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57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色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包括夹具架体、上夹持部分、下夹持部分;所述夹具架体为上夹持部分、下夹持部分以及为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提供安装位置,并为镍板提供提升凹槽;所述上夹持部分为限制镍板上方的导电棒移动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所述下夹持部分为固定镍板边缘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防止镍板下端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具架体为安装在机械臂上提供安装位置,通过上夹持部分、下夹持部分同时配合可以实现夹紧和放松镍板,且安装在机械臂末端使用,实现自动化,降低劳动成本,使工人与生产设备分离,提高生产效率,为后续搬运镍板起到重要作用。要作用。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有色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机械手夹具,尤其涉及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镍板是一种耐热浓碱溶液腐蚀。对碳酸盐、硝酸盐、氧化物和醋酸盐等盐类的碱性、中性溶液介质,有优良的耐蚀性,耐脂肪酸的腐蚀板材,镍板的用途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民用建筑、水利等建设;各种机械、电器、窗户的防护及水产养殖等。
[0003]经检索,专利一,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09440174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解镍板夹具,涉及有色冶金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解镍板夹具,本技术能够克服现有夹具夹取电解金属板在夹取后的搬运过程中的惯性摆动现象,避免了由惯性摆动导致的金属板与其他物体的磕碰和滑落现象的发生,并且由于有减震弹簧的存在,当防摆臂作用在金属板表面时可以减少对金属板冲击,可最大可能地减少对金属板表面的破坏。由于避免了惯性摆动,工业机器人在运动中可以以更大的速度运载金属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现有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不方便进行拆卸,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会导致镍板发生晃动,导致镍板发生撞击从而损坏镍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解决了现有设备在实际的实用过程不方便进行拆卸,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惯性作用会导致镍板发生晃动,导致镍板发生撞击从而损坏镍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包括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和夹具架体;
[0006]所述夹具架体为上夹持部、下夹持部以及为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提供安装位置,并为镍板提供提升凹槽,所述上夹持部为限制镍板上的导电棒移动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所述下夹持部为限制镍板上端移动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夹具架体包括机器人连接法兰、第一方管、筋板、第二方管、电镍垫板、第三方管、槽钢、第一电镍钩板、第二电镍钩板。
[0008]优选的,所述机器人连接法兰焊接在第一方管上方;所述第一方管两侧焊接筋板,所述筋板上端焊接在机器人连接法兰底部,所述第一方管端部焊接在第二方管中部,所述夹具架体的四边由四根第二方管组成,所述槽钢连接两边第二方管。
[0009]优选的,所述左右两侧第二方管中部和端部分别焊接电镍垫板,左右两侧第二方管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二电镍钩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镍钩板上,所述第一电镍钩板焊接在第二方管两端。
[0010]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包括第一销轴、第一内六角螺栓、第一防转板、第二内六角螺栓、夹持小转轴、上夹持摆臂、第一
螺栓、第一法兰、第一铰接座垫板、第一铰接座、第一气缸、垫板、第一伸缩杆、轴承座、第二螺栓、第一铜套,所述第一法兰通过四个螺栓安装在第一气缸底部,所述第一法兰两端安装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一铰接座之间采用第一铜套配合,所述第一铰接座采用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夹具架体中部的槽钢上,所述第一铰接座底部开有凸台,所述第一铰接座垫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铰接座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垫板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底部开有螺纹孔,顶部呈现扁平状,该形状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有螺纹,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第一伸缩杆端部,所述第二螺栓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定位在上夹持摆臂一端,所述第一销轴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防转板侧边嵌入凹槽内,并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上夹持摆臂上;所述上夹持摆臂另一端呈现钩状,所述上夹持摆臂前面开有凹槽,摆臂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夹持摆臂中部通孔内的夹持小转轴将所述上夹持摆臂中部定位在两个轴承座之间,轴承座内安装有轴承,轴承外侧采用孔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所述轴承座通过垫板焊接于夹具架体中部的槽钢上,所述垫板中部设有凹槽,所述轴承座底部设有凸台,所述轴承座通过第二内六角螺栓安装在垫板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下夹持部包括配焊轴承座、第三螺栓、下夹持曲柄、夹持转轴、第四螺栓、止退垫圈、曲柄芯套、第五螺栓、第二伸缩杆、第二铰接座、第二法兰、第二铜套、铰接座垫板、第二气缸、第二防转板、轴用弹性挡圈、摆臂芯套、孔用弹性挡圈、下夹持摆臂、第二销轴,所述第二法兰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M安装在第二气缸底部,所述第二法兰两端安装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法兰和第二铰接座之间采用第二铜套配合,所述第二铰接座采用第一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夹具架体中部的槽钢上,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槽钢之间有所述铰接座垫板,所述铰接座垫板中间带有凹槽,第二铰接座底部嵌入凹槽内,所述第三螺栓底部开有螺纹孔,顶部呈现扁平状,该形状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部有螺纹。
