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87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包括:提供载板和固态的粘板胶;在载板的一侧粘贴固态的粘板胶;在固态的粘板胶背离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提供固态的粘棒胶,并且在基板背离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粘棒胶;在粘棒胶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在粘棒胶背离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之后,进行加热预处理使固态的粘板胶和固态的粘棒胶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粘板胶和粘棒胶呈液态;进行加热预处理之后,对液态的粘板胶和粘棒胶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棒粘接的方法耗时短、可靠性强。可靠性强。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片是光伏领域重要的制作材料之一,多线切割技术是目前采用的最广泛的硅片切割技术。多线切割技术通过一根高速运动的钢线带动附着在钢丝上的切割刃料对硅棒进行磨削,从而达到切割效果。硅片多线切割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效率高、产能高、精度高等优点。其中,硅棒粘接是多线切割工艺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着多线切割的出片质量。
[0003]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双组份粘接胶进行粘棒。双组份粘接胶使用时需要各称量一定量的A和B两种组份胶,混合均匀后使用。在硅棒粘接过程中,先将晶托放在粘棒台上,对晶托粘接面进行清洗,然后均匀涂抹混合均匀的粘板胶,涂抹完成,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粘接塑料板并且压紧,清理多余的胶水以及其它杂物;粘接好的塑料板固化后,在粘板胶不粘手时,再在塑料板上均匀涂抹混合均匀的粘棒胶,一般要求在一定时间之内粘接硅棒和调整硅棒粘接位置。硅棒粘接完成,放在粘棒台上固化至少3小时,最后将固化完成的硅棒下料,等待切割。
[0004]现有的双组份粘接胶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比例调配,并且混合搅拌均匀,调配好的粘棒胶需要及时用完。调配过程对操作员工的要求高,调配粘棒胶的过程劳动强度大,粘接过程对时间要求严格,超过合适的粘接时间后,粘棒胶就会固化变质,失去粘接效果。硅棒粘接后,粘棒胶的固化时间长,从初步固定至达到最大粘接强度需要4个小时左右,粘棒效率低。为保证粘棒数量,需要大量的人员操作。另外,由于粘棒胶称量存在误差,粘棒胶搅拌后粘附在混胶容器内,每道硅棒实际用胶量存在差别,再加上涂粘棒胶均匀性因人而异,胶层厚度不能保证。最后,粘棒胶水流动性受到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容易出现粘棒空胶、胶层均匀性差等异常,切割完成后,在胶层厚的区域容易造成硅片崩缺,严重影响硅片良率。
[000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硅棒粘接的方法,改善目前生产中硅棒粘接耗时长、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硅棒粘接耗时长、可靠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包括:提供载板和固态的粘板胶;在载板的一侧粘贴固态的粘板胶;在固态的粘板胶背离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提供固态的粘棒胶,并且在基板背离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粘棒胶;在粘棒胶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在粘棒胶背离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之后,进行加热预处理使固态的粘板胶和固态的粘棒胶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所述粘板胶和所述粘棒胶呈液态;进行加热预处理之后,对液态的粘板胶和粘棒胶进行固化处理。
[0008]可选的,所述粘板胶的粘接力大于6.5MPa;所述粘棒胶的粘接力大于8.5MPa。
[0009]可选的,粘棒胶的材料与粘板胶的材料不同;粘板胶的材料包括含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或含有固化剂的丙烯酸胶;粘棒胶的材料包括含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或含有固化剂的丙烯酸胶。
[0010]可选的,所述粘板胶的两侧均有保护膜;在所述载板的一侧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板胶之前,去除所述粘板胶的一侧的保护膜,并将去除保护膜一侧的所述粘板胶粘贴至所述载板;以及,在固态的粘板胶背离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之前,对保留有保护膜一侧的固态的粘板胶进行第一施压。
[0011]可选的,第一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10kg~20kg,施压时间为3min~5min。
[0012]可选的,所述粘棒胶的两侧均有保护膜;还包括: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棒胶之前,去除所述粘棒胶的一侧的保护膜,并将去除保护膜一侧的所述粘棒胶粘贴至所述基板;以及,在固态的所述粘棒胶背离基板的一侧放置硅棒之前,对保留有保护膜一侧的固态的粘棒胶进行第二施压。
[0013]可选的,第二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10kg~20kg,施压时间为3min~5min。
[0014]可选的,硅棒粘接的方法还包括:在固态的所述粘板胶背离所述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之后,在基板背离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粘棒胶之前,对基板背离固态的粘板胶的一侧表面进行第三施压。
[0015]可选的,第三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60kg~100kg,施压时间为10min~15min。
[0016]可选的,在进行第三施压之前,所述粘板胶的厚度为0.45mm~0.75mm;在进行第三施压之后,所述粘板胶的厚度为0.35mm~0.6mm。
[0017]可选的,硅棒粘接的方法还包括:在粘棒胶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之后,进行加热预处理之前,对硅棒背离粘板胶的一侧表面进行第四施压。
