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064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废弃物包括液固混合物和气体,液固混合物包括水、挥发性有机物和固体粉末,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机构,脱除废弃物中的部分气体和至少部分固体粉末,得到一级处理产物;二级分离机构,脱除一级处理产物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得到二级处理产物;三级分离机构,对所述二级处理产物进行气液分离。该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中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汽蒸干燥单元的洗涤塔排出的废水中夹带有固体粉末及挥发性有机物、非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在排出洗涤塔的过程中,洗涤塔内的气体也会随废水同时喷出,导致洗涤塔的排出物的流量出现剧烈波动,而且使得废水的压力接近大气压。
[0003]现有技术中对洗涤塔的排出物的处理方式为:排出物经管道进入一开放性的集水池,排出物经过一定时间的沉降后,其中密度较小的固体粉末漂浮在水面,并由人工定时打捞装袋。开放性的集水池主要是为了便于打捞固体粉末,但其导致挥发性有机物直接挥发至大气,引起VOC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降低VOC污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所述废弃物包括液固混合物和气体,所述液固混合物包括水、挥发性有机物和固体粉末,所述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
[0006]一级分离机构,用于脱除所述废弃物中的部分气体和至少部分固体粉末,并得到一级处理产物;
[0007]二级分离机构,用于脱除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并得到二级处理产物;所述二级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加速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一级分离机构连通;所述加速机构具有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所述加速通道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加速,进而使得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液体分散成液滴并喷入所述下腔体;以及,
[0008]三级分离机构,与所述下腔体连通,并用于对所述二级处理产物进行气液分离。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加速机构包括隔板和至少一个加速芯管;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并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为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所述加速芯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并包括同轴布置的主管和喷出管,所述主管的上端位于所述上腔体内,所述喷出管位于所述下腔体内;所述加速芯管具有贯穿所述主管和所述喷出管的第三内腔,且所述第三内腔在所述喷出管处的内径沿远离所述主管的方向逐渐增大,每个所述加速芯管的所述第三内腔构成一个所述加速通道;所述加速芯管的上端开口构成供气体进入所述第三内腔的第一进口,所述主管的侧壁上设有供液体进入所述第三内腔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位于所述上腔体内,加速芯管的下端开口构成供液滴喷出的第一出口。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三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内腔的最小直径为6mm

30mm,所述第三内腔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为1.1

2;所述第二进口的面积为0.00001m2

0.0001m2;所述第三内腔在所述喷出管处的腔壁与所述加速芯管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2.5
°‑
10
°

[0011]可选地,所述一级分离机构包括旋流分布器和负压抽滤器,所述旋流分布器包括第二壳体和多个抑制挡板,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三进口处的切线平行;多个所述抑制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三进口的下方,多个所述抑制挡板沿所述第二内腔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抑制挡板均沿所述第二内腔的径向延伸;所述负压抽滤器设置在所述旋流分布器的下端,所述负压抽滤器具有供所述一级处理处理产物流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级分离机构的所述上腔体连通。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上对齐,且多个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周向上均匀布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三进口的当量直径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1:5

1:2;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1:2

1:9;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径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0.1:1

0.3:1。
[0014]可选地,所述一级分离机构还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旋流分布器与所述负压抽滤器的外部,且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通过管路与一真空泵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供连通所述负压抽滤器的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二级分离机构的所述上腔体的管路穿设;
[0015]所述三级分离机构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第五出口,所述第五出口与所述真空泵连通。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方法,所述废弃物包括液固混合物和气体,所述液固混合物包括水、挥发性有机物和固体粉末,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对所述废弃物进行一级分离,以脱除部分气体和至少部分固体粉末,并得到一级处理产物;
[0018]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进行二级分离,以脱除至少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并得到二级处理产物;以及,
[0019]对所述二级处理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其中,
[0020]所述二级分离包括: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加速,并利用加速后的气体使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液体分散成液滴,以及,使所述液滴向下运动预定距离。
[0021]可选地,利用二级分离机构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进行二级分离,所述二级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加速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被所述加速机构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用于接收所述一级处理产物;所述加速机构具有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且所述加速通道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加速,进而使得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液体分散成液滴并喷入所述下腔体;
[0022]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在所述第一内腔中的表观流速为0.1m/s

1m/s,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在所述加速通道内的表观流速为30m/s

80m/s;所述一级处理产物
中的液体在所述第一内腔中的表观流速小于或等于0.1m/s。
[0023]可选地,当所述液固混合物的温度为5℃

20℃时,所述预定距离为0.9m

1.5m;
[0024]当所述液固混合物的温度为20℃

35℃时,所述预定距离为0.4m

0.9m;
[0025]当所述液固混合物的温度为35℃

50℃时,所述预定距离为0.2m

0.4m;
[0026]当所述液固混合物的温度大于50℃时,所述预定距离为0.2m。
[0027]可选地,所述一级分离包括:对所述废弃物进行离心分离,以分离所述废弃物中的部分气体,且得到处于旋流状态的初级处理产物;
[0028]控制所述初级处理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所述废弃物包括液固混合物和气体,所述液固混合物包括水、挥发性有机物和固体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分离机构,用于脱除所述废弃物中的部分气体和至少部分固体粉末,并得到一级处理产物;二级分离机构,用于脱除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并得到二级处理产物;所述二级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加速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一级分离机构连通;所述加速机构具有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所述加速通道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气体加速,进而使得所述一级处理产物中的液体分散成液滴并喷入所述下腔体;以及,三级分离机构,与所述下腔体连通,并用于对所述二级处理产物进行气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内腔;所述加速机构包括隔板和至少一个加速芯管;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并将所述第一内腔分割为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所述加速芯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并包括同轴布置的主管和喷出管,所述主管的上端位于所述上腔体内,所述喷出管位于所述下腔体内;所述加速芯管具有贯穿所述主管和所述喷出管的第三内腔,且所述第三内腔在所述喷出管处的内径沿远离所述主管的方向逐渐增大,每个所述加速芯管的所述第三内腔构成一个所述加速通道;所述加速芯管的上端开口构成供气体进入所述第三内腔的第一进口,所述主管的侧壁上设有供液体进入所述第三内腔的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位于所述上腔体内,加速芯管的下端开口构成供液滴喷出的第一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内腔的最小直径为6mm

30mm,所述第三内腔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比值为1.1

2;所述第二进口的面积为0.00001m2‑
0.0001m2;所述第三内腔在所述喷出管处的腔壁与所述加速芯管的轴线所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2.5
°‑
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离机构包括旋流分布器和负压抽滤器,所述旋流分布器包括第二壳体和多个抑制挡板,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地延伸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进口,所述第三进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三进口处的切线平行;多个所述抑制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第三进口的下方,多个所述抑制挡板沿所述第二内腔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抑制挡板均沿所述第二内腔的径向延伸;所述负压抽滤器设置在所述旋流分布器的下端,所述负压抽滤器具有供所述一级处理处理产物流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二级分离机构的所述上腔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上对齐,且多个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周向上均匀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口的当量直径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1:5

1:2;所述第二内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1:2

1:9;所述抑制挡板在所述第二内腔的径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的比为0.1:1

0.3: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离机构还包括罩
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旋流分布器与所述负压抽滤器的外部,且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通过管路与一真空泵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供连通所述负压抽滤器的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二级分离机构的所述上腔体的管路穿设;所述三级分离机构具有供气体流通的第五出口,所述第五出口与所述真空泵连通。8.一种废弃物处理方法,所述废弃物包括液固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月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化同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