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83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的车间隔热防护服为背开式一体防护服且在最内的夹层中固定有送风管套,车间隔热防护服最内一层为透气层,车间隔热防护服设有通过路径为由内向外的单向排风阀;送风管套由风管弯曲成型并分布在车间隔热防护服的四肢和躯干位置,送风管套包括左臂管、右臂管、躯干管、左腿管和右腿管,送风管套的进气端位于左臂管,送风管套沿风管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送风口;躯干管呈从上往下的迂回往复分布,在圆周方向上,躯干管适应人体的躯干形状并且未完全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外界风源均匀的送入人体体表的各个部位,完成人体的降温,避免工作人员体温升高后,反复脱穿隔热防护服所带来的各种不便。所带来的各种不便。所带来的各种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服
,具体涉及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常用来保护人体免受危害,如各种热危害和化学危害等。在一些加工车间中,由于环境的高热,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穿戴隔热防护服进行工作,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时,由于全身被覆盖,导致体内的热气较难向外逸散,因此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离开该车间,转移至常温环境下并脱掉隔热防护服进行散热,降低体温。
[0003]但是由于防护服的穿戴一般都需要旁人帮助,往复的穿戴防护服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在不脱卸的情况下,完成穿戴者体温降低的隔热防护服,避免往复穿戴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该车间隔热防护服为背开式一体防护服且在最内的夹层中固定有送风管套,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最内一层为透气层,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设有通过路径为由内向外的单向排风阀;
[0007]所述送风管套由风管弯曲成型并分布在车间隔热防护服的四肢和躯干位置,所述送风管套包括左臂管、右臂管、躯干管、左腿管和右腿管,所述送风管套的进气端位于左臂管,所述送风管套沿风管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送风口;
[0008]所述躯干管呈从上往下的迂回往复分布,在圆周方向上,所述躯干管适应人体的躯干形状并且未完全封闭。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由外向内依次为阻燃外层、防水透湿层、隔热层和透气层,所述送风管套位于隔热层和透气层之间,这样的结构设计,利用外侧的阻燃外层提供阻燃效果,通过防水透湿层散去穿戴者因为高热所产生的体热湿气,通过隔热层隔绝外界辐射、温度,通过透气层使送风管套流出的气流能够流动至穿戴者的体表。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的背部通过拉链开合并在拉链长度方向的旁侧设有用于覆盖拉链的隔热带,所述隔热带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在车间隔热防护服上,另一侧则通过粘接的方式可拆的与车间隔热防护服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拉链实现背开式一体防护服的开合,通过隔热带避免外界灼热气流通过拉链的缝隙进入车间隔热防护服中,隔热带仅一侧固定,另一侧则粘结,便于实现对拉链的密闭覆盖和暴露的切换。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风管按照送风口指向人体的姿态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穿戴者的受风面积,提高降温效果。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左臂管、右臂管的分布范围不超过臂弯,所述左腿管和右腿管的
分布范围不超过膝盖,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臂弯和膝盖处经常弯曲,若是左臂管、右臂管、左腿管和右腿管的范围超过对应的弯曲部位,则容易导致破裂,此外还对穿戴者的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左臂管和右臂管为直线管,所述左腿管和右腿管为螺旋管,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穿戴者的左右两臂较为细长,因此设置左臂管和右臂管为直线管,而双腿的维度较大,因此设置左腿管和右腿管为螺旋管,增加受风面积。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送风管套的进气端连接常闭型按压接头,所述常闭型按压接头探出至车间隔热防护服的表面,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常闭型按压接头不进气时,则处于封闭状态,需要进气时,通过外界接管的按压使常闭型按压接头打开,完成进气。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在单向排风阀和常闭型按压接头对应的位置设有隔热防护罩,所述隔热防护罩包括由魔术贴构成的凵字形底框、一端固定另一端相对于固定端自由翻动的面罩,所述面罩的覆盖范围包含凵字形底框,所述凵字形底框的活动端设有拉扣,所述排风阀或常闭型按压接头位于凵字形底框所规划的范围内,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隔热防护罩避免单向排风阀和常闭型按压接头直接暴露在外界高温环境中,通过面罩覆盖在凵字形底框上,完成封闭覆盖,拉扣便于拉动面罩。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单向排风阀分布在车间隔热防护服的背部、小腿后侧以及两肩,这样的结构设计,避免单向排风阀在前侧,影响穿戴者动作,背部、小腿后侧以及两肩的位置分别位于中、下、上三段,能够均匀的排风。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外界风源均匀的送入人体体表的各个部位,完成人体的降温,避免了工作人员体温升高后,反复脱穿隔热防护服所带来的各种不便。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实施例送风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实施例躯干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实施例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实施例常闭型按压接头和隔热防护罩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实施例隔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6]2、常闭型按压接头;
[0027]3、隔热防护罩;31、凵字形底框;32、面罩;33、拉扣;
[0028]4、送风管套;41、风管;411、送风口;42、右臂管;43、左臂管;44、躯干管;45、右腿管;46、左腿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0]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及其制造方法,该车间隔热防护服为背开式一体防护服且在最内的夹层中固定有送风管套4,车间隔热防护服最内一层为透气层,车间隔热防护服设有通过路径为由内向外的单向排风阀;
[0031]送风管套4由风管41弯曲成型并分布在车间隔热防护服的四肢和躯干位置,送风管套4包括左臂管43、右臂管42、躯干管44、左腿管46和右腿管45,送风管套4的进气端位于左臂管43,送风管套4沿风管4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送风口411;
[0032]躯干管44呈从上往下的迂回往复分布,在圆周方向上,躯干管44适应人体的躯干形状并且未完全封闭。
[0033]本实施例中,当工作人员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而体温上升需要降温时,工作人员首先转移至常温环境中,然后将外界的气源接入送风管套4的进气端,进气端位于左手处,是由于大部分人都习惯使用右手进行操作,当外界气源进入送风管套4后,随送风管套4分布至工作人员的全身各处并通过送风口411逸散出来,其中,外界的气源经左臂管43、右臂管42、躯干管44、左腿管46和右腿管45散布在人体的双臂、躯干和双腿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该车间隔热防护服为背开式一体防护服且在最内的夹层中固定有送风管套(4),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最内一层为透气层,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设有通过路径为由内向外的单向排风阀;所述送风管套(4)由风管(41)弯曲成型并分布在车间隔热防护服的四肢和躯干位置,所述送风管套(4)包括左臂管(43)、右臂管(42)、躯干管(44)、左腿管(46)和右腿管(45),所述送风管套(4)的进气端位于左臂管(43),所述送风管套(4)沿风管(4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间隔均匀的送风口(411);所述躯干管(44)呈从上往下的迂回往复分布,在圆周方向上,所述躯干管(44)适应人体的躯干形状并且未完全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由外向内依次为阻燃外层、防水透湿层、隔热层和透气层,所述送风管套(4)位于隔热层和透气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隔热防护服的背部通过拉链开合并在拉链长度方向的旁侧设有用于覆盖拉链的隔热带,所述隔热带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在车间隔热防护服上,另一侧则通过粘接的方式可拆的与车间隔热防护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隔热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41)按照送风口(411)指向人体的姿态设置。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喜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誉甲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