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25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盖装置,包括视觉检测部件、旋转部件、若干抓盖部件;旋转部件包括传动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底板、驱动装置,沿第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透视口;抓盖部件包括导向套、升降管、抓盖头、伺服电机,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视觉检测部件包括固定柱、第一镜子、第二镜子、第一摄像机、第二摄像机,第一镜子通过第一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二镜子通过第二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一摄像机朝向第一镜子并通过第一镜子获得第一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第二摄像机朝向第二镜子并通过第二镜子获得第二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容易损坏杯盖,且加装成功率高。且加装成功率高。且加装成功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
,尤其涉及一种加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容器具有有棱有角的外形特征,容器分为杯身和杯盖两部分,杯盖盖在杯身上。杯身与杯盖对接的杯口边缘呈现为多边形的轮廓,杯盖内部容纳杯身的杯口的凹陷结构的轮廓也为多边形,杯盖结合在杯身的前提两者的轮廓处于正对的状态,否则杯口无法嵌入到杯盖内部。
[0003]现有技术中应对加装多边形杯盖的技术要求,采用的是随机配对结构,即将杯盖向下挤压在杯口上后,杯盖相对于杯身旋转,当杯盖的轮廓和杯口的形状对上后,一直被下压的杯盖自然而然会与杯身相结合,即杯口嵌入在杯盖内。由于现有的加装技术中,杯盖相对于杯身的旋转量是一定的,且按照最大的角度差来确定,因此存在一种过量转动的情况。即当杯盖与杯身正对而相扣后,仍然存在外力驱动杯盖相对于杯身转动的趋势,此时,第一,驱动部件与杯盖之间如果产生滑动将有损于杯盖,第二,若驱动部件继续带动杯盖转动则存在装配成功后杯盖与杯身相互脱离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加装技术容易损坏杯盖或容易加装失败的缺点,提出一种加盖装置,不容易损坏杯盖,且加装成功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加盖装置,包括视觉检测部件、旋转部件、若干抓盖部件;旋转部件包括传动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穿过传动套并和传动套转动连接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下端的底板、用于驱动传动套绕支撑柱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支撑柱穿过传动套并和传动套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被传动套穿过并和传动套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下方,且沿第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透视口,抓盖部件沿第二支撑板的周向设置且设置在第一透视口的正上方;抓盖部件包括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导向套、穿过导向套并和导向套滑动连接的升降管、设置在升降管的下端的用于抓取盖子的抓盖头、用于转动升降管的伺服电机,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管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视觉检测部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并和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下侧的第一镜子、设置在抓盖头和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二镜子、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摄像机、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的第二摄像机,第一镜子通过第一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二镜子通过第二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二镜子设置在第一镜子的正上方,且第一镜子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透视口的正下方,第一摄像机朝向第一镜子并通过第一镜子获得第一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第二摄像机朝向第二镜子并通过第二镜子获得第二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
[0007]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在加装盖子的时候,不容易损坏杯盖,且加装成功率高。具
体的,驱动装置驱动传动套绕支撑柱的轴线转动,传动套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转动,支撑柱不转动,杯身沿第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且随着第一支撑板转动,抓盖部件用于抓取盖子并均匀沿第二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每个抓盖部件均通过抓盖头抓取有一个盖子,盖子和第一支撑板上的杯身一一对应,且盖子位于杯身的正上方,盖子跟随第二支撑板转动,盖子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杯身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当杯身转动至视觉检测部件时,视觉检测部件通过第二定位标记识别杯身的杯口的位置,视觉检测部件通过第一定位标记识别盖子的位置,根据杯口的位置和盖子的位置计算得到盖子需要转动的角度,然后伺服电机根据计算结果通过升降管和抓盖头带动盖子绕升降管的轴线转动,盖子转动后,盖子的位置和杯身的杯口的位置适配,然后升降机构通过升降管和抓盖头驱动盖子向下运动并扣在杯口上完成加装,加装完成后,抓盖头和盖子脱开,然后升降机构驱动升降管和抓盖头向上运动而准备抓取下一个盖子。具体的,当杯身运动至第一镜子的上侧时,第一摄像机通过第一镜子和第一透视口拍摄到杯身的底部的第二定位标记,从而根据第二定位标记识别杯身的位置,第二摄像机通过第二镜子拍摄到盖子的下侧的第一定位标记,从而根据第一定位标记识别盖子的位置,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采用现有的高速工业相机,当杯身跟随第一支撑板转动而经过第一镜子的上方时,第一摄像机能快速识别而不需要停止传动套的转动,同理,当盖子跟随第二支撑板转动而经过第二镜子的上方时,第二摄像机能快速识别而不需要停止传动套的转动。本申请先识别盖子和杯子的位置,再计算盖子实际需要转动的角度,盖子转动后使得盖子和杯口适配,最后升降机构驱动盖子向下运动并扣在杯口上,不会损坏盖子,并且加装成功率高,盖子和杯口不容易脱开。
[0008]进一步的,视觉检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镜子和第一透视口之间的第一光源、设置在抓盖头和第二镜子之间的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呈环形并形成第二透视口,第二光源呈环形并形成第三透视口,第一光源通过第三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第二光源通过第四支架和固定柱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上端的顶板、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侧的驱动环,驱动环和支撑柱同轴,沿驱动环的外周设置有导向槽,升降管的上端套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导向轮,连接座和升降管转动连接,伺服电机设置在连接座上并和升降管连接,导向轮设置在导向槽内,导向槽包括检测槽段和压盖槽段,检测槽段所在的高度高于压盖槽段所在的高度,视觉检测部件处的抓盖部件的导向轮位于检测槽段内。
[0010]进一步的,升降管内形成气道,抓盖头包括开口向下的限位套、设置在限位套内的吸盘,吸盘和气道的下端连通。
[0011]进一步的,连接座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和连接口连通的环形槽,环形槽围绕升降管设置,气道的上端和环形槽连通。
[0012]进一步的,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板,耳板穿过有导向杆,导向杆和升降管平行,导向杆和耳板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5]图3为视觉检测部件的示意图。
[0016]图4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7]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0018]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
[0019]图7为图5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7,一种加盖装置,包括视觉检测部件11、旋转部件12、若干抓盖部件13;旋转部件12包括传动套121、第一支撑板122、第二支撑板123、穿过传动套121并和传动套121转动连接的支撑柱124、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24的下端的底板125、用于驱动传动套121绕支撑柱124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支撑柱124穿过传动套121并和传动套12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122和第二支撑板123被传动套121穿过并和传动套12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2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3的下方,且沿第一支撑板122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透视口1221,抓盖部件13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检测部件、旋转部件、若干抓盖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传动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穿过所述传动套并和所述传动套转动连接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的底板、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套绕所述支撑柱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传动套并和所述传动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被所述传动套穿过并和所述传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有第一透视口,所述抓盖部件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周向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第一透视口的正上方;所述抓盖部件包括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导向套、穿过所述导向套并和所述导向套滑动连接的升降管、设置在所述升降管的下端的用于抓取盖子的抓盖头、用于转动所述升降管的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管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视觉检测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并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侧的第一镜子、设置在所述抓盖头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二镜子、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的第一摄像机、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的第二摄像机,所述第一镜子通过第一支架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镜子通过第二支架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镜子设置在所述第一镜子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镜子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透视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摄像机朝向所述第一镜子并通过所述第一镜子获得所述第一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第二摄像机朝向所述第二镜子并通过所述第二镜子获得所述第二镜子的正上方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中伟史正刘群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