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407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防堵塞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分离室、设于分离室内用于投入药剂并混合药剂的混合区、与混合区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与沉淀物的斜管沉降区和与斜管沉降区连通并用于存储沉淀物的沉淀区,斜管沉降区包括沉降池、若干设于沉降池内并与混合区连通的横管和若干与横管分别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和沉淀物的朝向沉淀区倾斜的斜管、沉降池内设有用于除杂的刮泥机,刮泥机下方还设有虹吸机架,虹吸机架上固接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还连通有用于供气的空压机,解决了传统的自来水厂制水过程中,原水中凝聚的活性絮体在长期沉淀分离的过程中,会逐渐粘附并堆积在斜管内壁导致斜管堵塞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防堵塞
,具体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采用常规制水工艺的自来水厂日常制水过程中,原水经过混合反应,水中胶体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矾花颗粒,然后原水将通过斜管沉降至沉淀池中静置,水中胶体杂质凝聚成的矾花颗粒沉淀至沉淀池底部,在沉淀池中去除。
[0003]但是,由于矾花在沉淀过程由于水力条件、絮体大小、投加药剂等相关因素影响,会形成黏度较大的活性絮体。由于其具备粘度,因此在斜管中沉降时,当与斜管内壁发生接触后,有部分絮体会黏附在斜管壁,未能沉降至淤泥区,在长期的运行过程后,粘附在斜管壁上的絮体会不断累积,从而导致斜管慢慢被堵塞。
[0004]因此,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自来水厂制水过程中,原水中凝聚的活性絮体在长期沉淀分离的过程中,会逐渐粘附并堆积在斜管内壁导致斜管堵塞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包括分离室、设于分离室内用于投入药剂并混合药剂的混合区、与混合区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与沉淀物的斜管沉降区和与斜管沉降区连通并用于存储沉淀物的沉淀区,斜管沉降区包括沉降池、若干设于沉降池内并与混合区连通的横管和若干与横管分别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和沉淀物的朝向沉淀区倾斜的斜管、沉降池内设有用于除杂的刮泥机,刮泥机下方还设有虹吸机架,虹吸机架上固接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上设有若干朝向斜管的曝气孔,曝气管道还连通有用于供气的空压机。
[0007]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0008]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自来水厂内的原水通入混合区后,通过向混合区投入药剂使水内杂质分离出,并形成矾花颗粒,矾花颗粒相互靠近后会凝聚成粘度较大的活性絮体,后将活性絮体通入斜管沉降区,絮体会通过斜管导入至沉淀区内,完成水体与杂物的分离。
[0009]2、本技术在沉淀区内安装刮泥机,通过刮泥机刮除沉淀区内的杂物,通过虹吸机架进行吸取水中漂浮的杂物,通过曝气管道上的曝气孔向斜管喷出高压气体,使大块污泥脱离斜管,并冲散形成小块污泥并沉降至沉淀区底端,以此方式疏通斜管,解决了传统的自来水厂制水过程中,原水中凝聚的活性絮体在长期沉淀分离的过程中,会逐渐粘附并堆积在斜管内壁导致斜管堵塞的问题。
[0010]进一步,所述混合区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隔离池,靠近斜管沉降区的隔离池均分
别与横管连通。通过隔离池来进行絮体的析出,通过隔离池便于控制。
[0011]进一步,所述曝气管道上均设有两排曝气孔。增大曝气面积。
[0012]进一步,所述曝气孔的轴线均相互平行。集中曝气,增大曝气强度。
[0013]进一步,所述曝气孔均为锥形孔,且曝气孔的内部口径大于曝气孔的外部直径。采用锥形结构,增大曝气强度。
[0014]进一步,所述曝气孔内设有单向阀,且单向阀朝向曝气孔外部设置。防止污泥从曝气孔进入至曝气管道内。
[0015]进一步,所述单向阀阀口处的曝气孔内壁设有隔离网。防止污泥从曝气孔进入曝气管道内。
