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34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涉及石墨烯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边缘处且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壁边缘处设置有置膜筒,所述固定罩的内壁且位于置膜筒的右侧设置有快速切膜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切刀、压板、弹性柱、第二电动伸缩杆和U型限位架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U型限位架下移,便于U型限位架对移动的电池进行限位,使电池保持稳定,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安装板下移,并且压板将卷膜压在电池的表面,通过弹性柱减小压板与电池之间接触的压力,从而便于切刀对电池表面多余的卷膜进行切断。卷膜进行切断。卷膜进行切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烯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由于石墨烯拥有超乎想象的导电能力,石墨烯电池概念成为突破电池技术瓶颈的救命稻草,尤其国内电动汽车行业但凡有技术突破都与石墨烯电池挂钩,而电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其表面进行覆膜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6302832U,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墨烯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涉及电池上膜领域,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竖直面的一侧设置有导膜筒组,所述导膜筒组的一侧设置有架台,所述架台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动框,所述转动框的框内设置有传膜筒,所述驱动机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框。本技术通过导膜筒组对卷膜进行路径引导,同时将导膜筒组呈对等三角设计,利用最底部的导膜筒组对卷膜进行拉伸避免褶皱,提高卷膜与电池的贴附性避免产生气泡,通过红外检测器对定位框内的卷膜进行路径纠偏,卷膜倾斜至红外检测器的范围时警报灯亮起,随后通过调节纠偏传感器将转动框通过球形枢纽以及转轴进行角度调整,从而使卷膜回位。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在对电池进行上膜时,容易导致电池在上膜时出现偏移,并且也不便于对卷膜进行切断,同时不便于将卷膜与电池之间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在对电池进行上膜时,容易导致电池在上膜时出现偏移,并且也不便于对卷膜进行切断,同时不便于将卷膜与电池之间进行固定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边缘处且位于输送带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内壁边缘处设置有置膜筒,所述固定罩的内壁且位于置膜筒的右侧设置有快速切膜机构,所述固定罩的内壁且位于快速切膜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塑机构。
[0009]所述快速切膜机构包括切膜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切膜单元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单元。
[0010]所述热塑机构包括贴膜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贴膜单元的侧面嵌固安装有冷却单元。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切膜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
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加热刀座,所述加热刀座的底部拆卸式安装有切刀。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一电动伸缩杆能够推动安装板进行下移,使切刀能够对多余的卷膜进行切断。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压板能够将切断后的卷膜压在电池的表面,同时弹性柱能够避免压板的压力过大。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U型限位架,所述U型限位架的开口向左。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对U型限位架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通过U型限位架对电池进行限位。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膜单元包括空腔板,所述空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的外壁与空腔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联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贴合罩。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第三电动伸缩杆能够推动联动块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联动块对贴合罩的位置进行调整。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罩的内壁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板。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电加热板能够与卷膜进行接触,从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使卷膜在电池的表面进行收缩。
[002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框的内壁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侧面与风扇的侧面相贴合。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风扇转动能够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在电池进行上膜之后,能够对上膜过程中的剩余热量进行散热。
[00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4]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切刀、压板、弹性柱、第二电动伸缩杆和U型限位架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推动U型限位架下移,便于U型限位架对移动的电池进行限位,使电池保持稳定,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安装板下移,并且压板将卷膜压在电池的表面,通过弹性柱减小压板与电池之间接触的压力,从而便于切刀对电池表面多余的卷膜进行切断。
[0025]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三电动伸缩杆、联动块、贴合罩、电加热板和风扇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杆推动联动块移动,使联动块能对贴合罩的位置进行同步调整,进而使电加热板与卷膜接触,通过电加热板使卷膜在电池的表面进行收缩,使膜进行固定,通过风扇转动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对卷膜上的剩余热量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固定罩的结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热塑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安装框与风扇的结构连接剖视图。
[0030]图中:1、工作台;2、输送带;3、固定罩;4、置膜筒;5、快速切膜机构;51、第一电动伸缩杆;52、安装板;53、加热刀座;531、切刀;54、弹性柱;541、压板;55、安装块;551、第二电动伸缩杆;552、U型限位架;6、热塑机构;61、空腔板;611、第三电动伸缩杆;612、联动块;62、贴合罩;621、连接柱;622、电加热板;63、安装框;631、风扇;632、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2,工作台1的顶部边缘处且位于输送带2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罩3,固定罩3的内壁边缘处设置有置膜筒4,固定罩3的内壁且位于置膜筒4的右侧设置有快速切膜机构5,固定罩3的内壁且位于快速切膜机构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塑机构6,快速切膜机构5包括切膜单元和定位单元,切膜单元的侧面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带(2),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边缘处且位于输送带(2)的正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罩(3),所述固定罩(3)的内壁边缘处设置有置膜筒(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3)的内壁且位于置膜筒(4)的右侧设置有快速切膜机构(5),所述固定罩(3)的内壁且位于快速切膜机构(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塑机构(6);所述快速切膜机构(5)包括切膜单元和定位单元,所述切膜单元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单元;所述热塑机构(6)包括贴膜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贴膜单元的侧面嵌固安装有冷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膜单元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5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的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加热刀座(53),所述加热刀座(53)的底部拆卸式安装有切刀(5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生产用上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54),所述弹性柱(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5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灿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骆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