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属于接线端子检测领域。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包括上端设有转槽的检测台,还包括:可圆周转动的转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槽内,其中,所述检测台上依次设有圆周分布的上料工位、插入工位、拧紧工位、拧松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上料工位对应的上料槽,所述转盘上还设有与下料工位对应的下料槽;多个圆周分布的存放槽,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端边缘,其中,多个所述存放槽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孔,两组所述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检测杆,每个所述检测杆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完成接线端子检测时的插拔动作,并且还能自动完成螺钉的拧紧与拧松工作,检测效率大大提升。大提升。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端子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0003]在接线端子的生产,对接线端子的检测大多都是以人工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将具有电流的两个导电杆插入到两个相互连通的端子接口上,然后通过检测设备检测出两侧端子接口之间的阻值,如果阻值过大则为不合格,并且为了保证检测精度,还会将端子接口上的螺钉拧紧,一方面提升导电杆与端子接口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能对螺钉的紧固性能进行检测,在检测完毕后,又需要将螺钉拧松,并拔出导电杆,检测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只能以抽查的方式对端子进行检测,这会导致批量端子的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接线端子进行检测时,不够方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包括上端设有转槽的检测台,还包括:可圆周转动的转盘,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槽内,其中,所述检测台上依次设有圆周分布的上料工位、插入工位、拧紧工位、拧松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所述转盘上设有与上料工位对应的上料槽,所述转盘上还设有与下料工位对应的下料槽;多个圆周分布的存放槽,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端边缘,其中,多个所述存放槽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孔,两组所述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检测杆,每个所述检测杆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转盘上设有驱动检测杆自动伸缩的插拔机构;多组电动螺丝刀,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存放槽的上方,其中,所述存放槽的上端口上设有驱动电动螺丝刀自动升降的升降机构。
[0007]为了自动完成检测杆的插拔动作,优选地,所述插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内的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其中,所述双头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检测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板上,所述滑孔与装置槽之间滑槽相连通,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转动连接在所述装置槽内的竖轴,所述竖轴的上端延伸至转盘的上端并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竖轴与双头螺纹杆之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所述转盘上设有驱动从动齿轮正反转的联动组件。
[0008]为了自动完成从动齿轮的正反转,进一步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上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弧形齿
条与第二弧形齿条,其中,当所述从动齿轮跟随转盘转动时,所述从动齿轮会依次与第一弧形齿条以及第二弧形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弧形齿条位于上料工位与插入工位之间,而所述第二弧形齿条位于拧松工位与下料工位之间。
[0009]为了带动转盘间歇转动,优选地,所述检测台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的大齿轮。
[0010]为了带动电动螺丝刀自动上下升降,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上端的滑柱,所述转盘上还转动连接有与滑柱平行的往复丝杠,其中,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与滑柱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所述电动螺丝刀固定安装在升降板上;被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往复丝杠的下端外壁,所述检测台上设有驱动往复丝杠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1]为了自动带动被动齿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检测台上端的第三弧形齿条与第四弧形齿条,其中,当所述被动齿轮跟随转盘扫动时,所述被动齿轮会依次与第三弧形齿条以及第四弧形齿条啮合,所述第三弧形齿条位于插入工位与拧紧工位之间,所述第四弧形齿条位于拧紧工位与拧松工位之间。
[0012]为了自动完成下料工作,优选地,多个所述存放槽内均设有推板,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伸缩杆,多个所述推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
[0013]为了使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存放槽内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行程开关,每个所述存放槽内的两个行程开关分别与电动螺丝刀以及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所述下料工位与拧紧工位分别设有与两个行程开关配合的两个触发块。
[0014]为了使存放槽内的接线端子自动扶正,优选地,所述上料槽的内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截面呈尖锥形。
[0015]为了便于对检测杆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杆为圆柱形,并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滑板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接线端子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的转盘会带动从动齿轮滑过第一弧形齿条,双头螺纹杆则会带动两个滑板相互靠近,两个滑板则会带动两个检测杆自动插入到接线端子的两个接口上,从而完成接线端子的自动插入检测,无需人工插入检测,检测更加的方便;
[0018]2、该接线端子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的转盘会带动被动齿轮滑过第三弧形齿条,升降板则可以带动电动螺丝刀下上往复一次,电动螺丝刀向下时,会将接线端子上的螺钉自动拧紧,从而自动完成检测过程中螺钉的拧紧工作,无需人工拧紧,检测更加的方便;
[0019]3、该接线端子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的转盘会带动从动齿轮滑过第二弧形齿条,内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会带动从动齿轮反转,从而带动双头螺纹杆反转,即可带动两个检测杆相互远离,两个检测杆则会自动从接线端子上拔出,无需人工插拔,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第一视角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第二视角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第三视角轴测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转盘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的图5中A部分放大图。
[0026]图中:1、检测台;2、上料工位;3、插入工位;4、拧紧工位;5、拧松工位;6、下料工位;7、上料槽;8、下料槽;9、转轴;10、转盘;11、存放槽;12、转槽;13、滑孔;14、检测杆;15、装置槽;16、双头螺纹杆;17、滑板;18、竖轴;19、蜗轮蜗杆;20、从动齿轮;21、第一支架;22、第一弧形齿条;23、第二支架;24、第二弧形齿条;25、滑槽;26、滑柱;27、升降板;28、电动螺丝刀;29、被动齿轮;30、第三弧形齿条;31、第四弧形齿条;32、驱动电机;33、不完全齿轮;34、大齿轮;35、电动伸缩杆;36、导向槽;37、推板;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包括上端设有转槽(12)的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圆周转动的转盘(10),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在所述转槽(12)内,其中,所述检测台(1)上依次设有圆周分布的上料工位(2)、插入工位(3)、拧紧工位(4)、拧松工位(5)以及下料工位(6),所述转盘(10)上设有与上料工位(2)对应的上料槽(7),所述转盘(10)上还设有与下料工位(6)对应的下料槽(8);多个圆周分布的存放槽(11),均设置在所述转盘(10)的上端边缘,其中,多个所述存放槽(11)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孔(13),两组所述滑孔(13)内均滑动连接有检测杆(14),每个所述检测杆(14)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转盘(10)上设有驱动检测杆(14)自动伸缩的插拔机构;多组电动螺丝刀(28),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存放槽(11)的上方,其中,所述存放槽(11)的上端口上设有驱动电动螺丝刀(28)自动升降的升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10)内的装置槽(15),所述装置槽(15)内转动连接有双头螺纹杆(16),其中,所述双头螺纹杆(16)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板(17),两个所述检测杆(1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滑板(17)上,所述滑孔(13)与装置槽(15)之间滑槽(25)相连通,所述滑板(17)滑动连接在滑槽(25)内;转动连接在所述装置槽(15)内的竖轴(18),所述竖轴(18)的上端延伸至转盘(10)的上端并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20),其中,所述竖轴(18)与双头螺纹杆(16)之间通过蜗轮蜗杆(19)连接,所述转盘(10)上设有驱动从动齿轮(20)正反转的联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台(1)上的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3),所述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3)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弧形齿条(22)与第二弧形齿条(24),其中,当所述从动齿轮(20)跟随转盘(10)转动时,所述从动齿轮(20)会依次与第一弧形齿条(22)以及第二弧形齿条(24)啮合,所述第一弧形齿条(22)位于上料工位(2)与插入工位(3)之间,而所述第二弧形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云,杜炯,罗人轩,刘祖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