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26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尤其针对高锰有机物废水体系,能够从高锰有机物废水中提取和回收锰、最大化去除有机物,达到排放标准,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境效益。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锰有机物废水处理
,涉及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新材料生产过程中以高冰镍为原料制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征为:含锰≤80g/L,钙≤2.5g/L,氯化盐质量含量≥1%,CODcr≤3000mg/L,而现有处理要求是pH为6~9,CODcr<50mg/L,Mn≤1mg/L,目前仅有的处理方案不足以达到该要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同时,适应工业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尤其针对高锰有机物废水体系,能够从高锰有机物废水中提取和回收锰、最大化去除有机物,达到排放标准,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尤其针对高锰有机物废水体系,能够从高锰有机物废水中提取和回收锰、最大化去除有机物,达到排放标准,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所涉及到的构筑物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构筑物进行型号、处理能力等参数的适应性调整。
[0008]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芬顿工艺系统”是芬顿反应系统,或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的组合的上位统称词汇,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内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的碱投加装置、第一鼓风曝气装置、曝气反应池系统和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
[001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和第一污泥脱水系统的配合设置,是向废水中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便于回收二氧化锰/氢氧化锰和污泥脱水。
[0011]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和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相同或不同。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中的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
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中的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中的任意一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曝气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的“药剂”指的是混凝剂和絮凝剂,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混凝剂和絮凝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有第一污泥脱水系统。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污泥脱水系统为压滤机、叠螺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中的任意一种。
[0019]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之间设置有碳酸钠投加装置。
[0020]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二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的“药剂”指的是混凝剂和絮凝剂,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混凝剂和絮凝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有第二污泥脱水系统。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和第二污泥脱水系统的配合设置,是向废水中再次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便于回收碳酸锰和污泥脱水。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污泥脱水系统为压滤机、叠螺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中的任意一种。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之间设置有药剂投加装置,所述药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芬顿工艺系统内添加硫酸和/或硫酸亚铁。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芬顿工艺系统和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之间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pH反应池、絮凝剂加药装置、絮凝沉淀池和臭氧催化氧化系统。
[0027]优选地,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为芬顿反应系统,或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为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的组合。
[0028]优选地,所述芬顿工艺系统还包括双氧水投加装置,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设置于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之间,或连接至所述芬顿反应系统。
[0029]优选地,采用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的组合时,所述药剂投加装置在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之前,用于向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添加硫酸,在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之后再由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添加双氧水。
[0030]优选地,采用芬顿反应系统时,所述药剂投加装置向所述芬顿反应系统内依次添加硫酸和硫酸亚铁,再由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添加双氧水。
[0031]优选地,所述双氧水和所述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1:(2~3),例如可以是1:2、1:2.4、1:2.6、1:2.8、1:3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2]优选地,所述硫酸投加后,水质pH为3~4,例如可以是3、3.1、3.2、3.3、3.4、3.5、3.6、3.7、3.8、3.9、4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3]优选地,所述絮凝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中的任意一种。
[0034]优选地,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有第三污泥脱水系统。
[0035]优选地,所述第三污泥脱水系统为压滤机、叠螺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中的任意一种。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装置、臭氧投加装置和臭氧反应装置。
[0037]优选地,所述臭氧反应装置内设置有活性炭和/或复合多孔高强度硅铝催化载体,或所述臭氧反应装置内设置紫外灯照射装置。
[0038]优选地,所述臭氧催化氧化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臭氧反应装置的双氧水投加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锰有机物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系统、除锰反应池系统、芬顿工艺系统、电催化氧化系统和后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的碱投加装置、第一鼓风曝气装置、曝气反应池系统和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和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中的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中的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加药装置,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优选地,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有第一污泥脱水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污泥脱水系统为压滤机、叠螺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一混凝沉淀池系统之间设置有碳酸钠投加装置;优选地,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二加药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内添加药剂;优选地,所述第二混凝沉淀池系统连接有第二污泥脱水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二污泥脱水系统为压滤机、叠螺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锰反应池系统和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之间设置有药剂投加装置,所述药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芬顿工艺系统内添加硫酸和/或硫酸亚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工艺系统和所述电催化氧化系统之间沿废水流向依次设置有氢氧化钠加药装置、pH反应池、絮凝剂加药装置、絮凝沉淀池和臭氧催化氧化系统;优选地,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为芬顿反应系统,或所述芬顿工艺系统为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芬顿工艺系统还包括双氧水投加装置,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设置于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之间,或连接至所述芬顿反应系统;优选地,采用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和类芬顿反应系统的组合时,所述药剂投加装置在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之前,用于向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添加硫酸,在所述铁碳微降解反应系统之后再由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添加双氧水;优选地,采用芬顿反应系统时,所述药剂投加装置向所述芬顿反应系统内依次添加硫酸和硫酸亚铁,再由所述双氧水投加装置添加双氧水;优选地,所述双氧水和所述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1:(2~3);优选地,所述硫酸投加后,水质pH为3~4;优选地,所述絮凝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
淀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絮凝沉淀池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杨荣梅波寇瑞强胡艾青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清源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