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01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以及设置在彼此之间的芯层,其中,第一面层由线密度为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纱布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纱布可以用于与伤口接触,以实现对伤口的包裹,防止伤口受到外部细菌、杂物等的侵染。现有技术中,纱布一般不具有抗菌作用,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需要更换,以防止伤口出现发炎病变。目前,针对纱布的抗菌性能,现有技术中也有在纱布表面喷涂抗菌剂以使得纱布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喷涂的抗菌剂会在纱布表面形成膜结构,因此会导致纱布的透气性变差,长时间的使用同样也可能会引起伤口发生发炎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纱布虽然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也可能导致纱布的透气性变差最终引起发炎病变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以及设置在彼此之间的芯层,其中,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由气流纺纱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经纱和纬纱均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30

5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芯层为絮状结构。
[0005]进一步地,浸泡处理的温度为38

43℃,时间为20

30min。
[0006]进一步地,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分别为280

320和260

300。
[0007]进一步地,芯层包括脱脂棉,脱脂棉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150

18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08]进一步地,浸泡处理的温度为38

43℃,时间为20

30min。
[0009]进一步地,芯层和第一面层之间设置有交织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持久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1]a,将经纱、纬纱和脱脂棉分别进行浸泡处理,然后进行烘干;
[0012]b,将经纱和纬纱分别编织成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然后将脱脂棉作为芯层夹被在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之间;
[0013]c,使用两张钢网板将第一面层、芯层和第二面层夹紧,在靠近第一面层一侧的钢网板旁设置抽风机对该钢网板进行抽吸处理。
[0014]进一步地,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为平纹织物。
[0015]进一步地,烘干温度为70

75℃,烘干时间为8

12h。。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分别采用经过抗菌剂浸泡处理的经纱和纬纱制成,使得它们均具有抗菌性能,同时,这样不会在纱布表面形成膜结构,因此也不会影响到纱布的透气性,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纱布虽然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也可能导致纱布的透气性变差最终引起发炎病变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其包括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絮状结构的芯层,具体地,芯层为脱脂棉,第一面层由线密度为25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第二面层由线密度为36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5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21]在对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进行加工时,
[0022]首先,将对应的经纱和纬纱分别投入对应的抗菌剂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0min,温度为43℃,其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1%,经纱和纬纱均为气流纺纱(气流纺纱比环锭纺纱结构疏松,抗菌剂附着纱线表面的同时能够深入到纱线内部),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分别为280和260;
[0023]第二,脱脂棉也经过抗菌剂浸泡处理,时间为20min,浸泡处理的温度为43℃,抗菌剂包括浓度为15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其中,醋酸的质量浓度为1%;
[0024]第三,分别对经纱、纬纱和脱脂棉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12h;
[0025]第四,分别采用对应的经纱和纬纱进行编制以形成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然后将脱脂棉作为芯层夹被在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之间;
[0026]第五,使用两张钢网板将第一面层、芯层和第二面层夹紧,在靠近第一面层一侧的钢网板旁设置抽风机对该钢网板进行抽吸处理,抽吸处理能够使得部分絮状的脱脂棉嵌入到第一面层内部,且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面层为平纹织物(第二面层也可以是平纹织物),絮状的脱脂棉很容易穿入第一面层与之形成交织部,即使得第一面层同时具有经纱和纬纱以及部分脱脂棉,用于与伤口面贴合,脱脂棉的抗菌剂含量更大,从而对第一面层的抗菌效果进行补强,从而达到更佳的抗菌效果,同时,整体结构上第一面层、第二面层以及芯层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浸泡后进行烘干,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的喷涂不会形成膜结构,因此不会影响透气性),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纱布具有更佳的抗菌效果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此能够更持久的实现抗菌目的。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纱布,除一下内容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
[0029]第一面层由线密度为30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第二面层由线密度为40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4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30]在对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进行加工时,
[0031]首先,将对应的经纱和纬纱分别投入对应的抗菌剂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5min,温度为40℃,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分别为300和280;
[0032]第二,脱脂棉也经过抗菌剂浸泡处理,时间为25min,浸泡处理的温度为40℃,抗菌剂包括浓度为165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33]第三,分别对经纱、纬纱和脱脂棉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2℃,烘干时间为10h。
[0034]实施例3
[00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持久抗菌纱布,除一下内容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在于:
[0036]第一面层由线密度为35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第二面层由线密度为50tex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3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37]在对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进行加工时,
[0038]首先,将对应的经纱和纬纱分别投入对应的抗菌剂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30min,温度为38℃,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分别为320和300;
[0039]第二,脱脂棉也经过抗菌剂浸泡处理,时间为30min,浸泡处理的温度为38℃,抗菌剂包括浓度为18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
[0040]第三,分别对经纱、纬纱和脱脂棉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久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以及设置在彼此之间的芯层,其中,第一面层和第二面层均由气流纺纱的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且经纱和纬纱均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30

5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芯层为絮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久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浸泡处理的温度为38

43℃,时间为20

3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久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经纱和纬纱的捻系数分别为280

320和260

3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久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芯层包括脱脂棉,脱脂棉经抗菌剂浸泡处理,抗菌剂包括浓度为150

180g/L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久抗菌纱布,其特征在于,浸泡处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