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726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六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中心属于机床领域,它是由前底座,后底座,X向滑板,立柱,Y向滑板,回转座,铣削主轴箱,铣削主轴组成,在后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在前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在前底座上设置有X向滑轨,X向滑板安装在X向滑轨上,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Z向滑轨,立柱安装在Z向滑轨上,X向滑轨与Z向滑轨垂直,在立柱上设置有Y向滑轨,Y向滑板安装在Y向滑轨上,在Y向滑板上安装有回转座,回转座上设置有回转轴,铣削主轴箱安装设置在回转座上,铣削主轴安装设置在主轴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机床的占地面积,结构紧筹,解决了现有螺旋桨加工技术的多个问题,有利于实制生产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六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中心属于机床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螺旋 桨等带回转轴的盘类零件进行铣、钻、磨等复合加工的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对于大型螺旋桨的加工基本上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用一台比 螺旋桨还要大的龙门式多轴联动铣床,把螺旋桨平放在机床中间的工作台上,铣 头从上方对工件进行铣削。这是现今对中小型螺旋桨(外径小于5米)的主要加 工方式;但对于大型螺旋桨(外径大于5米)来说,机床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就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由于横梁的跨度太大,要保证机床的刚性、稳 定性和加工精度是非常的困难的。2.采用分解法,把螺旋桨的各个叶片分解出 来独立加工,最后再组装使用。但采用这种方式来加工的螺旋桨,其结构受到了 很大的限制,而且其刚性、可靠性和叶片的对称度都要比整体式的螺旋桨差。3. 用人工打磨的方法,把螺旋桨打磨成形。需要人手多、耗时长,难以保证精度。 所以,如何提高大型螺旋桨的加工精度和速度,仍然困扰着各大型螺旋桨加工企 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大型螺旋桨的加工,结构紧筹,刀具与各 导向部件和传动部件的距离得到有效的压縮,机床的刚性和精度得到提高的六轴 五联动螺旋桨加工中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由前底座,后底座,X向滑板, 立柱,Y向滑板,回转座,铣削主轴箱,铣削主轴组成,在后底座上设置轴支撑 座,在前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螺旋桨回转轴安装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的轴支撑 座上,螺旋桨回转轴连接伺服控制单元的输出轴,在前底座上设置有X向滑轨, X向滑板安装在X向滑轨上,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Z向滑轨,立柱安装在Z向滑 轨上,X向滑轨与Z向滑轨垂直,在立柱上设置有Y向滑轨,Y向滑板安装在Y 向滑轨上,在Y向滑板上安装有回转座,回转座上设置有回转轴,铣削主轴箱安 装设置在回转座上,铣削主轴安装设置在主轴箱上,加装刀库安装在前底座上,工件装在前、后底座之间,其转轴分别装在前底座、后底痤的支撑座上;X向滑 板在前底座上沿X轴作平移;立柱在X向滑板上沿Z轴作平移;Y向滑板能在立 柱上沿Y轴作平移;回转座装在Y向滑板上,回转座可以绕轴旋转;铣削主轴箱 装回转座上,铣削主轴箱可以绕轴旋转;铣削主轴上设计有标准刀具连接口,可 根据实制加工需要加装刀库,实现自动换刀;后底座上装有工件伺服控制单元, 能使零件绕轴旋转。X向滑板上装有刀库立柱。后底座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的轴支撑座上安装螺旋桨工件回转轴,螺旋桨工件回转 轴安装连接伺服控制单元的输出轴。前底座与后底座之间隔有距离。螺旋桨工件 回转轴的工件芯轴通过C2轴联轴器连接工件驱动电机,工件芯轴通过联轴器与 C2轴驱动电机连接。在前底座上固定X轴驱动电机,电机轴通过X向联轴器与X向滚珠丝杠直连, 丝杠螺母连接在X向滑板上。在X向滑板上连接Z轴驱动电机,电机轴通过Z向联轴器与Z向滚珠丝杠直 连,丝杠螺母连在立柱上。在立柱上连接Y轴驱动电机,电机轴通过Y向联轴器与Y向滚珠丝杠连接, 丝杠螺母连在Y向滑板上。本专利技术减少了机床的占地面积,结构紧筹,解决了现有螺旋桨加工技术的多 个问题,有利于实制生产与推广。 