[0018]可选的,第四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100kg~150kg,施压时间为15min~20min。
[0019]可选的,进行第四施压的过程中,还对所述粘板胶进行施压;进行第四施压之后与进行第一施压之前的所述粘板胶的厚度的比值为0.5~0.7,进行第四施压之后与进行第二施压之前的所述粘棒胶的厚度的比值为0.5~0.7。
[0020]可选的,在进行第四施压之后,粘板胶的厚度为0.3mm~0.5mm;粘棒胶的厚度为0.3mm~0.7mm。
[0021]可选的,加热预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为50℃~70℃,时间为20min~40min。
[0022]可选的,固化处理包括光固化处理或热固化处理,热固化处理的温度大于加热预处理的温度。
[0023]可选的,所述光固化处理是利用紫外光灯照射粘板胶和粘棒胶,照射时间为3min~10min。
[0024]可选的,热固化处理的温度为80℃~100℃;加热预处理的时间为30min~60min。
[0025]可选的,硅棒粘接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固化处理之后,进行降温处理。
[0026]可选的,还包括:对硅棒进行切割处理;对硅棒进行切割处理之后,去除所述粘棒胶。
[0027]可选的,去除所述粘棒胶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粘棒胶采用包括脱胶剂的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脱胶剂的质量分数占比为30%~60%,浸泡处理的温度为50℃~60℃,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min~15min。
[0028]可选的,还包括:去除所述粘棒胶之后,去除粘板胶,以使所述载板和所述基板分离。
[0029]可选的,去除粘板胶的步骤包括:对所述载板进行电加热处理,以使得所述载板的瞬间温度至少达到90℃~100℃;电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min~5min。
[0030]本专利技术的硅棒粘接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固态的粘板胶使基板粘贴至载板上,并且采用固态的粘棒胶使硅棒粘贴至基板上,固态的所述粘板胶和固态的粘棒胶均为成品的粘板胶和粘棒胶,不需要额外的制胶和涂胶过程,操作简便、耗时短。此外,通过加热预处理使固态的粘板胶和固态的粘棒胶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所述粘板胶和所述粘棒胶呈液态,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棒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载板和固态的粘板胶;在所述载板的一侧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板胶;在固态的所述粘板胶背离所述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提供固态的粘棒胶,并且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棒胶;在所述粘棒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放置硅棒;在所述粘棒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放置所述硅棒之后,进行加热预处理使固态的所述粘板胶和固态的所述粘棒胶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所述粘板胶和所述粘棒胶呈液态;进行加热预处理之后,对液态的所述粘板胶和所述粘棒胶进行固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棒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板胶的粘接力大于6.5MPa;所述粘棒胶的粘接力大于8.5MPa;优选的,所述粘棒胶的材料与所述粘板胶的材料不同;所述粘板胶的材料包括含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或含有固化剂的丙烯酸胶;所述粘棒胶的材料包括含有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胶或含有固化剂的丙烯酸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棒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板胶的两侧均有保护膜;在所述载板的一侧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板胶之前,去除所述粘板胶的一侧的保护膜,并将去除保护膜一侧的所述粘板胶粘贴至所述载板;以及,在固态的所述粘板胶背离所述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所述基板之前,对保留有保护膜一侧的固态的所述粘板胶进行第一施压;优选的,所述第一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10kg~20kg,施压时间为3min~5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棒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棒胶的两侧均有保护膜;还包括: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棒胶之前,去除所述粘棒胶的一侧的保护膜,并将去除保护膜一侧的所述粘棒胶粘贴至所述基板;以及,在固态的所述粘棒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放置所述硅棒之前,对保留有保护膜一侧的固态的所述粘棒胶进行第二施压;优选的,所述第二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10kg~20kg,施压时间为3min~5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棒粘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固态的所述粘板胶背离所述载板的一侧表面放置基板之后,在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粘板胶的一侧表面粘贴固态的所述粘棒胶之前,对所述基板背离固态的所述粘板胶的一侧表面进行第三施压;优选的,所述第三施压采用的施压物的重量为60kg~100kg,施压时间为10min~15min;优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晓丰王进任检吕合彬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