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防护保险杠
[0001]本技术属于保险杠
,具体为高强度防护保险杠。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大大增加,汽车已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因此在交通行驶中由于大量车辆的加入,路况也越来越复杂,而保险杠是车辆碰撞中重要的保护部件之一,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缓冲防护性能好的保险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防护保险杠,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对外部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吸收,且在面对行人时,缓解冲击力的同时,防止行人受到缓冲的方向相反的力,防止对行人二次伤害。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强度防护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和位于安装支架前端的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后端面的周缘处设置有边缘加强筋,所述边缘加强筋内侧的保险杠本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交叉布置的倾斜加强筋,所述倾斜加强筋的两端与边缘加强筋连接;
[0005]所述保险杠本体与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抗压体,所述抗压体为半圆环结构,所述抗压体的开口端与保险杠本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自由端与抗压体远离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6]所述抗压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支架固定装配,另一端与保险杠本体固定装配,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限制保险杠缓冲的反向力的限位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本体后端面固定装配有吸能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端部、第二支撑端部、导杆、第一滑块、第一缓冲弹簧、缓冲臂和安装件,所述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支撑端部横向对称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第一支撑端部与第二支撑端部之间的中心线与抗压件的中心线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导杆固定装配在第一支撑端部和第二支撑端部之间,所述第一滑块为两个,两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在一个第一滑块与第一支撑端部之间的导杆上,另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滑块与第二支撑端部之间的导杆上,所述安装件固定装配在抗压体外表面的中间处,所述缓冲臂设置为两个,两个缓冲臂的一端均与安装件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限位杆、限位筒、滑槽、抵块、第二滑块、第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杆固定装配在保险杠本体后端面,呈水平布置,限位筒固定装配在安装支架前端面与限位杆相对应处,限位杆一端延伸至限位筒内部,所述滑槽开设在限位筒两侧内壁上,所述抵块设置在限位筒内部,并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抵块两侧,并
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设置抵块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在限位筒外部的限位杆上的连接件,设置在连接件两侧的横向连接臂,设置在横向连接臂远离连接件一侧的弹性卡扣,开设在限位筒两侧供弹性卡扣的锁止部进入产生锁止力的锁止孔,所述弹性卡扣与横向连接臂相垂直,所述弹性卡扣的锁止部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限位筒顶部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边缘加强筋、倾斜加强筋的配合设置,对保险杠本体的后端面进行均匀覆盖,使保险杠本体的整体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在外力的冲击下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在低速碰撞下不易损坏,通过抗压体、缓冲组件、导向组件、限位组件的配合设置,半圆环结构的抗压体与保险杆本体之间形成缓冲空间,且为弹性材质,通过抗压体的形变,缓冲和吸收冲击力,将缓释过的力再传递至缓冲组件上,进一步的缓冲和吸收,导向组件对保险杠本体进行固定限位,以保证对其缓冲方向进行导向,并随同抗压体和缓冲组件一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和吸收,可对外部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吸收,缓冲防护性能更高,且限位组件在导向组件缓冲至一定程度时,将保险杠本体锁止,防止在与行人的碰撞中,因缓冲产生的反方向的力对行人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3]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4]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
[0015]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边缘加强筋与倾斜加强筋配合示意图。
[0017]其中:1、安装支架;100、抗压体;2、保险杠本体;3、边缘加强筋;4、倾斜加强筋;5、吸能块;601、第一支撑端部;602、第二支撑端部;603、导杆;604、第一滑块;605、第一缓冲弹簧;606、缓冲臂;607、安装件;701、限位杆;702、限位筒;703、滑槽;704、抵块;705、第二滑块;706、第二缓冲弹簧;801、连接件;802、横向连接臂;803、弹性卡扣;804、锁止孔;805、第一导向斜面;806、第二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参照图1
‑
3所示,高强度防护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和位于安装支架1前端的保险杠本体2,安装支架1与车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保险杠本体2后端面的周缘处设置有边缘加强筋3,边缘加强筋3内侧的保险杠本体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交叉布置的倾斜加强筋4,倾斜加强筋4的两端与边缘加强筋3连接,边缘加强筋3与倾斜加强筋4对保险杠本体2后端面均匀覆盖,使保险杠本体1的整体性更好,以提高保险杠本体1的结构强度更高,在外力的冲击下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在低速碰撞下不易损坏。
[0020]保险杠本体2与安装支架1之间设置有抗压体100,抗压体100为弹性件,抗压体100为半圆环结构,抗压体100的开口端与保险杠本体2的中间部位固定装配,抗压体100与保险
杠本体2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自由端与抗压体100远离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保险杠本体2受到冲击使,由于抗压体100的一端与缓冲组件固定连接,继而抗压体100会产生形变,通过抗压体100的形变缓冲和吸收冲击力,同时将缓释的力传递至缓冲组件上,进一步缓冲和吸收冲击力,抗压体100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支架1固定装配,另一端与保险杠本体2固定装配,导向组件对保险杠本体2进行固定限位,以保证对其缓冲方向进行导向,并随同抗压体100和缓冲组件一同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和吸收,通过缓冲组件、抗压体100、导向组件的配合可对外部冲击力进行有效的缓冲和吸收,缓冲防护性能更高,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限制保险杠缓冲的反向力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在导向组件缓冲至一定程度时,将保险杠本体2锁止,防止在与行人的碰撞中,因缓冲产生的反方向的力对行人造成二次伤害。
[0021]保险杠本体2后端面固定装配有吸能块5,吸能块5通过螺钉固定在保险杠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防护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和位于安装支架(1)前端的保险杠本体(2),所述保险杠本体(2)后端面的周缘处设置有边缘加强筋(3),所述边缘加强筋(3)内侧的保险杠本体(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交叉布置的倾斜加强筋(4),所述倾斜加强筋(4)的两端与边缘加强筋(3)连接;所述保险杠本体(2)与安装支架(1)之间设置有抗压体(100),所述抗压体(100)为半圆环结构,所述抗压体(100)的开口端与保险杠本体(2)的中间部位固定装配,所述安装支架(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自由端与抗压体(100)远离开口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抗压体(100)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安装支架(1)固定装配,另一端与保险杠本体(2)固定装配,所述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限制保险杠缓冲的反向力的限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护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2)后端面固定装配有吸能块(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护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端部(601)、第二支撑端部(602)、导杆(603)、第一滑块(604)、第一缓冲弹簧(605)、缓冲臂(606)和安装件(607),所述第一支撑端部(601)和第二支撑端部(602)横向对称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第一支撑端部(601)与第二支撑端部(602)之间的中心线与抗压件的中心线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导杆(603)固定装配在第一支撑端部(601)和第二支撑端部(602)之间,所述第一滑块(604)为两个,两第一滑块(604)滑动设置在导杆(603)上,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05)设置为两个,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605)设置在一个第一滑块(604)与第一支撑端部(601)之间的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莉莉,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江跃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