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9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包括底座和外壳、以及模型片;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组合后在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所述模型片设置在内以及岩样成型的内腔;所述外壳顶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方位调整结构;所述模型片通过在其上下端均设置水溶线组,使所述模型片挂装在所述内腔的范围内,所述水溶线组包括多点控制的上连线端以及单点控制的下拉线,所述水溶线组远离所述内腔端设置驱动部,且所述压板内设置供所述驱动部穿过的通槽;所述上连线端与所述方位调整结构形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浇筑模型架进行对岩样浇筑制备,并根据实际岩体中裂隙的方位进行可调式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


[0001]本技术涉及岩样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

技术介绍

[0002]岩体在漫长的地址活动过程中形成,岩体内部通常具有大小不同、走向各异的裂隙,而且不同的裂隙往往会对岩体的强度造成不同的影响,对于岩体的工程性能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往往需要先对岩体样本的结构性能进行力学试验,以有效揭示裂隙岩石的力学变形特性与破坏规律。
[0003]但是,在自然界中岩体的裂隙结构随机,在试验样本制取过程中,裂隙的相关信息不易准确获取,无法直接获取天然的岩样样本,导致研究者无法根据特定的裂隙情况对岩石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
[0004]目前,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都是利用相关模具和重晶石、水泥、石膏等类岩石材料浇筑制备岩石样本,并在岩样浇筑过程中放入模拟裂隙的模具,以模拟不同岩样的裂隙,制备含特定裂隙的岩样样本,从而便于对不同的裂隙的岩样样本进行制取。
[0005]例如公开号为【CN108318318A】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含充填三维预制裂隙类岩石试样的模具及方法,通过云母片与含半圆槽3D打印模具配合进行浇筑设计,以此得到裂隙类岩石。但其只适用于固定裂隙的模具难以循环利用,增加实验成本。
[0006]然而,目前的岩样裂隙成型时,虽然可对裂隙的模具进行特定制取,但任然难以做到对裂隙在模具中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控,从而因裂隙所在的具体方位影响岩样裂隙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影响岩样浇筑的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裂隙位置进行快速调整的岩石内部裂隙浇筑的模型架。
[0008]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包括底座和外壳、以及模型片;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组合后在所述外壳内形成供所述模型片设置在内以及岩样成型的内腔;所述外壳顶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方位调整结构;所述模型片通过在其上下端均设置水溶线组,使所述模型片挂装在所述内腔的范围内,所述水溶线组包括多点控制的上连线端以及单点控制的下拉线,所述水溶线组远离所述内腔端设置驱动部,且所述压板内设置供所述驱动部穿过的通槽;所述上连线端与所述方位调整结构形成连接;所述下拉线连接于所述模型片中心处与所述底座之间,且与所述上连线端内设置连接于所述模型片中心处的上拉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连接并对所述外壳形成压装配合的压装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压装结构配合的限位调节端,使所述压板形成对所述模型片的位置调节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两端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限位调节端包括贯通所述底座设置的弧形槽,且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二立杆相互配
合;所述第二立杆底部设置将其连接在所述弧形槽内的限位块;所述压板两端皆贯穿设置与所述第一立杆或所述第二立杆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上皆设置于其配合的压装件,所述压装件与所述压板配合端设置承压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置与所述上拉线的所述驱动部连接的上卡接机构,所述上卡接机构包括上限位管、上卡块、滑块和上限位螺母;所述上限位螺母和所述上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槽的上下端;所述上卡块设置在所述上限位管的底部,所述上卡块内外端分别设置第一弹性端和第一夹持端,且所述第一弹性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槽间的间隔;所述上限位管与所述上卡块内贯通设置供所述上拉线穿过的上连通通道;所述上限位管上连接有与所述通槽配合的滑块;所述上限位管外表面与所述上限位螺母之间形成螺纹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设置与所述下拉线的所述驱动部连接的下卡接机构,所述下卡接机构包括下限位管、下卡块和下限位螺母;所述底座内贯通设置限位通孔;所述下限位管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内;所述下卡块和所述下限位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的上下端;所述下卡块设置在所述下限位管的顶部,所述下卡块内外端分别设置第二弹性端和第二夹持端,且所述第二弹性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槽间的间隔;所述下限位管与第二夹持端内贯通设置供所述上拉线穿过的下连通通道;所述下限位管外表面与所述下限位螺母之间形成螺纹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连线端包括第一侧拉线,所述第一侧拉线连接于所述模型片上表面;所述方位调整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侧拉线形成连接的第一侧卡接机构,所述第一侧卡接机构包括滑座和一对第一夹块;所述滑座滑动配合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滑座内贯穿设置供所述第一侧拉线穿过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夹块设置于所述滑座的顶部,且一对所述第一夹块分布在所述第一卡接槽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一夹块上同时设置可相互配合的第一夹持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连线端还包括配对设置的第二侧拉线;所述第二侧拉线在所述模型片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拉线错位设置;所述方位调整结构上设置与所述第二侧拉线形成连接的第二侧卡接机构,所述第二侧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方的支撑座,以及与所述支撑座配合的调节杆;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与所述调节杆连接的转动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侧拉线配合处设置卡接端;所述卡接端内贯穿设置供所述第二侧拉线穿过的第二卡接槽;所述卡接端上设置一对第二夹块,且一对所述第二夹块分布在所述第二卡接槽的两侧;两侧的所述第二夹块内上同时设置可相互配合的第二夹持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承台和第二承台;所述第一承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二承台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承台相配合;且所述第一承台与所述第二承台配合部分设置第三夹持件。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通过多个壳体将所述内腔围设成型;所述壳体沿所述内腔周向方向的两端设置耳座,相邻所述壳体在其贴合端的所述耳座上设置可使其相互配合的第四夹持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浇筑模型架进行对岩样浇筑制备,并根据实际岩体中裂隙的方位进行可调式的变化,使得其中的模型片能够根据实际裂隙的要求进行高度和角度的相应调
节,以便于对不同裂隙的岩样进行制作,从而可便于进行特定裂隙的岩样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浇筑模型架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浇筑模型架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图6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图6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中的标记为:1