[0016]进一步,所述虹吸机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曝气管道的支撑装置。用于固定曝气管道。
[0017]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与设于支撑架上并用于支撑曝气管道的环槽。通过支撑架和环槽来支撑曝气管道。
[0018]进一步,所述环槽内壁设有防滑纹路。用于进一步固定曝气管道。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阶梯1、隔离池2、曝气管道3、虹吸机架4、横管5、斜管6、沉降池7、排污口8、充气机9、气阀10、基体11。
[0024]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实施例如图1所示:
[0025]包括分离室、设置在分离室内用于投入药剂并混合药剂的混合区,设置在分离室内用于分离净水与沉淀物的斜管沉降区和用于存储沉淀物的沉淀区。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区设置在沉淀区的左侧,斜管沉降区与沉淀区连通且沉淀区设置在斜管沉降区下方。
[0026]分离室安装有用于进出的阶梯1,分离室通过阶梯1进入或出去。混合区分为若干个隔离池2,隔离池2之间相互连通并共同通入原水,在原水加入进隔离池2后,向隔离池2内加入药剂混合,以使隔离池2内的原水中的胶体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矾花颗粒。然后矾花颗粒在相互靠近后会凝聚成粘度较大的活性絮体。
[0027]在药剂混合完毕并析出矾花颗粒后,将自来水厂内的原水通入至斜管沉降区,斜管沉降区开设有沉降池,沉降池内依次设有横管5和与横管5连通并用于分离原水与活性絮体的倾斜的斜管6,斜管6的末端均置入进沉淀区内。
[0028]沉淀区与斜管沉降区连通,在沉淀区内,还安装有刮泥机,刮泥机在沉淀区底部走动,以吸取沉淀区底部沉淀的杂质,且刮泥机下方安装有虹吸机架4和与外界连通的排污泵,刮泥机与虹吸机架4连通,虹吸机架4与刮泥机同步行走,并用于吸取沉淀区内沉淀的杂质和漂浮的杂质,并将杂质吸入后排入至刮泥机内,沉淀区连通有排污口8,然后刮泥机通过排污泵将底部吸取的杂质通过排污口8排出至沉淀池外。沉淀池的底部由毛石砼为材料搭建而成。
[0029]在斜管6下方的虹吸机架4上,还安装有曝气管道3,曝气管道3连通有一个充气机9,且充气机9出口连通曝气管道3一段安装有气阀10,用于控制高压气体的输出。曝气管道3上均开有若干朝向斜管的曝气孔。每根曝气管道3上均开有两排曝气孔,且曝气孔的轴线方向均相互平行。且曝气孔均为锥形孔,且曝气孔的内部口径大于曝气孔的外部直径。
[0030]在虹吸机架4上还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若干开设在支撑架上的环槽,曝气管道3穿过环槽并通过环槽支撑,环槽的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纹路,增加曝气管道3安装的稳固性。
[0031]当然,在曝气孔内还可装入单向阀,单向阀的出口朝向曝气孔的外部,且单向阀的阀口处的曝气孔内壁还可安装隔离网,来防止杂物堵塞曝气孔和通过曝气孔进入至曝气管道3内。
[0032]在原水中絮体粘附在斜管6上后,开启刮泥机,利用刮泥机的走动,在斜管6底部曝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室、设于分离室内用于投入药剂并混合药剂的混合区、与混合区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与沉淀物的斜管沉降区和与斜管沉降区连通并用于存储沉淀物的沉淀区,斜管沉降区包括沉降池、若干设于沉降池内并与混合区连通的横管和若干与横管分别连通并用于分离净水和沉淀物的朝向沉淀区倾斜的斜管、沉降池内设有用于除杂的刮泥机,刮泥机下方还设有虹吸机架,虹吸机架上固接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上设有若干朝向斜管的曝气孔,曝气管道还连通有用于供气的空压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包括若干相互连通的隔离池,靠近斜管沉降区的隔离池均分别与横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道上均设有两排曝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斜管沉淀池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志廖凯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东兴北投环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