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限定出调节腔室和流体通道,调节腔室与流体通道的出口通过泄压通道连通,流体通道内具有过流口,用于连通流体通道的进口和流体通道的出口;第一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将调节腔室和流体通道隔开;用于开闭过流口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可移动地设于阀体内且与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其中,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沿阀芯组件的移动方向可伸缩的第一波纹管,第一波纹管的一端与阀体配合且另一端与阀芯组件配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具有可根据受到的压力调节流体介质流通的流量、避免气体在压力调节阀内泄漏等优点。体在压力调节阀内泄漏等优点。体在压力调节阀内泄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压力调节阀中未设置密封结构,阀门开启后气体容易从压力调节阀内流至其他区域,不利于压力调节阀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具有可根据受到的压力调节流体介质流通的流量、避免气体在压力调节阀内泄漏等优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限定出调节腔室和流体通道,所述调节腔室与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通过泄压通道连通,所述流体通道内具有过流口,用于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进口和所述流体通道的出口;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将所述调节腔室和所述流体通道隔开;用于开闭所述过流口的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沿所述阀芯组件的移动方向可伸缩的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阀体配合且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组件配合。
[000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固定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盘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腔室内设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第一固定法兰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调节腔室内,以将所述第一连接盘夹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法兰与所述阀体之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还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压力调节阀还包括:可变形的膜片,所述膜片设于所述阀体且将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调节腔室隔开;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调节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分别与所述膜片的相对两侧配合。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所述阀芯用于开闭所述过流口;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套设在所述顶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波纹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或所述顶杆连接;第一顶头,所述第一顶头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顶头止抵所述膜片。
[0010]在一些例子中,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压紧件和密封垫片,所述压紧件与所述阀芯本体螺纹配合以将所述密封垫片夹设在所述阀芯本体与所述压紧件之间,其中,所述密封垫片具有与所述过流口的一侧表面密封配合的密封凸起。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与所述阀芯组件之间以驱动所述阀芯组件朝关闭所述过流口的方向移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调节阀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分别与所述阀体和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套设在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且沿所述调节组件的移动方向可伸缩,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固定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二连接盘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限定出沿其轴向延伸的安装腔;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移动杆配合,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且与调节螺母连接;滚球,所述滚球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滚球的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以及所述调节杆的所述一端接触配合。
[0015]在一些例子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连接;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接头配合;第二顶头,所述第二顶头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配合且所述第二顶头止抵所述膜片。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2]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压力调节阀1、
[0024]阀体100、调节腔室110、泄压通道111、流体通道120、过流口121、进口122、出口123、容纳腔130、第一凸台140、第二凸台150、第三凸台160、
[0025]第一密封组件200、第一波纹管210、第一连接盘220、第一固定法兰230、第一紧固件240、第一垫片250、
[0026]阀芯组件300、阀芯310、阀芯本体311、压紧件312、密封垫片313、密封凸起3131、顶杆320、第一顶头330、
[0027]膜片410、复位件420、调节螺母430、阀盖440、防松垫片450、
[0028]移动杆510、安装腔511、调节杆520、滚球530、连接接头540、弹性件550、第二顶头560、第一限位件571、第二限位件572、
[0029]第二密封组件600、第二波纹管610、第二连接盘6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下面将参考图1
‑
图5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1包括阀体100、第一密封组件200和阀芯组件300。
[0033]阀体100限定出调节腔室110和流体通道120,调节腔室110与流体通道120的出口123通过泄压通道111连通,泄压通道111便于平衡调节腔室110内的气压,避免调节腔室110内的气压过大或过小,具体而言,当调节腔室110内气压过大时,调节腔室110内的气体可通过泄压通道111排出;当调节腔室110内的气压过小时,外界的气体可通过泄压通道111进入调节腔室110内。
[0034]流体通道120内具有过流口121,用于连通流体通道120的进口122和流体通道120的出口123,以引导流体介质的流动,流体介质可从流体通道120的进口122进入阀体100内,沿过流口121从流体通道120的出口123流出压力调节阀1。
[0035]第一密封组件200将调节腔室110和流体通道120隔开,以避免流体通道120内的介质流至调节腔室110内,例如,当压力调节阀1用于控制低温气体的流通时,第一密封组件200能够避免低温气体从流体通道120流入调节腔室110内,对调节腔室110内的工作造成影响。
[0036]阀芯组件300用于开闭过流口121,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0),所述阀体(100)限定出调节腔室(110)和流体通道(120),所述调节腔室(110)与所述流体通道(120)的出口(123)通过泄压通道(111)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20)内具有过流口(121),用于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20)的进口(122)和所述流体通道(120)的出口(123);第一密封组件(200),所述第一密封组件(200)将所述调节腔室(110)和所述流体通道(120)隔开;用于开闭所述过流口(121)的阀芯组件(300),所述阀芯组件(30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阀体(100)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200)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组件(200)包括沿所述阀芯组件(300)的移动方向可伸缩的第一波纹管(210),所述第一波纹管(210)的一端与所述阀体(100)配合且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组件(300)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连接盘(220),所述第一连接盘(220)固定在所述阀体(100)内,所述第一波纹管(210)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盘(220)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腔室(110)内设有第一固定法兰(230),所述第一固定法兰(230)通过第一紧固件(240)固定在所述调节腔室(110)内,以将所述第一连接盘(220)夹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法兰(230)与所述阀体(1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0)还限定出容纳腔(130),所述压力调节阀(1)还包括:可变形的膜片(410),所述膜片(410)设于所述阀体(100)且将所述容纳腔(130)与所述调节腔室(110)隔开;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130)内,所述调节组件、所述阀芯组件(300)分别与所述膜片(410)的相对两侧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300)包括:阀芯(310),所述阀芯(310)用于开闭所述过流口(121);顶杆(320),所述顶杆(320)的一端与所述阀芯(310)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210)套设在所述顶杆(320)的外侧,所述第一波纹管(210)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阀芯(310)或所述顶杆(320)连接;第一顶头(330),所述第一顶头(330)与所述顶杆(320)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顶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