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89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包括前罩、尾盖、摄像单元,照明单元及图像处理单元,所述透明前罩的端口设置向内或向外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尾盖设置向外或向内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二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尾盖的开口区域的第一PCB板及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的下表面设置弹簧顶针,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设置覆铜区域,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设置焊点,所述焊点与覆铜区域电连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与焊点焊接,另一端穿过尾盖尾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胶囊内窥镜通过线缆供电和/或传输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胶囊内窥镜信号传输稳定,通过线缆控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提高检测精度。高检测精度。高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胶囊内窥镜日渐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胶囊内窥镜通过受检者以口服的方式进入受检者体内,通过摄像组件近距离拍摄体内组织的状况,并将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外部的图像接收装置,图像接收装置将图像数据接收并显示在显示设备上,便于医生进行临床诊断,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检查耐受性差的不足。
[0003]胶囊内窥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污染、不影响受检者正常工作等优点,对受检者具有更好的受检体验,但相较于传统的插入式内窥镜检查,胶囊内窥镜的成本较高,大部分受检者难以承受耗材费用,且无线胶囊内窥镜由于内置各类电子部件,其组成单元至少包含了照明装置、摄像系统、内置磁体、无线传输单元和电池单元等,要在狭窄的胶囊空间内放置上述组件,既加大设计的复杂度,也增加成本,且胶囊内窥镜外形整体偏大,部分受检者难以吞咽。
[0004]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胶囊内窥镜是采用无线传输方案,有信号传输不稳定、供电不足的风险。
[0005]另外胶囊内窥镜在针对食道部分的检查时,由于胶囊内窥镜通过食道的时间较短,速度较快,胶囊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非常有限和模糊,从而导致无法对食道进行很好的检查。
[0006]该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胶囊内窥镜是一次性使用,其内核由多个PCB硬板组成,多个PCB硬板之间由FPC软板连接,电子元器件集成于PCB硬板上,这种软硬结合板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胶囊外形整体偏大,难以吞咽,其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案,存在信号传输不稳定、供电不足的风险。
[0007]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方便检查食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连接稳固,采用有线传输的胶囊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包括透明前罩、尾盖、摄像单元,照明单元及图像处理单元,所述透明前罩的端口设置向内或向外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尾盖设置向外或向内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牵引式胶囊内窥镜的尾部设置线缆,所述尾盖的内侧壁设置沿尾盖的内壁从上向下延伸的长方体状的第二筋位,还包括设置于尾盖的开口区域的第一PCB板及第二PCB板,其中第一PCB板位于第二PCB板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形成固定第一PCB板的固定槽,所述第一PCB板的下表面设置弹簧顶针,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设置覆铜区域,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设置焊点,所述焊点与覆铜区域电连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与焊点焊接,另一
端穿过尾盖尾部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胶囊内窥镜通过线缆供电和/或传输信号。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顶针、焊点及覆铜区域的数量相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尾盖的内侧壁设置长方体状的沿尾盖的内侧壁从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往下延伸的第一筋位,所述第一筋位与尾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进一步设置多个位于第一筋位正上方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数量与第一筋位的数量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设置与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所述卡槽通过卡扣将第一PCB板固定在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顶针通过焊锡或SMT工艺的任一种固定在第一PCB板的下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顶针由主体和弹针构成,所述弹针在主体内部弹性伸缩。
[0014]进一步的,所述覆铜区域的形状是圆形、方形、菱形的任一种。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还设置与所述第二筋位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筋位的第二台阶适配,第三凹槽的宽度与第二筋位的宽度相适应;第二PCB板还设置与第一筋位相适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沿第一筋位将第二PCB板从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向下装配。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间的高度均小于第一弹簧顶针或第二弹簧顶针的总高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CB板还设置圆环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进一步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向内凸伸的凸筋,所述第二筋位的数量与第一凹槽的数量相同。
[00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筋位的第二台阶相互配合,第一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筋位的宽度适配,所述固定块的底面与第二PCB板的上表面抵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还设置与所述第一筋位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第一筋位将固定块从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向下装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沿圆环外周还设置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中用于填充胶粘剂将固定块和尾盖粘接。
[002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顶针进一步包括第一弹簧顶针和第二弹簧顶针,所述固定块还设置与第一弹簧顶针和第二弹簧顶针相互配合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顶针及第二弹簧顶针的主体适配。
[0022]本专利技术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适用于大规模筛查,胶囊内窥镜采用外部电源供电和有线信号传输,信号传输稳定,供电可靠,且可通过线缆控制胶囊内窥镜在待检测者体内的停留时间,方便医生对重点部位进行辅助检查,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胶囊内窥镜剖视图。
[0024]图2: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胶囊内窥镜剖视图。
[0025]图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PCB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PCB板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本专利技术胶囊内窥镜的尾盖结构示意图。
[0028]各序号及对应的名称分别为:摄像单元101,照明单元102,固定槽103,第一连接部104,第二连接部105,第一弹簧顶针106,主体107,弹针108,第二弹簧顶针109,第二筋位110,透明前罩111,第一PCB板112,图像处理单元113,固定块114,第二PCB板115,第一焊点116,第二焊点117,尾盖118,线缆119,卡扣120,卡槽121,第一台阶面122,第一台阶123,第五凹槽124,第一通孔125,第一覆铜区域126,第二台阶127,第一筋位128,第二凹槽129,第二覆铜区域130,第二通孔131,凸筋132,第一凹槽133,第三凹槽134,第四凹槽1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所述第一PCB板112及第二PCB板115均设置于尾盖118的开口区域,所述第一PCB板112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弹簧顶针106,所述第一覆铜区域126和第二覆铜区域130均设置于第二PCB板115的上表面,第二PCB板115的下表面设置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包括透明前罩、尾盖、摄像单元,照明单元及图像处理单元,所述透明前罩的端口设置向内或向外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尾盖设置向外或向内凸伸的凸台而形成的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式胶囊内窥镜的尾部设置线缆,所述尾盖的内侧壁设置沿尾盖的内壁从上向下延伸的长方体状的第二筋位,还包括设置于尾盖的开口区域的第一PCB板及第二PCB板,其中第一PCB板位于第二PCB板上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形成固定第一PCB板的固定槽,所述第一PCB板的下表面设置弹簧顶针,所述第二PCB板的上表面设置覆铜区域,第二PCB板的下表面设置焊点,所述焊点与覆铜区域电连接,所述线缆的一端与焊点焊接,另一端穿过尾盖尾部与外部电源固定连接,所述胶囊内窥镜通过线缆供电和/或传输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顶针、焊点及覆铜区域的数量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的内侧壁设置长方体状的沿尾盖的内侧壁从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往下延伸的第一筋位,所述第一筋位与尾盖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进一步设置多个位于第一筋位正上方的卡扣,所述卡扣的数量与第一筋位的数量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设置与卡扣相适应的卡槽,所述卡槽通过卡扣将第一PCB板固定在尾盖的第二连接部的端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顶针通过焊锡或SMT工艺的任一种固定在第一PCB板的下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顶针由主体和弹针构成,所述弹针在主体内部弹性伸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式胶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魁彭国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