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72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织物包括由光纤与纱线交织而成的发光层以及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遮光层;通过将发光织物设计为分层结构,并使发光层与遮光层相互交织,形成能够发光显色的发光区域以及能够有效遮蔽光线的不发光区域;在发光区域,发光层位于织物表层,所述遮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发光显色;在不发光区域,遮光层位于织物表层,发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遮蔽光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发光织物在实现织物一体化的同时能够实现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的相互独立,并提高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的明暗差异,改善发光效果。且整体工艺流程简单,能够针对每一种花纹单独形成相应的组织结构设计,以满足实际生产与应用的需求。产与应用的需求。产与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类智能纺织品不断涌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光织物作为智能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保持了纺织品原有的基本性能,又具有与光学相关的附加功能,是现代材料科学与纺织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0003]现有的发光织物中,使用的发光材料主要包括夜光材料、发光二极管和光导纤维。其中,由光导纤维作为发光材料形成的光纤发光织物的发光区域更加灵活,且具有发光亮度高、质量轻、不受电磁辐射、耗电量小、与光源连接方便、柔软舒适等优势,在服装、装饰、医疗、安全警示及柔性显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光纤发光织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1948578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可控发光织物,该专利通过将普通纺织纤维和光纤交织,使光导纤维按一定组织织入织物,将需要发光部分的光纤进行处理,处理后光纤的侧部透出光源颜色的光,通过对电路和织物组织的设计,即可使光纤透光部分组成并变换所需要的图案再通过发光二极管给以不同颜色的光源,并通过电路设计,获得可以控制发光的织物。然而,这种方式获得的发光织物实质上是由光导纤维与普通纺织纤维交织而成的单一发光层结构,其明暗区域难以实现相对分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发光的区域难以得到有效遮蔽,整体遮光性不足,影响了实际的显色效果。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发光织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发光织物设计为分层结构,并使发光层与遮光层相互交织,形成能够发光显色的发光区域以及能够有效遮蔽光线的不发光区域,使该发光织物在实现织物一体化的同时能够实现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的相互独立,并提高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的明暗差异,改善发光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织物,包括由光纤与纱线交织而成的发光层以及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遮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遮光层相互交织,形成发光区域和不发光区域;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层位于织物表层,所述遮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发光显色;在所述不发光区域,所述遮光层位于织物表层,所述发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遮蔽光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织物还包括与所述光纤连通的外接光源。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发光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根据预设的花纹样式对织物组织进行区域分割,得到若干个待设计区域;
[0011]S2、根据织机的使用范围,对所述待设计区域中的所述花纹样式进行局部调整,得
到调整后的花纹;
[0012]S3、根据所述调整后的花纹对应的发光区域的尺寸确定光纤的排列方向、数量及直径,并确定所述不发光区域的组织结构及纱线的细度;
[0013]S4、确定织物的层数及层间变化方式,以使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区域位于织物表层,在所述不发光区域则被所述遮光层覆盖;
[0014]S5、根据所述织物的层数及层间变化方式确定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遮光层的经纬密度和穿综穿筘顺序,上机织造后得到发光织物。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局部调整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织机的使用范围确定所述花纹样式对应的组织点数量,若所述花纹样式中存在需要由若干个连续的组织点形成的图样,且与所述图样相邻的不发光区域的组织点的数量不足以与所述图样形成所需的明暗差,则调整所述图样的形状,以减少所述图样需要的连续的组织点的数量。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所述织物的层数包括至少一层发光层和至少一层遮光层;所述发光层的层数根据所述待设计区域中调整后的花纹在同一维度上连续的组织点的数量确定,若调整后的花纹在同一维度上连续的组织点的数量不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发光层的层数设置为一层;反之则增加层数,将超出的组织点分配至不同层级,以使每一层级的发光层中连续的组织点的数量均不超过设定的阈值。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纱线的细度根据所述光纤的直径确定;所述光纤的直径为0.5~1mm,所述纱线的细度为10~40S。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5中,所述发光层的光纤密度为80~180根/10cm,纱线密度为80~160根/10cm;所述遮光层的经纱密度为80~160根/10cm,纬纱密度为80~160根/10cm。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制备所述发光织物前,还包括对光纤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方式为物理表面刻蚀、化学表面刻蚀或者表面机械摩擦中的一种。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区域分割的方式为:按照对称结构与不对称结构进行分割。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不发光区域的组织结构为基础组织或者复杂组织中的一种。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织物,利用分层设计的方式,以层与层之间的交互代替传统的经纬纱的交织,使发光层与遮光层相互交织,形成能够发光显色的发光区域以及能够有效遮蔽光线的不发光区域。基于该发光织物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特定发光区域的一体化设计,还能够使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相互独立,并提高发光区域与不发光区域的明暗差异,改善发光效果。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织物,通过多层结构设计,能够根据所需的花纹将发光层设计为多层结构,不同层级的结构在发光区域相互独立并共同组成相应花纹,在不发光区域则作为整体被遮光层覆盖,整体不可分割,织造上相互独立,有效提高了织物的显色效果和织造质量。
[002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花纹,能够针对每一种花纹单独形成相应的组织结构设计,且整体工艺流程简单,能够满足实际生产与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W”形花纹的第一层织物组织结构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W”形花纹的第二层织物组织结构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W”形花纹的穿综穿筘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W”形花纹的纹版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W”形花纹的发光状态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34]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光纤与纱线交织而成的发光层以及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遮光层,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遮光层相互交织,形成发光区域和不发光区域;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发光层位于织物表层,所述遮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发光显色;在所述不发光区域,所述遮光层位于织物表层,所述发光层位于织物里层,用于遮蔽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织物还包括与所述光纤连通的外接光源。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预设的花纹样式对织物组织进行区域分割,得到若干个待设计区域;S2、根据织机的使用范围,对所述待设计区域中的所述花纹样式进行局部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花纹;S3、根据所述调整后的花纹对应的发光区域的尺寸确定光纤的排列方向、数量及直径,并确定所述不发光区域的组织结构及纱线的细度;S4、确定织物的层数及层间变化方式,以使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区域位于织物表层,在所述不发光区域则被所述遮光层覆盖;S5、根据所述织物的层数及层间变化方式确定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遮光层的经纬密度和穿综穿筘顺序,上机织造后得到发光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局部调整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织机的使用范围确定所述花纹样式对应的组织点数量,若所述花纹样式中存在需要由若干个连续的组织点形成的图样,且与所述图样相邻的不发光区域的组织点的数量不足以与所述图样形成所需的明暗差,则调整所述图样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夏良君周思婕张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