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13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沉淀池,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沉淀池内的污水因厌氧消化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不仅会干扰污泥沉淀,甚至会带动污泥上浮至清水区水面,并形成浮泥层,这种情况会使出水水质受到极大影响的问题,其包括池体、进水口、排泥组件、沉淀组件、出水槽、与出水槽相配合的三角堰板、出水口、挡渣板、刮渣组件,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池体上。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所存在的清水区水面存在浮泥层,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采用本申请,能有效清除沉淀池表面的浮泥层,且不影响产水,使沉淀池出水效果稳定,对于保障沉淀池的稳定、可靠、长时间连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沉淀池。更具体地,针对现有斜管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存在清水区水面浮泥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改良型斜板或斜管沉淀池,其能实现清水区水面浮泥层的清理,保证沉淀池出水效果的稳定,提升处理效率。

技术介绍

[0002]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在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一体化污水(自来水)处理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地位也逐渐变高。而农村污水有着来源范围广、分散性高的特点,一体化设备更是在农村污水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0003]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沉淀池的型式多样,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由于一体化设备有着占地面积小、便捷使用、方便运输的特点,因而一体化设备中大多选择采用斜板或斜管沉淀池进行污水的沉淀处理。斜管沉淀池是在池中设置斜管(斜板沉淀池是在池中设置斜板),能够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斜板沉淀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或者当水质水量变化时,斜板沉淀池的斜板之间或斜管沉淀池的斜管之间容易产生积泥。同时,沉淀池内的污水因厌氧消化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不仅会干扰污泥沉淀,甚至会带动污泥上浮至清水区水面,并形成浮泥层。这种情况会影响沉淀池排泥,出水水质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而人工清理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表面的浮泥层费时费力,且效果并不显著,难以保证出水的质量。
[0005]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沉淀池内的污水因厌氧消化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不仅会干扰污泥沉淀,甚至会带动污泥上浮至清水区水面,并形成浮泥层,这种情况会使出水水质受到极大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沉淀池。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所存在的清水区水面存在浮泥层,影响出水水质的问题。采用本申请,能有效清除沉淀池表面的浮泥层,且不影响产水,使沉淀池出水效果稳定,对于保障沉淀池的稳定、可靠、长时间连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申请可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相应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口、排泥组件、沉淀组件、出水槽、与出水槽相配合的三角堰板、出水口、挡渣板、刮渣组件;
[0009]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池体上且污水能通过进水口进入池体内,所述排泥组件设置在
池体底部且池体内的沉淀的污泥能通过排泥组件排出,所述排泥组件上方形成与进水口相配合的配水区;
[0010]所述沉淀组件设置在池体内,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排泥组件上方,所述沉淀组件下端面、配水区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所述沉淀组件上端面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清水区;
[0011]所述出水槽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出水槽提供支撑,所述三角堰板设置在池体的上端开口上且清水区的水流能经三角堰板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槽上且出水槽内的水流能经出水口流出;
[0012]所述挡渣板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挡渣板提供支撑,所述三角堰板位于挡渣板与出水槽之间;所述挡渣板上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上方且挡渣板能防止清水区表面的浮泥通过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所述挡渣板下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以下且清水区的水流能依次经挡渣板下端、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
[0013]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导轨、移动装置、刮泥板、撇渣管,所述导轨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导轨提供支撑,所述导轨为一组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导轨上且移动装置能沿导轨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刮泥板与移动装置相连且移动装置能带动刮泥板同步移动;所述撇渣管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撇渣管提供支撑,所述撇渣管设置在刮泥板的运动方向上,所述撇渣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浮泥出口,所述浮泥出口位于清水区水面上方且刮泥板能将清水区表面的浮泥送至撇渣管的浮泥出口并经撇渣管排出。
