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63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包括楼梯梁和安装在楼梯梁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第一端与楼梯梁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所述踏板可绕连接件转动,所述踏板在楼梯梁上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位置高于第二固定位置,所述踏板用于与其中第一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台阶,所述踏板用于与第二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连续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楼梯构造可在台阶和连续平面之间切换,既有利于施工期间物品的搬运,还可在施工完成后,将其切换成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普通楼梯。成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普通楼梯。成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普通楼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楼梯构造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楼梯是用于不同层高的楼面之间的连接,通常用于人员的通行,其构造方式包括现浇和预制组装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预制楼梯又包括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其中预制构件又包括全部为钢构件或部分钢构件与部分混凝土构件结合,这两种构件虽然在材料和工艺上都不尽相同,但是其组装的原理上是大致相同的,即构件组装式楼梯的楼梯梁采用钢结构,踏板采用预制混凝土踏板或钢制踏板进行拼接,在专利号为CN20211044108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装式楼梯,其不仅使用了现有技术中的拼装楼梯结构,还设置了可观测踏板下塌和限制进一步下塌的结构,提高了安全性。但是,现有的拼装楼梯结构通常仅用于人员通行,难以通行推车等,因此通过楼梯搬运体积、重量较大、数量较大的物品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便于施工时物品搬运,当施工完成后又可恢复成普通楼梯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包括楼梯梁和安装在楼梯梁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第一端与楼梯梁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所述踏板可绕连接件转动,所述踏板在楼梯梁上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位置高于第二固定位置,所述踏板用于与其中第一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台阶,所述踏板用于与第二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连续的表面。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固定横向支撑梁,当所述踏板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踏板与横向支撑梁可拆卸固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踏板设置的长度使得当相邻的踏板均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时,相邻的踏板之间接触或接近接触。
[0007]进一步的,当所述踏板处于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楼梯的倾角为20
°
~30
°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下端或两端与楼梯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板的上端与踏板活动连接,所述竖板可转到踏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踏板、竖板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设有螺纹孔用于当踏板与第二固定位置配合时将踏板、竖板固定于第二固定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位置包括设在楼梯梁上的凹槽,凹槽内销轴连接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方可拆卸固定角铁,所述支撑块的位置位于当踏板处于第一固定位置时竖板与踏板之间,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竖板采用销轴连接。
[0010]所述踏板设置的长度还可以使得当踏板均位于第一固定位置时,踏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相邻的踏板在水平面的投影首尾连接,所述楼梯梁上固定衔接梁,当所述踏板均处
于第二固定位置时,相邻踏板与所述衔接梁接触或接近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梁的两侧固定弹性件。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上述的楼梯构造,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预制楼梯梁、横向支撑梁、踏板和竖板,将楼梯梁安装在上、下平台之间;
[0014]S2:在楼梯梁的预定位置固定横向支撑梁;
[0015]S3:将踏板与竖板连接并将竖板折叠到踏板的下方,从下到上逐级安装踏板,将所述踏板的第一端的转动轴活动连接到楼梯梁预留孔中,将踏板和竖板用螺栓固定到横向支撑梁上;
[0016]S4:当需要变换楼梯时,将横向支撑梁上用于固定踏板和竖板的螺栓拆下,转动踏板使其水平,将隐藏在凹槽中的支撑块转至水平位置,并用角铁固定,踏板支撑于支撑块上后,将踏板与支撑块固定,将竖板垂直于水平面并固定在楼梯梁上。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型钢预制楼梯构件,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安装方便,型钢梯梁上预制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在施工过程如装饰工程施工等可以先将踏板转动并固定到第二固定位置,使得楼梯踏板形成斜面,可以将物品用小车等物品进行跨楼层的搬运,提高搬运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当施工或物品搬运完成不再使用后,可以将踏板转动到第一固定位置并进行固定,使其恢复台阶结构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当需要再次进行大件或重物搬运时,也可以再次反向将台阶变换成斜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楼梯构造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变换为普通楼梯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3]图5为竖板和踏板结合的主视图;
[0024]图6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变换为普通楼梯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8为支撑块和凹槽的剖视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平台;2、楼梯梁;3、踏板;301、第一端;302、第二端;4、可动支撑块;5、横向支撑梁;6、支撑块;7、第二固定位置;8、竖板;9、衔接梁;10、弹性件;11、角铁;12、第一固定位置;13、螺纹孔;14、凹槽;15、台阶;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9]参照图1到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包括楼梯梁2和安装在楼梯梁2上的踏板3,踏板3的第一端301与楼梯梁2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踏板3可绕连接件转动,踏板3在楼梯梁2上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固定位置12和第二固定位置7,其中,第一固
定位置12高于第二固定位置7,踏板3用于与其中的第一固定位置12配合使得相邻踏板3之间形成台阶15,踏板3用于与第二固定位置7配合使得相邻踏板3形成连续的表面。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包括采用型钢预制成的楼梯梁2,楼梯梁2上安装可动支撑块4,可动支撑块4通过转动轴在工厂加工中预先安装到楼梯梁2的孔中,预制的踏板3在现场通过螺栓16将踏板3的第一端301固定到可动支撑块4上,楼梯梁2上预制有第一固定位置12和第二固定位置7,第一固定位置12包括预留孔,第二固定位置7则可以固定一或若干根横向支撑梁5,踏板3的第二端302的下表面可固定支撑块6,支撑块6可通过轴固定到楼梯梁2上,踏板3设置的长度使得当相邻的踏板3均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7时,相邻的踏板3之间接触或接近接触其缝隙足以令小车车轮通行。本实施例1在施工阶段时,将踏板3的第一端301与可动支撑块4固定,踏板3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7,并将横向支撑梁5与踏板3通过螺栓固定,使得楼梯构造具有一个可供小车通行的斜面,为了提高摩擦力,踏板3可采用花纹钢等可以具有粗糙表面的材料。正常楼梯的倾角通常设计为20
°
~45
°
,而一般的道路的倾角通常不大于10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包括楼梯梁和安装在楼梯梁上的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第一端与楼梯梁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使得所述踏板可绕连接件转动,所述踏板在楼梯梁上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固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位置高于第二固定位置,所述踏板用于与其中第一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台阶,所述踏板用于与第二固定位置配合使得相邻踏板形成连续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位置固定横向支撑梁,当所述踏板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踏板与横向支撑梁可拆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设置的长度使得当相邻的踏板均转动到第二固定位置时,相邻的踏板之间接触或接近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踏板处于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楼梯的倾角为20
°
~30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组合楼梯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下端或两端与楼梯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板的上端与踏板活动连接,所述竖板可转到踏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踏板、竖板和第二固定位置之间设有螺纹孔用于当踏板与第二固定位置配合时将踏板、竖板固定于第二固定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拼接式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转叶海荣邵茸雷杨洁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伊开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