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76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涉及眼部热敷装置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雾化机构以及热敷机构,雾化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杆、设置在第一支杆上的雾离子芯片,热敷装置包括眼罩、嵌设在眼罩中部的出雾壳以及设置在出雾壳一侧的温度传感器,出雾壳内部设有电加热丝,出雾壳一侧开设有若干出雾通孔,若干出雾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出雾壳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C字管,第一C字管中部贯通连接有第二管,第二管一端连接有软管,软管与第一管贯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热敷效果好,温度稳定且自主可调,防止烫伤。防止烫伤。防止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部热敷装置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眼部的热敷通常有多种作用,一般在女性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群中,热敷可以帮助恢复睑板腺功能,特别是睑板腺分泌脂蛋白的功能。女性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由于脂蛋白分泌过少,引起泪液质量不好,可以引起干眼现象,经过热敷,坚持1

2个月,通常可以恢复部分的睑板腺功能,达到缓解干眼的效果,热敷还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液和血液吸收的作用。结膜下出血,或者眼睑皮肤的淤青,可以通过热敷,促进淤血尽快吸收。热敷也可以将疼痛降低,达到促进愈合的作用。
[0003]现有的眼部热敷方式技术中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用热毛巾热敷:这种热敷方法,相对比较安全,但是温度容易降低,热敷效果相对较;第二种,热鸡蛋进行热敷: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应用容易造成烫伤,应注意避免;第三种,水杯进行热敷:在水杯内盛满入约2/3杯温度较高的热水,通过蒸汽熏蒸,进行热敷,效果相对较好,但要避免眼部烫伤,现有的热敷装置往往使用发热眼罩,现有的热敷眼罩只能起到发热的作用,且容易将热量直接对使用者眼部进行热敷,这样容易造成热量直接通过空气介质热喷至眼部,容易造成眼部的不舒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004]现有的热敷方式存在,热敷效果差,容易烫伤患者眼部,现有的热敷装置存在舒适性能差,热敷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热敷方式存在,热敷效果差,容易烫伤患者眼部,现有的热敷装置存在舒适性能差,热敷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包括雾化机构以及热敷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杆、设置在第一支杆上的雾离子芯片,所述雾离子芯片包括安装板、下基板、上基板以及壳体,所述第一支杆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侧部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板上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压电陶瓷片,所述下基板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方,且中心对齐,所述下基板上设有若干圆管,所述圆管水平放置,若干所述圆管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圆管上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圆管内部设有若干电解锥,若干电解锥等间距阵列分布,且每个所述电解锥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圆心处正下方,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电解锥表面设有毛细结构,且所述电解锥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内部相对设有方管,若干所述圆管两端分别于两个所述方管贯通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其中壳体下端主要用于固定支撑安装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第一支杆主要用于支
撑雾离子芯片,下基板作为电极板携带负电,上基板同样作为电极板携带正点,由于上基板位于下基板正上方,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下基板同样用于给电解锥供电,使得电解锥携带负电,两个方管分别同时从圆管两端向圆管内部提供液体,使得向圆管供液更加均匀,将压电陶瓷片安装在安装板上,压电陶瓷片上端紧贴下基板下表面,圆管纵截面为半圆状结构,圆管内部液体直接与下基板上表面连接,压电陶瓷片通电后会产生振荡能量,振荡能量在水中沿着与压电陶瓷片表面垂直的方向传播,能量传播轴上的水面集中隆起一个水柱,水柱的前端集中的发生大量且微小的张力波,使隆起水面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减少,水面被表面张力波的波长分裂成许多微小的区域,每一区域互不黏结,独立地成为一个一个的微粒子,完成液体雾化,得到雾化小分子,由于电解锥携带负电,雾化小分子与电解锥接触,使得雾化小分子携带负电,携带负电的雾化小分子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之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完成生成雾离子,生成的活性雾离子进入壳体上部,最后从壳体上部进入第一管中;
[0007]所述热敷装置包括眼罩、嵌设在所述眼罩中部的出雾壳以及设置在出雾壳一侧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出雾壳内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出雾壳一侧开设有若干出雾通孔,若干所述出雾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出雾壳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C字管,所述第一C字管中部贯通连接有第二管,所述第二管一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第一管贯通连接,通过设置软管实现第二管与第一管的贯通连接,使得第一管内的雾离子能够进入第二管中,然后经过第一C字管进入出雾壳内部,雾离子在出雾壳中被电加热丝加热得到温度为40