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1A是附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附图1B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X轴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Y轴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A轴的剖视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C2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前底座l,后底座2, X向滑板3,立柱4, Y向滑板5,回转座6,铣 削主轴箱7,刀库立柱8,刀库9,工件IO, C2轴驱动电机11,气缸安装座12, 辅助支撑气缸13, X轴驱动电机14, X向电机座15, X向联轴器16, X向滚珠丝杠17, Y轴驱动电机18, Y向电机座19, Y向联轴器20, Y向滚珠丝杠21, Z 轴驱动电机22, Z向电机座23, Z向联轴器24, Z向滚珠丝杠25, Cl轴内装扭 矩电机26, A轴内装扭矩电机27,内装式主轴电机28,铣削主轴拉刀机构29, 标准快装式刀具30, C2轴联轴器31,液体静压轴承32,工件芯轴33,工件芯 轴支撑座34,工件芯轴支撑座35。如附图l、附图A1、附图1B所示,本专利技术它是由前底座l,后底座2, X向 滑板3,立柱4, Y向滑板5,回转座6,铣削主轴箱7,铣削主轴组成,在后底 座上设置轴支撑座,在前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螺旋桨工件回转轴C2安装在前 底座和后底座上的轴支撑座上,螺旋桨工件回转轴C2连接伺服控制单元的输出 轴,在前底座上设置有X向滑轨,X向滑板3安装在X向滑轨上,在X向滑板上 设置有Z向滑轨,立柱4安装在Z向滑轨上,X向滑轨与Z向滑轨垂直,在立柱 上设置有Y向滑轨,Y向滑板5安装在Y向滑轨上,在Y向滑板上安装有回转座 6,回转座上设置有回转轴C1,在前底座1上设置工件芯轴支撑座,在后底座2 上设置工件芯轴支撑座,螺旋桨工件芯轴和工件芯轴支撑座之间装有液体静压轴 承,芯轴通过C2轴联轴器连接工件驱动电机11,在前底座1上设置有X向直线 导轨,X向滑板3安装在X向直线导轨上,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Z向直线导轨, 立柱4安装在Z向直线导轨上,X向直线导轨与Z向直线导轨垂直,在立柱4上 设置有Y向直线导轨,Y向滑板5安装在Y向直线导轨上,Y向直线导轨分别与 X向和Z向直线导轨垂直,在Y向滑板5上安装有回转座6,回转座6上设置有 回转轴Cl,铣削主轴箱7安装设置在回转座6上,X向滑板3上装有刀库立柱8, 刀库9装刀库立柱8上,后底座2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座12,上面设置有若干辅 助支撑气缸13;前底座1与后底座2隔一定的距离,工件10装在前底座和后底 座之间,能沿C2轴旋转;X向滑板3能在前底座1上沿X轴作平移;立柱4能 在X向滑板3上沿Z轴作平移;Y向滑板5能在立柱4上沿Y轴作平移;回转座 6装在Y向滑板5上,并能沿C1轴旋转;铣削主轴箱7装在回转座6上,并能 沿A轴旋转;铣削主轴上设计有标准刀具连接口,可实现自动快速换刀;后底座 2上的驱动电机11能使零件10沿C2轴旋转。加工时,先把零件10沿C2轴旋 转到初始位置,对应的辅助支撑气缸13伸出把工件扶住,然后由铣削主轴通过 X、 Y、 Z、 A和C1轴的组合插补运动对零件10—定角度(如a)的扇形区域进行 加工,加工完第一个扇形区域后通过工件驱动电机11使零件10沿C2轴旋转a 度,然后继续对第二个a角度的扇形区域进行加工,如此类推,直到把(360+a) 个扇形区域全部加工完毕。如附图2所示,X轴驱动电机14通过X向电机座15固定在前底座1上, 电机轴通过X向联轴器16与X向滚珠丝杠17直连,丝杠螺母连在X向滑板3 上,通过对电机的伺服控制来实现X向滑板3在X向的精确定位。如附图3所示,在前底座1上设置工件芯轴支撑座,在前底座1上设置有X 向直线导轨,X向滑板3安装在X向直线导轨上,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Z向直线 导轨,立柱4安装在Z向直线导轨上,X向直线导轨与Z向直线导轨垂直,在立 柱4上设置有Y向直线导轨,Y向滑板5安装在Y向直线导轨上,Y向直线导轨 分别与X向和Z向直线导轨垂直,在Y向滑板5上安装有回转座6, 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中心,由X向滑板,立柱,Y向滑板,回转座,铣削主轴箱,铣削主轴组成,在前底座上设置有X向滑轨,X向滑板安装在X向滑轨上,在X向滑板上设置有Z向滑轨,立柱安装在Z向滑轨上,X向滑轨与Z向滑轨垂直,在立柱上设置有Y向滑轨,Y向滑板安装在Y向滑轨上,其特征是:在后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在前底座上设置轴支撑座,在Y向滑板上安装有回转座,回转座上设置有回转轴,铣削主轴箱安装设置在回转座上,铣削主轴安装设置在主轴箱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王龙轩梁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