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402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包括相互隔绝的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和处置区排水子系统,所述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包括岩洞两侧的排水沟、岩洞端头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廊道以及通过管道连通的岩体水收集装置;所述处置区排水子系统包括处置区地坪下均布的多个排水槽、与排水槽连通的汇流槽以及通过管道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放射性污染水收集装置;通过对潜在放射性水和无放射性水进行分开处理,避免因无放射性水被潜在放射性水沾染,同时利用存贮罐与岩洞的高程差实现无动力自排。适合各种利用山体洞穴存储危险品的项目中应用。各种利用山体洞穴存储危险品的项目中应用。各种利用山体洞穴存储危险品的项目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放射性废弃物存贮
,具体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外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岩洞处置设施一般是布置在水平面以下,处置场内地下水(包括潜在放射性的水)通过排水系统收集到集水池,再通过水泵或罐车等抽水设施抽出,经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韩国月城岩洞处置场运行期主要费用为排水费用。处置场排出的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受气温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处置单元内同废物有接触的凝结水,另一种是从岩洞洞壁、穹顶和底板渗入的地下水。同废物有接触的凝结水具有潜在放射性;正常情况下,渗入的地下水与放射性废物不接触,则不具有放射性。在处置场排出的水中,渗入的地下水占相当大的比例,远大于凝结水的产生量。通过对比国内外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地下建筑物的排水设计方案,发现排水设计未将这两种不同来源的水进行分开排放,而是汇集在一起统一处理。由于渗入的地下水量很大,如果采用这样的排水方案,渗入的地下水也要同潜在放射性凝结水一同收集、监测、排放,因此会明显增加运营成本。另外,如果检测出排出水的放射性水平超标,还需要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尽管增加了人力物力投入,排放效率仍然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列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包括相互隔绝的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和处置区排水子系统,所述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包括岩洞两侧的排水沟、岩洞端头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廊道以及通过管道连通的岩体水收集装置;所述处置区排水子系统包括处置区地坪下均布的多个排水槽、与排水槽连通的汇流槽以及通过管道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放射性污染水收集装置;所述岩体水收集装置和放射性污染水收集装置所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低于集水廊道和汇流槽中的最低点。
[0005]优选的,由洞壁和防水拱顶组成的横截面为“n”形的外防水层;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水侧墙和防水底板组成横截面为“u”形的内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扣合在内防水层外,并在内、外防水层间形成空腔;所述排水槽、汇流槽位于内防水层底部,所述排水沟、集水廊道位于所述空腔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管道为不锈钢材质。
[0007]优选的,所述外防水层经过水泥灌浆及表面封闭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汇流槽中设置多处排水放射性检测装置。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通过利用处置岩洞和外部排水口的高程差,排水将会自动流向外部,无需通过
水泵进行抽排,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0011]2)对潜在放射性水和无放射性水进行分开处理,避免因无放射性水被潜在放射性水沾染,导致处置排水工作量增大。在洞室混凝土底板内的汇流槽中布置排水放射性检测装置实时监控排水的放射性剂量,能有效监控各废物处置单元中废物储存情况。针对放射性剂量突然增加情况能高效定位出现问题的区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岩洞处置设施排水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岩洞处置设施排水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岩洞处置设施排水结构局部剖面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置岩洞横截面图;
[0016]图中:1.处置岩洞,2.处置单元,3.排水槽,4.横向截水槽,5.集水槽,6.集水廊道,7.不锈钢A排水管,8.不锈钢B排水管,9.交通岩洞,10.无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1.潜在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2.山体,13.水平面,14.混凝土侧墙,15.放射性废物处置容器,16.洞壁,17.放射性监测装置,18.PVC预埋管,19.竖向不锈钢排水预埋管,20.混凝土底板,21.空腔隔离区,22.防水喷层,23.穹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该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4,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包括相互隔绝的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和处置区排水子系统,所述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包括岩洞两侧的排水沟、岩洞端头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廊道6以及通过管道连通的无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0;所述处置区排水子系统包括处置区地坪下均布的多个排水槽3、与排水槽连通的汇流槽(包括横向截水槽4和集水槽5)以及通过管道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潜在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1;图中混凝土侧墙14,底板20和防水喷层22包络成的处置单元13,其中存放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物处置容器15,处置单元13与岩洞洞壁16间设置有空腔隔离区21,岩洞的穹顶23上设置防水喷层22,这样就使得处置区内部与外部断绝了水力联系。
[0020]1)排放水收集装置的布置
[0021]在山体12内构筑处置岩洞1,无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0以及潜在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1高程低于处置岩洞1,两种收集装置均位于水平面13高程以上,依靠高程差达到非能动自动排水的功能。
[0022]2)无放射性水处理措施
[0023]空腔隔离区21内收集到的无放射性渗水聚集在排水沟中,依次通过排水沟和PVC预埋管18汇集到集水廊道6中,再通过不锈钢A排水管7排到无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0处。
[0024]3)潜在放射性水处理措施
[0025]在处置单元2内,同放射性废物处置容器15有关联的潜在放射性的水出现在混凝土底板20内,聚集后流入横向截水槽4和集水槽5中,之后依次经过竖向不锈钢预埋管19和不锈钢B排水管8排到潜在放射性水收集装置11中。在集水槽5中布置放射性监测装置17用于实时监控排水的放射性剂量,能有效监控各废物处置单元中废物储存情况并定位出现问题的区域。
[0026]在山体12中靠近处置岩洞1处打竖直方向的交通岩洞9,将不锈钢A排水管7、不锈钢B排水管8竖直走向部分的管路置于交通岩洞9中隔离防护。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为:包括相互隔绝的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和处置区排水子系统,所述岩体水排水子系统包括岩洞两侧的排水沟、岩洞端头与所述排水沟连通的集水廊道以及通过管道连通的岩体水收集装置;所述处置区排水子系统包括处置区地坪下均布的多个排水槽、与排水槽连通的汇流槽以及通过管道与所述汇流槽连通的放射性污染水收集装置;所述岩体水收集装置和放射性污染水收集装置所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低于集水廊道和汇流槽中的最低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置岩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为:由洞壁和防水拱顶组成的横截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羽张国强李同同梅润雨林智韩前龙吴群李雅诗吴国辉潘跃龙王飞徐果张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