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8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按照质量比准备醋延胡索2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在近50%的癌症患者及超过70%的晚期癌症患者中癌痛从中度到重度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以三阶梯止痛法为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癌痛,而阿片类药物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副作用大,易形成依赖性,并且对部分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有限。
[0003]中药外敷是一种重要的给药方式,通过透皮吸收,中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减轻了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因而具有起效时间短,毒副作用小,且易于接受的优点。
[0004]目前已有相关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09943.9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痛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斑蝥5

10份、蟾蜍0.3

1份、乳香20

30份、没药20

30份、元胡10

20份、乌药8

15份、樟脑2

5份、月桂氮卓酮2

5份、黄丹3

8份和芝麻油80

100份,该专利技术的中药原料合理配伍,相辅相成,解毒散结,调气活血,定痛止痛,治疗效果好,能有效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
[0005]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277327.6公开了一种缓解癌痛的组合物、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丁香、全虫、肉桂、半夏、香附、枳壳、薤白和何首乌,该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缓解癌痛的膏药贴,包括防护层和组合物,所述防护层覆盖在所述组合物的外侧,该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缓解癌痛的膏药贴的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与传统的止痛药相比,组合物的止痛效果良好,疼痛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6]随着医药工业的不断发展,贴膏剂在我国的医药市场上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其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透气性好、皮肤刺激性小等特点,成为理想的透皮给药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人现有的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是将药材粉碎后,加凡士林搅拌均匀,摊与纱布上,涂抹于患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反馈凡士林容易通过纱布渗出,污染衣物,同可能引起患处痤疮。针对这些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剂型选择贴膏剂,专利技术人对粉碎工艺、成型工艺等进行研究,最终的结果符合《湖南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相关要求。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粉碎:按照质量比,准备醋延胡索2份

9份、燀桃仁2份

3份、红花2份

3份、醋乳香2份

3份、醋没药2份

3份、制川乌2份

3份、白芷2份

6份、花椒2份

6份、细辛2份

3份、龙葵2份

9份、芒硝2份

6份、白芍2份

6份、冰片1份

3份、薄荷脑1份

3份;
[0011]将以上除芒硝、冰片、薄荷脑以外的醋延胡索、燀桃仁、红花等十一味饮片在60℃

70℃干燥至含水量8%以下,粉碎过80目筛,混匀,得到药粉;
[0012]2)融化: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35

145℃融化;
[0013]3)混合均匀:将步骤2)的热熔压敏胶与步骤1)得到的药粉按照(1.1

1.2):1混合,控制温度在120℃,搅拌1.5

2.0h,关闭加热;
[0014]4)加入辅料:待膏体温度降低至80

90℃,将芒硝、冰片、薄荷脑粉加入,搅拌0.5h,搅拌均匀,保温,得到药膏,备用;
[0015]5)摊涂:将上步骤得到的药膏摊涂于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上,覆盖医药离型纸,卷成大药卷,并冷却至室温;
[0016]6)切卷:将上步骤得到的大药卷切制成大小合适的小药卷;
[0017]7)贴合:将切好的小药卷置贴合机上,贴合于带黏性的卫生用水刺法非织造布上,覆盖一层医药离型纸;
[0018]8)切片:切制成大小合适的形状;
[0019]9)包装。
[0020]本专利技术中:
[0021]步骤2)所述的融化,控制热熔压敏胶融化温度为135

145℃,加入药粉后温度可控制在120

130℃,搅拌均匀。
[0022]步骤3)所述的将步骤2)的热熔压敏胶与步骤1)得到的药粉按照(1.1

1.2):1混合后,药粉在120℃的热熔压敏胶中搅拌15min,即可到达灭菌作用,按微生物限度要求检测合格,故本步骤中搅拌时间为药粉加入完毕后搅拌1.5

2.0h,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后,搅拌时间为0.5h,总体搅拌时间约2.0

2.5h。
[0023]步骤4)所述的加入辅料,为保证透皮吸收促进剂(芒硝、冰片、薄荷脑)不受温度影响而流失,故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时的温度应控制在80

90℃,混合均匀后立即摊涂,自然冷却至室温,膏体即可定型。
[0024]步骤6)所述的切制成大小合适的小药卷,其中小药卷的尺寸是3
×
4cm。
[0025]步骤8)所述的切制成大小合适的形状,是参考现有膏药贴的大小,优选切制约1000贴。
[0026]步骤9)所述的包装,是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镀铝聚酯或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每袋5贴。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该治疗癌痛膏药,本处方来源于我院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癌痛治疗经验方,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组方原则:其中,川乌、延胡索为辛温之品,叶天士曰:“辛香可入络通血,能开结行瘀”,制川乌去湿寒、逐冷痹,消腿膝肿疼,延胡索散结行血,入肝经而破血,血行痛自除,二者合用可有活血通络、温经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为君药;白芷辛散温通,长于祛风散寒,燥湿理气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龙葵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四药共为臣药;佐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花椒、细辛辛温散寒,通络止痛,白芷养血调经,柔肝止痛,芒硝咸寒,增益延胡索祛瘀止痛之功;冰片、薄荷引经通窍止痛,为使药。全方药物配伍得当,共奏“活血通络,温经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本处方来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癌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按照质量比,准备醋延胡索2份

9份、燀桃仁2份

3份、红花2份

3份、醋乳香2份

3份、醋没药2份

3份、制川乌2份

3份、白芷2份

6份、花椒2份

6份、细辛2份

3份、龙葵2份

9份、芒硝2份

6份、白芍2份

6份、冰片1份

3份、薄荷脑1份

3份;将以上除芒硝、冰片、薄荷脑以外的醋延胡索、燀桃仁、红花等十一味饮片在60℃

70℃干燥至含水量8%以下,粉碎过80目筛,混匀,得到药粉;2)融化:将热熔压敏胶加热至135

145℃融化;3)混合均匀:将步骤2)的热熔压敏胶与步骤1)得到的药粉按照(1.1

1.2):1混合,控制温度在120℃,搅拌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普华何丹郜文辉谭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