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带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25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带传动结构,应用于3D打印机的Z轴传动装置上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支架、驱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固定座、惰轮轴套、固定齿面惰轮、同步带、惰轮装置、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同步带驱动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无相对滑动、耐磨性好、无需润滑、维护费用低等特点,且具有缓冲及减震能力,可使打印过程中环境噪音得到有效降低。有效降低。有效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带传动结构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3D打印机的Z轴传动装置上的同步带传动结构。
[0003]
技术介绍

[0004]3D打印技术即:三维打印(英语:3D printing),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0005]随着3D打印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3D打印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3D打印机由于机架的精度控制较差,且机架不够稳固和平整,造成3D打印的精度达不到要求。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203600615U公开了一种3D 打印机的机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X轴固定支架、Y轴固定支架、Z轴固定左支架、Z轴固定右支架、X 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和Z轴驱动装置,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X 轴线性滑轨、X轴同步带传动组件和X轴步进电机,所述X轴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所述X轴线性滑轨滑动连接,X轴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X轴传动轮和 X 轴传动带,所述 X 轴传动带的动力端与所述X轴步进电机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X轴固定支架与X轴传动带相对的一侧与所述X轴传动带连接;Y 轴驱动装置包括 Y 轴线性滑轨、Y 轴同步带传动组件和Y轴步进电机,所述Y轴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Y轴传动轮和Y轴传动带,所述Y轴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所述Y轴线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Y轴传动带的动力端与所述Y轴步进电机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Y轴固定支架与Y轴传动带相对的一侧与所述 Y 轴传动带连接 ;所述Z轴驱动装置包括Z轴线性滑轨、Z轴滚珠丝杆、Z轴马达固定块、Z轴步进电机和丝杆连接块,所述Z轴滚珠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在Z轴马达固定块下端的Z轴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Z轴固定左支架的底部与所述Z轴线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Z轴固定左支架通过丝杆连接块与所述Z轴滚珠丝杆连接,解决了由三个位置的步进电机供给动力,通过同步轮、同步带组件和丝杆传动来实现机台三轴的正常传动,并靠X、Y、Z三轴的线性滑轨导正三轴的垂直精度运行,具有噪音小、使用寿命持久、控制精度高和平整度好等优点。X、Y、Z轴使用精密型线性滑轨做整机的作动导正,X、Y使用同步轮和同步带组成传动,传动精度可控制在
±
0.125mm,Z轴使用滚珠丝杆传动,Z轴传动精度可控制在0.03mm。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应用于3D打印机的Z轴传动装置上的同步带传动结构,采用同步带驱动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无相对滑动、耐磨性好、无需润滑、维护费用低等特点,且具有缓冲及减震能力,可使打印过程中环境噪音得到有效降低。
[0009]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0]一种同步带传动结构,应用于3D打印机的Z轴传动装置上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
支架、驱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架两侧设有同步带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固定座、惰轮轴套、固定齿面惰轮、同步带、惰轮装置、主动轮,所述同步带固定座位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同步带固定座一侧设有惰轮轴套,所述惰轮轴套上部套合有主动轮,所述惰轮轴套下部套合有固定齿面惰轮,所述同步带一端嵌入在所述同步带固定座的凹槽内,并且套合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同步带另一端套合在所述固定齿面惰轮上,并且嵌入在所述同步带固定座的凹槽内,所述同步带中部设有惰轮装置,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惰轮装置上升移动,同步带两端固定同步带固定座上,打印中途停止时,惰轮装置静止。
[0011]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右侧支架、左侧支架、横支架,所述横支架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架相连接,所述横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架相连接,所述右侧支架及左侧支架上下两端设有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所述右侧支架上设有连接杆通孔,所述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杆通孔之间设有惰轮轴套安装位,所述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右侧支架及左侧支架上下两端的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内,所述惰轮轴套安装在所述惰轮轴套安装位内。
[0012]优选地,所述右侧支架及左侧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惰轮装置即可在所述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0013]优选地,所述惰轮装置包括惰轮固定座、光面惰轮、连接板、转接板、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滑块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惰轮固定座,所述惰轮固定座套合在所述同步带上,所述惰轮固定座内部设有若干个光面惰轮轴承,所述光面惰轮安装在所述光面惰轮轴承上,所述同步带嵌入在光面惰轮上,所述光面惰轮分别套合在所述同步带中部。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联轴器、连接杆,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左侧支架顶部内侧壁上,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联轴器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架上的连接杆通孔,并且固定在所述右侧支架上,所述电机驱动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驱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带动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带动同步带运行,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同步带带动惰轮固定座内部的光面惰轮运动,并且惰轮固定座上升移动,并且同步带两端固定在同步带固定座上,打印中途停止时,通过上下两端的涨紧力使得惰轮固定座静止。
[0015]优选地,所述同步带固定座中部设有凹槽。
[0016]优选地,所述转接板形状为Z字型。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与市场上的传统同步带绕法相比,因故障或断电导致打印中断时,无法避免因重力因素导致的喷头回落问题,致使打印失败;本技术通过两组惰轮使同步带额外增加了两个环绕组,在打印过程中,若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打印停止,此同步带绕法可通过自身的互锁结构(同步带两端通过固定块反向固定),在移动基座上施加两组反向作用力,与移动基座自身重力保持平衡,保证移动基座相对静止,可有效解决打印中断时的喷头回落问题,提高打印成功率;
[0019](2)与市场上的传统3D打印机的Z轴丝杆传动,本技术采用同步带驱动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无相对滑动、耐磨性好、无需润滑、维护费用低等特点,且具有缓冲及减震能力,可使打印过程中环境噪音得到有效降低;
[0020](3)同步带传动结构上还设有直线导轨,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同步带带动惰轮固定座内部的光面惰轮运动,并且惰轮固定座在直线导轨上上升移动,并且同步带两端固定在同步带固定座上,打印中途停止时,通过上下两端的涨紧力使得惰轮固定座静止。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同步带传动结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同步带传动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带传动结构,应用于3D打印机的Z轴传动装置上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驱动组件,所述支架两侧设有同步带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固定座、惰轮轴套、固定齿面惰轮、同步带、惰轮装置、主动轮,所述同步带固定座位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同步带固定座一侧设有惰轮轴套,所述惰轮轴套上部套合有主动轮,所述惰轮轴套下部套合有固定齿面惰轮,所述同步带一端嵌入在所述同步带固定座的凹槽内,并且套合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同步带另一端套合在所述固定齿面惰轮上,并且嵌入在所述同步带固定座的凹槽内,所述同步带中部设有惰轮装置,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所述惰轮装置上升移动,同步带两端固定同步带固定座上,打印中途停止时,惰轮装置静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右侧支架、左侧支架、横支架,所述横支架一端与所述右侧支架相连接,所述横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左侧支架相连接,所述右侧支架及左侧支架上下两端设有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所述右侧支架上设有连接杆通孔,所述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杆通孔之间设有惰轮轴套安装位,所述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右侧支架及左侧支架上下两端的同步带固定座安装孔内,所述惰轮轴套安装在所述惰轮轴套安装位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李润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图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