°
至50
°
之间的雾离子,使用者正确佩戴眼罩后,加热后的雾离子经过出雾通孔流出,实现给使用者眼部进行热敷。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整体呈正方体板状结构,所述下基板以及所述上基板侧壁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上基板中部开设有若干条形通孔,若干所述条形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条形通孔底部边角座圆弧处理。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中空,所述储液箱上端贯通连接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螺纹连接有管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第一微型泵,所述第一微型泵进液口连接有第三管,所述第一微型泵出液口连接有第四管,所述第三管远离所述第一微型泵一端于所述储液箱底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三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四管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二C字管,所述第二C字管两端穿过所述壳体两侧壁,所述第二C字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方管贯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雾壳另一侧设有第二微型泵,所述第二管中部开设有连接缺口,所述第二微型泵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分别于所述第二管两个连接缺口贯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眼罩侧部开设有不规则槽,所述眼罩侧部设有软胶圈,所述眼罩上设有绑带,所述支撑板底部顶角位置处设有支腿。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三支杆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雾离子芯片、温度传感器、电加热丝、第一微型泵、电磁阀以及第二微型泵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雾离子芯片能够将储液箱内的液体雾化成活性雾离子,具体通过
设置压电陶瓷片进行雾化水分子,通过设置电解锥使得雾化水分子携带负电变成雾离子,同时通过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使得雾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射出,最后雾离子在出雾壳内部被加热,得到加热后的雾离子,通过在眼罩处给雾离子加热,使得加热后的雾离子能够快速接触使用者眼部,不会出现热量流失,提高热敷使用者眼部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C字管,能够使得雾离子均匀地从出雾壳两侧进入出雾壳内部,进而保证雾离子在出雾壳对雾离子加热的效果,不会出现雾离子受热不均匀,进而保证热敷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部设有处理芯片以及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机构以及热敷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包括支撑板(1)、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第一支杆(2)、设置在第一支杆(2)上的雾离子芯片(4),所述雾离子芯片(4)包括安装板(401)、下基板(402)、上基板(403)以及壳体(404),所述第一支杆(2)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板(401)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01)侧部与所述壳体(404)内壁连接,所述安装板(401)上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压电陶瓷片(405),所述下基板(402)位于所述安装板(401)上方,且中心对齐,所述下基板(402)上设有若干圆管(406),所述圆管(406)水平放置,若干所述圆管(406)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圆管(406)上部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圆管(406)内部设有若干电解锥(407),若干电解锥(407)等间距阵列分布,且每个所述电解锥(407)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圆心处正下方,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电解锥(407)表面设有毛细结构,且所述电解锥(407)内部中空,所述壳体(404)内部相对设有方管(408),若干所述圆管(406)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方管(408)贯通连接,所述壳体(404)上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409);所述热敷装置包括眼罩(5)、嵌设在所述眼罩(5)中部的出雾壳(6)以及设置在出雾壳(6)一侧的温度传感器(7),所述出雾壳(6)内部设有电加热丝(8),所述出雾壳(6)一侧开设有若干出雾通孔,若干所述出雾通孔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出雾壳(6)另一侧贯通连接有第一C字管(9),所述第一C字管(9)中部贯通连接有第二管(10),所述第二管(10)一端连接有软管(11),所述软管(11)与所述第一管(409)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眼患者用眼部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1)、下基板(402)以及上基板(403)整体呈正方体板状结构,所述下基板(402)以及所述上基板(403)侧壁与所述壳体(404)内壁连接,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珮戎冯竞仰周民稳刘新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