,手柄2通过固定座安装于车体1上端的前侧,用于控制车体1的移动;
[0038]移动系统,移动系统设置于车体1底端,用于驱动车体1移动;
[0039]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车体1前端的内部,用于控制移动系统的启停;
[0040]液压升降系统,液压升降系统设置于车体1的下端,并控制车体1的升降;
[0041]车斗,车斗设置于车体1上端并位于远离手柄2的一侧,用于盛放配重砝码4。
[004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固定安装于车体1上,固定座与手柄2转动连接,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一端与手柄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0043]具体实施时,将配重砝码4按照需要在整齐排列在车斗内,手柄2通过液压杆按压
一定角度,进而拉动配重小车,进入电梯内。
[0044]案例一
[0045]单个配重砝码重量20
±
1.5kg,单层配重砝码数量11个,单层配重砝码总重220kg。
[0046]案例二
[0047]单个配重砝码重量20
±
1.5kg,双层配重砝码总数量25个,双层配重砝码总重500kg。
[004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驱动轮7方向的定向螺栓5,定向螺栓5设置于固定座上,用于固定小车的移动方向。
[0049]在其他实施例中,车体放置在支撑底座上,其中,液压升降系统包括:
[0050]剪叉支撑架,剪叉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车体的底端,另一端滑动于支撑底座上;
[0051]顶升液压杆,顶升液压杆一端与剪叉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
[0052]顶升液压杆与蓄电池、控制器均电连接。
[0053]具体实施时,首先,配重小车在不使用时,通过升降系统将配重小车降至底部距离地面65mm左右,使用时,按下升降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杆顶起,实现升降系统将配重小车升起至距地面所需距离。
[0054]在其他实施例中,液压升降系统可替换为其他能实现液压升降功能的升降机构。
[0055]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系统包括1个驱动轮7和2个从动轮8,2个从动轮8定向可转动地设置于车体1底部的后端,1个驱动轮7非定向可转动的设置于车体1底部的前端,驱动轮7通过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0056]在本实施例中,车体1前端内部设置有驱动驱动轮7转动的驱动电机,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手柄2的上端设置有加速按钮和控制开关,加速按钮、控制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配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手柄,所述手柄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车体上端的前侧,用于控制所述车体的移动;移动系统,所述移动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底端,用于驱动车体移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车体前端的内部,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系统的启停;液压升降系统,所述液压升降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的下端,并控制车体的升降;车斗,所述车斗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端并位于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用于盛放配重砝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系统包括1个驱动轮和2个从动轮,2个所述从动轮定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的后端,1个所述驱动轮非定向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的前端,所述驱动轮通过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配重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驱动轮移动方向的定向螺栓,所述定向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军康笃刚张雷文鹏高邹同锋陈路李生茂冉智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