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其联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412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其联产方法,包括双罐储热模块、常压透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其联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与氢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的RSOC(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其联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传统的发电技术能量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利用将对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近年来,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研究,太阳能行业潜力巨大且清洁高效,太阳能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太阳能的间歇性及不确定性,所以其应用的领域及其供能范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实现太阳能转化与储存对解决时效性和间歇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迫切的需要一种清洁、高效的替代能源,氢能被认为是未来的一种理想能源,常见的制氢途径有高温电解水蒸气制氢、甲烷重整制氢、金属氢化物分解制氢等。甲烷重整制氢最经济,但反应将吸收大量的热量,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发展的前景受到影响。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来提供重整制氢所需热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将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与RSOC电堆结合,在光照充足时,在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中将甲烷重整为氢气,同时电堆利用过剩电力高温电解水蒸气产生氢气,将产生的氢气储存起来,在光照不足时将氢气作为燃料送入电堆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0003]2017年1月25日公布的技术专利CN106356540A中,涉及一种碟式聚光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该系统利用旋转抛物面碟式聚光器对太阳能进行聚焦获得高温以补充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燃料碳氢化合物的外部蒸汽重整和空气预热所需要的热量,并将SOFC电堆阳极和阴极的排气通入燃烧室燃烧,利用余热,但是该系统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运行,没有解决太阳能间歇性的缺点,将产生较大的二氧化碳排放。
[0004]2019年6月18日公布的技术专利CN 108661869 A中,涉及一种太阳能天然气燃料电池多模式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回路、高温太阳能燃机循环发电回路、固体燃料电池发电回路与蒸汽动力循环发电回路,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天然气、太阳能,可以进行燃机循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蒸汽动力循环等多种发电形式,可以根据太阳辐射强度情况,灵活选择发电模式,对系统尾气的热量实现了利用,但是该系统在实现甲烷重整过程中,没有利用太阳能的热量,需要较大的热量输入,影响系统的效率,在太阳光充足时,没有实现系统的储能与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RSOC(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及其联产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包括双罐储热模块、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系统、RSOC系统;
[0007]所述的双罐储热模块包含冷盐罐、第一换热器、热盐罐、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组成循环系统;
[0008]所述的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包括微型燃气轮机、冷却器,汽水分离器、微型压缩机依次连接;汽水分离器与水箱连接;
[0009]所述的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系统中,水箱与水泵、预热器、水蒸气发生器串联连接;水蒸气发生器与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第一换热器、储气储热罐串联连接;
[0010]在系统发电模式下,所述的RSOC系统部件连接方式如下:储气储热罐与第二换热器、燃料侧换热器、燃料侧电加热器、RSOC电堆、燃烧器串联连接;空压机与尾气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空气侧电加热器、RSOC电堆、燃烧器串联连接;燃烧器与燃料侧换热器、尾气换热器串联连接,燃烧器与空气侧换热器、微型燃气轮机、冷却器、汽水分离器、微型压缩机串联连接,汽水分离器与水箱连接;
[0011]光伏阵列与RSOC电堆连接;第二换热器、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分别与天然气管道连接;
[0012]其中燃料侧换热器、尾气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空气侧换热器、冷却器提供流体换热通道;
[0013]在系统电解模式下,所述的RSOC系统部件连接方式如下:
[0014]当采用蒸汽电解时,水蒸气发生器与第一阀门、燃料侧换热器、燃料侧电加热器、RSOC电堆、燃料侧换热器、储气储热罐串联连接;
[0015]采用共电解模式时,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与第一换热器、第二阀门、燃料侧换热器、燃料侧电加热器、RSOC电堆、燃料侧换热器、储气储热罐串联连接;