底座;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包括底座(1)和外壳(2)、以及模型片(15);所述底座(1)和所述外壳(2)组合后在所述外壳(2)内形成供所述模型片(15)设置在内以及岩样成型的内腔(20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压板(3),所述压板(3)上设置方位调整结构;所述模型片(15)通过在其上下端均设置水溶线组,使所述模型片(15)挂装在所述内腔(204)的范围内,所述水溶线组包括多点控制的上连线端以及单点控制的下拉线(17),所述水溶线组远离所述内腔(204)端设置驱动部,且所述压板(3)内设置供所述驱动部穿过的通槽(11);所述上连线端与所述方位调整结构形成连接;所述下拉线(17)连接于所述模型片(15)中心处与所述底座(1)之间,且与所述上连线端内设置连接于所述模型片(15)中心处的上拉线(20);所述压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连接并对所述外壳(2)形成压装配合的压装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与所述压装结构配合的限位调节端(6),使所述压板(3)形成对所述模型片(15)的位置调节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3)两端的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9);所述限位调节端(6)包括贯通所述底座(1)设置的弧形槽(8),且所述弧形槽(8)与所述第二立杆(9)相互配合;所述第二立杆(9)底部设置将其连接在所述弧形槽(8)内的限位块(7);所述压板(3)两端皆贯穿设置与所述第一立杆(4)或所述第二立杆(9)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立杆(4)与所述第二立杆(9)上皆设置于其配合的压装件,所述压装件与所述压板(3)配合端设置承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上设置与所述上拉线(20)的所述驱动部连接的上卡接机构(12),所述上卡接机构(12)包括上限位管(121)、上卡块(122)、滑块(125)和上限位螺母(126);所述上限位螺母(126)和所述上卡块(122)分别设置在所述通槽(11)的上下端;所述上卡块(122)设置在所述上限位管(121)的底部,所述上卡块(122)内外端分别设置第一弹性端(123)和第一夹持端(124),且所述第一弹性端(123)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槽(11)间的间隔;所述上限位管(121)与所述上卡块(122)内贯通设置供所述上拉线(20)穿过的上连通通道;所述上限位管(121)上连接有与所述通槽(11)配合的滑块(125);所述上限位管(121)外表面与所述上限位螺母(126)之间形成螺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内部裂隙浇筑模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与所述下拉线(17)的所述驱动部连接的下卡接机构(16),所述下卡接机构(16)包括下限位管(61)、下卡块(162)和下限位螺母(165);所述底座(1)内贯通设置限位通孔(166);所述下限位管(61)滑动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166)内;所述下卡块(162)和所述下限位螺母(165)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卫达饶猛伍法权单治钢乔磊伍劼周晓霞孙淼军赵留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