[0014]还包括伸缩杆,所述移动装置通过伸缩杆与刮泥板相连且通过伸缩杆能调节刮泥板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以调节刮泥板与清水区水面的相对位置。
[0015]所述挡渣板与出水槽平行设置。
[0016]所述挡渣板呈矩形,所述挡渣板上端面与清水区水面之间的距离为2~30cm,所述挡渣板下端面与清水区水面之间的距离为2~30cm。
[0017]所述撇渣管的轴向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撇渣管内的浮泥能在重力作用下经撇渣管排出。
[0018]所述刮泥板采用橡胶材料制备而成。
[0019]所述排泥组件包括污泥斗、与污泥斗相配合的排泥穿孔管,所述污泥斗为若干个且污泥斗依次设置在池体底部,所述排泥穿孔管沿污泥斗的轴向布置。
[0020]还包括污泥收集装置,所述排泥组件、撇渣管分别与污泥收集装置相连且排泥组件内的污泥、撇渣管内的浮泥能进入污泥收集装置内进行收集。
[0021]所述沉淀组件为斜管沉淀组件或斜板沉淀组件。
[0022]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沉淀池,其包括池体、进水口、排泥组件、沉淀组件、出水槽、三角堰板、出水口、挡渣板、刮渣组件。该沉淀池耐冲击负荷能力增强,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检修和维护,尤其适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有较高的应用的价值。
[0023]在此,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进水口设置在池体上,排泥组件设置在池体底部,排泥组件上方形成与进水口相配合的配水区。沉淀组件设置在池体内,沉淀组件位于排泥组件上方,沉淀组件下端面、配水区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沉淀组件上端面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清水区。出水槽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出水槽提供
支撑;三角堰板设置在池体清水区的上端开口上,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槽上。
[0024]挡渣板与池体相连,池体能为挡渣板提供支撑,三角堰板位于挡渣板与出水槽之间;挡渣板上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上方,挡渣板下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以下。采用该结构,清水区的水流能依次经挡渣板下端、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而挡渣板能防止清水区表面的浮泥通过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
[0025]刮渣组件包括导轨、移动装置、刮泥板、撇渣管,导轨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导轨提供支撑。同时,导轨为一组,且导轨相互平行设置。移动装置设置在导轨上,且移动装置能沿导轨的轴向往复移动,刮泥板与移动装置相连。撇渣管与池体相连,撇渣管设置在刮泥板的运动方向上,撇渣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浮泥出口,浮泥出口位于清水区水面上方。本申请中,沉淀组件为斜管沉淀组件,或斜板沉淀组件,两种类型均可。
[0026]该沉淀池工作时,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池体内;污水在池体内自下而上流动,在沉淀组件的作用下,污泥与水发生分离,污泥向下沉淀,并最终通过排泥组件排出;经沉淀组件沉淀后的水向上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进水口、排泥组件、沉淀组件、出水槽、与出水槽相配合的三角堰板、出水口、挡渣板、刮渣组件;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池体上且污水能通过进水口进入池体内,所述排泥组件设置在池体底部且池体内的沉淀的污泥能通过排泥组件排出,所述排泥组件上方形成与进水口相配合的配水区;所述沉淀组件设置在池体内,所述沉淀组件位于排泥组件上方,所述沉淀组件下端面、配水区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淀区,所述沉淀组件上端面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清水区;所述出水槽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出水槽提供支撑,所述三角堰板设置在池体的上端开口上且清水区的水流能经三角堰板流入出水槽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槽上且出水槽内的水流能经出水口流出;所述挡渣板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挡渣板提供支撑,所述三角堰板位于挡渣板与出水槽之间;所述挡渣板上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上方且挡渣板能防止清水区表面的浮泥通过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所述挡渣板下端位于清水区水面以下且清水区的水流能依次经挡渣板下端、三角堰板进入出水槽内;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导轨、移动装置、刮泥板、撇渣管,所述导轨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导轨提供支撑,所述导轨为一组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导轨上且移动装置能沿导轨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刮泥板与移动装置相连且移动装置能带动刮泥板同步移动;所述撇渣管与池体相连且池体能为撇渣管提供支撑,所述撇渣管设置在刮泥板的运动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啸林谌戡杨帅赵宇洪李聪周启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杰森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