[0013]所述第三螺栓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带有螺纹的一端,所述第三螺栓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轴定位在下夹持曲柄一端,所述第二销轴的轴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防转板嵌入凹槽内,并通过第二内六角螺栓固定在下夹持曲柄侧面,所述下夹持曲柄另一端呈现半圆缺口,并通过该缺口将所述下夹持曲柄焊接于曲柄芯套上,所述曲柄芯套两侧通过轴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所述曲柄芯套上开有螺栓孔可将所述曲柄芯套固定于所述夹持转轴中部,所述夹持转轴两端有所述下夹持摆臂,所述下夹持摆臂焊接于摆臂芯套上,所述摆臂芯套通过键槽安装于所述夹持转轴上,所述摆臂芯套一侧通过所述夹持转轴上的轴肩轴向定位,另一侧通过所述止退垫圈和第四螺栓轴向定位;两个所述下夹持摆臂内侧安装有配焊轴承座,所述配焊轴承座内部安装轴承,所述配焊轴承座一侧通过所述夹持转轴上的轴肩轴向定位,另一侧采用孔用弹性挡圈轴向定位。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通过下夹持部、上夹持部与夹具架体三者配合,有效减缓了由于速度过快导致金属镍板摇摆造成板面冲击。
[0016]该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结构模块化,可方便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夹具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上夹持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上夹持部分装配体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1]图5为下夹持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下夹持部分装配体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3]图7为下夹持部分装配体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4]图中,1-上夹持部、101-第一销轴、102-第一内六角螺栓、103-第一防转板、104-第二内六角螺栓、105-夹持小转轴、106-上夹持摆臂、107-第一螺栓、108-第二法兰、109-第一铰接座垫板、110-第一铰接座、111-第一气缸、112-第一垫板、113-第一伸缩杆、114-轴承座、115-第二螺栓、116-第一铜套、2-下夹持部、201-配焊轴承座、202-第三螺栓、203

下夹持曲柄、204-夹持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持部(1)、下夹持部(2)和夹具架体(3);所述夹具架体(3)为上夹持部(1)、下夹持部(2)以及为安装在机械臂末端提供安装位置,并为镍板提供提升凹槽,所述上夹持部(1)为限制镍板上的导电棒移动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所述下夹持部(2)为限制镍板上端移动提供动力和夹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架体(3)包括机器人连接法兰(301)、第一方管(302)、筋板(303)、第二方管(304)、电镍垫板(305)、第三方管(307)、槽钢(308)、第一电镍钩板(309)、第二电镍钩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连接法兰(301)焊接在第一方管(302)上方;所述第一方管(302)两侧焊接筋板(303),所述筋板(303)上端焊接在机器人连接法兰(301)底部,所述第一方管(302)端部焊接在第二方管(304)中部,所述夹具架体(3)的四边由四根第二方管(304)组成,所述槽钢(308)连接两边第二方管(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架体(3)左右两侧的第二方管(304)中部和端部分别焊接电镍垫板(305),左右两侧第二方管(304)中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二电镍钩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电镍钩板(309)上,所述第一电镍钩板(309)焊接在第二方管(304)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1)包括第一销轴(101)、第一内六角螺栓(102)、第一防转板(103)、第二内六角螺栓(104)、夹持小转轴(105)、上夹持摆臂(106)、第一螺栓(107)、第一法兰(108)、第一铰接座垫板(109)、第一铰接座(110)、第一气缸(111)、垫板(112)、第一伸缩杆(113)、轴承座(114)、第二螺栓(115)、第一铜套(116),所述第一法兰(108)通过四个螺栓安装在第一气缸(111)底部,所述第一法兰(108)两端安装第一铰接座(110),所述第一法兰(108)和第一铰接座(110)之间采用第一铜套(116)配合,所述第一铰接座(110)采用第二内六角螺栓(104)固定在夹具架体(3)中部的槽钢(308)上,所述第一铰接座(110)底部开有凸台,所述第一铰接座垫板(109)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铰接座(110)安装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垫板(109)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镍板分片机械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115)底部开有螺纹孔,顶部呈现扁平状,所述第二螺栓(115)顶部中间开有通孔,所述第一伸缩杆(113)的端部有螺纹,所述第二螺栓(115)安装在第一伸缩杆(113)端部,所述第二螺栓(115)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101)定位在上夹持摆臂(106)一端,所述第一销轴(101)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防转板(103)侧边嵌入凹槽内,并通过第一内六角螺栓(102)螺栓固定在上夹持摆臂(106)上;所述上夹持摆臂(106)另一端呈现钩状,所述上夹持摆臂(106)前面开有凹槽,摆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平朱正云周陶勇资芸陆迎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