[0016]在两种电解模式下,空气侧连接方式相同,空压机与空气侧换热器、空气侧电加热器、RSOC电堆、空气侧换热器、预热器串联连接。
[0017]所述的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的联产方法,包括:
[0018]光照充足时运行电解模式即SOEC模式,光伏阵列过剩电力驱动RSOC电堆电解,包括可互切换的蒸汽电解和共电解两种电解模式;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用太阳能来提供甲烷外重整需要的热量,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0019]无光时运行发电模式即SOFC+GT模式,产生电能,通过天然气调整RSOC电堆进气组分,天然气在RSOC电堆内部实现内重整吸收热量;RSOC电堆高温尾气进一步通过使用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做功,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0020]具体的,在电解模式下,系统部件的流程如下:
[0021]在蒸汽电解下: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进入预热器进行预热,然后进入水蒸气发生器,此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水蒸气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一部分进入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与甲烷进行重整反应,一部分经燃料侧换热器、燃料侧电加热器加热后进入RSOC电堆燃料电极发生电解,将产生的氢气通入燃料侧换热器进行换热后通入储气储热罐,天然气或掺氢天然气通过管道进入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与水蒸气进行甲烷的重整后生成含氢混合气后通入第一换热器被冷却后进入储气储热罐进行储存;
[0022]在共电解模式下:水箱中的水经水泵后进入预热器,然后进入水蒸气发生器,此时第一阀门关闭,第二打开,水蒸气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进入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与天然气或者掺氢天然气进行甲烷的重整反应,生成的含氢混气进入第一换热器进行冷却,冷
却后的混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储气储热罐、另一部分经第二阀门通入燃料侧换热器,经燃料侧换热器和燃料侧电加热器加热后进入RSOC电堆燃料电极,发生电解反应,电解后生成的高氢混气经燃料侧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储气储热罐进行储存。
[0023]进一步的,在两种电解模式下,冷盐罐中的熔盐进入第一换热器被加热后进入到热盐罐;光伏阵列一端连接用户,一端将过剩电力通入RSOC电堆,空气经过空压机压缩后经空气侧换热器、空气侧电加热器加热通入RSOC电堆空气电极,空气电极排气依次进入空气侧换热器、预热器。
[0024]所述的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的联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包括双罐储热模块、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系统、RSOC系统;所述的双罐储热模块包含冷盐罐(18)、第一换热器(17)、热盐罐(19)、第二换热器(20)依次连接组成循环系统;所述的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包括微型燃气轮机(9)、冷却器(25)、汽水分离器(10)、微型压缩机(11)依次连接;汽水分离器(10)与水箱(4)连接;所述的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系统中,水箱(4)与水泵(5)、预热器(6)、水蒸气发生器(7)串联连接;水蒸气发生器(7)与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1)、第一换热器(17)、储气储热罐(2)串联连接;在系统发电模式下,所述的RSOC系统部件连接方式如下:储气储热罐(2)与第二换热器(20)、燃料侧换热器(16)、燃料侧电加热器(14)、RSOC电堆(3)、燃烧器(21)串联连接;空压机(15)与尾气换热器(24)、空气侧换热器(12)、空气侧电加热器(13)、RSOC电堆(3)、燃烧器(21)串联连接;燃烧器(21)与燃料侧换热器(16),尾气换热器(24)串联连接;燃烧器(21)与空气侧换热器(12)、微型燃气轮机(9)、冷却器(25)、汽水分离器(10)、微型压缩机(11)串联连接;汽水分离器(10)与水箱(4)连接;第二换热器(20)与天然气管道连接;其中燃料侧换热器(16)、尾气换热器(24)、空气侧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20)、冷却器(25)提供流体换热通道;在系统电解模式下,所述的RSOC系统部件连接方式如下:当采用蒸汽电解时,水蒸气发生器(7)与第一阀门(22)、燃料侧换热器(16)、燃料侧电加热器(14)、RSOC电堆(3)、燃料侧换热器(16)、储气储热罐(2)串联连接;采用共电解模式时,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1)与第一换热器17、第二阀门(23)、燃料侧换热器(16)、燃料侧电加热器(14)、RSOC电堆(3)、燃料侧换热器(16)、储气储热罐(2)串联连接;在两种电解模式下,空气侧连接方式相同,空压机(15)与空气侧换热器(12)、空气侧电加热器(13)、RSOC电堆(3)、空气侧换热器(12)、预热器(6)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驱动的RSOC分布式多联产系统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照充足时运行电解模式,光伏阵列(8)过剩电力驱动RSOC电堆(3)电解,包括可互切换的蒸汽电解和共电解两种电解模式;碟式CSP高温热化学反应器(1)用太阳能来提供甲烷外重整需要的热量,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无光时运行发电模式,产生电能,通过天然气调整RSOC电堆(3)进气组分,天然气在RSOC电堆(3)内部实现内重整吸收热量;RSOC电堆(3)高温尾气进一步通过使用常压透平

压缩反向布置系统做功,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刚何芝飞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