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21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和锚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下平行布置,所述支撑柱垂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一段为筏板钢筋连接段,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一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锚定件,所述锚定件的一端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锚定件的另一端自由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具有方便安装,便于节约钢筋材料,降低工程成本,而且钢筋支撑稳定性能好的效果。稳定性能好的效果。稳定性能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筏板,在基础工程中的一块混凝土板,板下是地基,板上面有柱、墙等。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基础。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筏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支撑固定性是保证筏板钢筋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筏板钢筋施工方法比较浪费材料,不能满足环保、节约资源的问题,而且安装繁琐,浪费人力资源,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支撑固定性是保证筏板钢筋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筏板钢筋施工方法比较浪费材料,不能满足环保、节约资源的问题,而且安装繁琐,浪费人力资源,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和锚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下平行布置,所述支撑柱垂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6]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一段为筏板钢筋连接段,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一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锚定件,所述锚定件的一端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锚定件的另一端自由设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具有方便安装,便于节约钢筋材料,降低工程成本,而且钢筋支撑稳定性能好的效果。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多排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多排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布置,每组对应布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均穿设有支撑柱;
[0010]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第一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平行布置,每个第一螺栓孔与一排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第二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平行布置,每个第二螺栓孔与一排第二通孔连通;
[0011]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与对应的第一螺栓孔连通,所述第四螺栓孔与对应的第二螺栓孔连通;
[0012]每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还穿过对应一排支撑柱上的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还穿过对应一排支撑柱上的第四螺栓孔。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配合,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与支撑柱的稳定连接,第二支撑板与支撑柱的稳定连接,结构稳定可靠,方便拆装。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栓还与对应的第三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还与对应的第四螺栓孔螺纹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锚定件包括固定锚头、锚索绳,所述锚固段上设有锚固定座,所述锚索绳的一端与所述锚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锚索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锚头连接固定。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固定锚头与锚索绳,可以将固定锚头埋设于稳定岩体内部进行灌浆夯实,能够提高锚索绳的支撑力,进而提高对支撑柱稳定支撑性。
[0017]进一步,所述锚索绳的一端设有锚索卡环,所述锚索卡环套设卡接在所述锚固定座上。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锚索卡环的设置,有利于锚索绳与锚固定座之间的拆装。
[0019]进一步,所述锚固段上设有多个固定柱,多个固定柱沿所述锚固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锚索绳依次缠绕多个固定柱设置。
[0020]进一步,所述固定锚头呈圆锥形结构,所述锚索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大头端中心位置。
[0021]进一步,所述锚固定座呈圆柱形结构或挂钩状结构。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方形板。
[0023]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为圆柱。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支撑柱;4、锚固定座;5、锚索卡环;6、锚索绳;7、固定锚头;8、固定柱;9、第一螺栓;10、第一钢筋层;11、第二钢筋层;12、横向钢筋;13、纵向钢筋;14、第一通孔;15、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支撑柱3和锚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上下平行布置,所述支撑柱3垂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且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
[0032]所述支撑柱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方的一段为筏板钢筋连接段,所述支撑柱3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下方的一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锚定件,所述锚定件的一端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锚定件的另一端自由设置。
[0033]其中,筏板钢筋连接段上可以设置多层钢筋层,例如可以设置两层钢筋层,分别为第一钢筋层10和第二钢筋层11,可将第一钢筋层10与第二钢筋层11安装在筏板钢筋连接段上;所述支撑柱3为多根,设置多根支撑柱3能够提高对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以及第一钢筋层10与第二钢筋层11的支撑固定性,进而提高整体装置的稳定性。第一钢筋层10与第二钢筋层11的结构相同,第一钢筋层10与第二钢筋层11的高度为20厘米,使得第一钢筋层10与第二钢筋层11结构强度高,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靠度和安全性。第一钢筋层10和第二钢筋层11可以均包含有横向钢筋12和纵向钢筋13,可将横向钢筋12和纵向钢筋13分别与支撑柱3的筏板钢筋连接段进行绑扎固定。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上开设有多排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支撑板2上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支撑柱和锚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下平行布置,所述支撑柱垂直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一段为筏板钢筋连接段,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的一段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上连接有锚定件,所述锚定件的一端与所述锚固段的外侧壁连接,所述锚定件的另一端自由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筏板钢筋支撑辅助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多排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多排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布置,每组对应布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均穿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第一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平行布置,每个第一螺栓孔与一排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边上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第二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平行布置,每个第二螺栓孔与一排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第三螺栓孔和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与对应的第一螺栓孔连通,所述第四螺栓孔与对应的第二螺栓孔连通;每个所述第一螺栓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每个所述第二螺栓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还穿过对应一排支撑柱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国乔海迎陈勇张搬张梦石崔元庆郑达王亮宋磊陈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