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63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其能通过在池体上设置上水管、下水管、曝气管、反冲洗气管、滤料、支撑架单元、开孔下滤网单元、旋转环单元,以及上滤网单元的方式,使得:1、滤料在开孔下滤网单元和上滤网单元之间得以被稳定安装;2、旋转环单元下降之后,使用完毕的滤料即可下落,最终在较粗且开孔的下水管处排出,保证滤料更换操作相对方便快捷。保证滤料更换操作相对方便快捷。保证滤料更换操作相对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指的是污水处理厂对原有的排放标准进行提高,例如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排放指标要进一步优化。因此,污水处理厂需要对处理工艺、污水设备,以及污水处理药剂等多方面进行改良、更新。其中,就包括滤池设施自身的结构改良。
[0003]现有的滤池设施,其结构主要包括滤池主体、滤料、上水管、下水管,以及下气管。其中,滤池主体一般都为矩形,滤料的上下两侧都有固定用孔板,而上水管则用于添加污水、排出反冲洗水,下水管用于排出处理后水体、添加反冲洗水。此外,下气管的数量一般都是2个,包括曝气管和反冲洗气管。
[0004]其中,下水管上一般都有较大开孔,以用于快速排出处理后水体,而反冲洗气管比曝气管更粗,以提供足够大的反冲洗气量,曝气管比反冲洗气管更长、更曲折,以保证滤料上的所有微生物都能获得足够的空气。
[0005]专利公告号为CN214880500U,公告日为2021.11.2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提标改造的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其结构包括排水装置、蓄水槽、出水管、漏水管、右固定框、加固杆、曝气生物滤池、控制器、过滤网。
[0006]该技术专利中的滤池装置,其与滤料相关的结构是加固杆和过滤网,从上到下的结构依次是加固杆、上过滤网,以及下过滤网,滤料位于上下2张过滤网之间,保证滤料在滤池中的安装位置稳定性。
[0007]但是,该滤池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一个缺陷,就是:滤料不方便更换,在使用周期结束之后,加固杆需要先取下、滤料也需要全部向上挖取,这是十分低效和麻烦的。同时,这也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滤料安装稳定,且方便更换的新型滤池设施,以用在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作业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其能通过在池体上设置上水管、下水管、曝气管、反冲洗气管、滤料、支撑架单元、开孔下滤网单元、旋转环单元,以及上滤网单元的方式,使得:1、滤料在开孔下滤网单元和上滤网单元之间得以被稳定安装;2、旋转环单元下降之后,使用完毕的滤料即可下落,最终在较粗且开孔的下水管处排出,保证滤料更换操作相对方便快捷。
[0010]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结构包括池体,上水管,下水管,曝气管,反冲洗气管,以及滤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
内底面上的支撑架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上、并用于承托滤料的开孔下滤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上、并用于封堵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的旋转环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旋转环单元的上滤网单元。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底面上、且位于所述下水管和曝气管和反冲洗气管两侧的2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端面上、并用于螺接所述旋转环单元和支撑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的外螺纹环。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包括矩形下滤网,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下滤网上、并用于向下排出所述滤料的开孔。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环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环上的内螺纹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螺纹环上、并用于封堵所述开孔的圆环。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环上表面上、且穿过所述开孔的旋转拨动杆。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滤网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滤料上的矩形上滤网,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上滤网上、并用于插接所述旋转拨动杆的固定孔。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矩形下滤网下表面上、且下表面外侧边向下倾斜的凸出环,所述开孔向下穿过所述凸出环;所述圆环的外侧边向下倾斜。
[001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螺纹环外环面上、且位于所述圆环下方位置处、并用于分割空气和缓冲下落滤料的圆环形网布。
[001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圆环形网布的外侧边向下倾斜。
[001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孔的形状为扇环形,数量为3或4个。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滤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柱的位置形状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环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俯视角度下,本专利技术中开孔下滤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凸出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上滤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各标记的含义如下:上固定滤网a、下固定滤网b;池体10、上水管11、下水管12、曝气管13、反冲洗气管14、滤料15;支撑架单元1、开孔下滤网单元2、旋转环单元3、上滤网单元4;支撑柱101、外螺纹环102、矩形下滤网201、开孔202、内螺纹环301、圆环302、旋转拨动杆303、矩形上滤网401、固定孔402、凸出环203、圆环形网布3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30]如附图1

8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结构包括池体10,上水管11,下水管12,曝气管13,反冲洗气管14,以及滤料1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10内底面上的支撑架单元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1上、并用于承托滤料15的开孔下滤网单元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1上、并用于封堵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2的旋转环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10内、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旋转环单元3的上滤网单元4。
[0031]在本实施例中,该滤池设施的本质是曝气生物池,即所述滤料15上附着污水处理用微生物。所述池体10的形状为矩形,其上游是初沉淀池,其下游无需再设置沉淀池,这也是曝气生物池的优点之一。
[0032]此外,所述上水管11用于添加待处理污水,或排出反冲洗水,所述下水管12用于排出已处理水体,或添加反冲洗水。而所述下水管12上设有较多、较粗的开孔,以保证更快地排出已处理水体,该开孔也是最终所述滤料15的更换排出位置。
[0033]还有,所述上滤网单元4卡合安装、开孔下滤网单元2螺接或焊接安装,保证充分且适宜地固定所述滤料15,而且前者如果不取下,则所述旋转环单元3无法旋转,为的就是避免所述旋转环单元3意外旋转、滤料15意外下落。
[0034]最终,该滤池设施中,滤料15的添加方式为所述上滤网单元4打开后倾倒,而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结构包括池体(10),上水管(11),下水管(12),曝气管(13),反冲洗气管(14),以及滤料(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10)内底面上的支撑架单元(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1)上、并用于承托滤料(15)的开孔下滤网单元(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单元(1)上、并用于封堵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2)的旋转环单元(3),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10)内、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旋转环单元(3)的上滤网单元(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单元(1)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10)内底面上、且位于所述下水管(12)和曝气管(13)和反冲洗气管(14)两侧的2组支撑柱(10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01)上端面上、并用于螺接所述旋转环单元(3)和支撑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2)的外螺纹环(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下滤网单元(2)包括矩形下滤网(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矩形下滤网(201)上、并用于向下排出所述滤料(15)的开孔(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滤池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外螺纹环(102)上的内螺纹环(301),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螺纹环(301)上、并用于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洁张军钱炯方霄王寅义田艳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国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