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13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包括配制光变油墨,印刷膜成型,热压印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光变颜料特性,将光变颜料调制适用于热转印材料离型膜的光变油墨,通过凹印将光变油墨印刷到离型膜表面,再通过热转移使离型膜上的光变油墨转印到文具笔杆上,形成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变色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CMYK四色印刷,颜色随光线角度变幻外观更绚丽多彩,同时针对稀有款产品不易被外界同行业模仿复制,具有一定的唯一稀有性。具有一定的唯一稀有性。具有一定的唯一稀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领域,涉及印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接料、填料等材料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其种类非常多。色料赋予印品丰富多彩的色调;连接料作为色料的载体,也作为黏合剂使色料固着在承印物表面上;填料赋予油墨适当的性质,使得油墨满足各种印刷过程的印刷适性。更具体而言,连接料是一种胶粘状的流体,它的作用首先是作为色料的载体,将粉末状的色料等固体颗粒混合连接起来;其次作为一个黏合剂使色料最终能够固着在承印物表面上,以达到显示文字、图象、标记、装饰等目的;连接料的主要成分是油(植物油、矿物油)、树脂、溶剂和辅助材料。色料通常都是颜料,也有用一些染料的,颜料和染料都是颗粒极细的有色物质,颜料一般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连接料,在溶液中大部分称为悬浮状态;染料一般在连接料中是可溶的,颜料必须有很高的着色力、遮盖力、化学稳定性、耐光性等性能,同时在连接料中的分散能力也要高。
[000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纸币、票据、有价证券上面有不同角度下呈现不同颜色的防伪图案,其实这是一种由光变颜料调制的特殊油墨,此光变颜料是具有特定光谱特性的光学变色薄膜碎片,是根据多层薄膜的光干涉原理设计出来。由于受配方中的树脂和辅助添加剂的限制,使得光变油墨不能受角度变色或者变色较弱;并且材料成本高昂,光变油墨材料昂贵,通常用在防伪领域较多,一般的产品包装方面无法大规模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变颜料特性,将光变颜料调制适用于热转印材料离型膜的光变油墨,通过凹印将光变油墨印刷到离型膜表面,再通过热转移使离型膜上的光变油墨转印到文具笔杆上,形成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变色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CMYK四色印刷,颜色随光线角度变幻外观更绚丽多彩,同时针对稀有款产品不易被外界同行业模仿复制,具有一定的唯一稀有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印刷膜成型:在涂好离型油的PET膜上,通过印刷将四色油墨、光变油墨及热熔胶依次印刷于离型油表面,制备成图文的印刷膜;
[0008]2)热压印刷:将步骤1)得到的印刷膜贴伏于塑料文具表面,再以热压方式将印刷膜印在塑料文具表面,待热熔胶至熔融状态之后停止热处理,待热熔胶凝固之后再脱离PET膜,得到印有光变油墨的塑料文具。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印刷膜依次包括PET膜,离型层,颜色
层,光变色墨层与背胶层。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PET膜的厚度为10

20μ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型层、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以及背胶层的共同厚度为0.5

1.5μ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光变油墨包括以下组分:5

10份丙烯酸树脂,10

3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

35份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0.3

1份添加剂,1

5份铝以及1

5份二氧化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铝为单质铝,铝的形态为片状或者鳞片状;所述二氧化硅的形态为球形,D50为3

10μ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添加剂包括分散剂与消泡剂。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变油墨在400~760nm的可见光范围内随角度变化而变色。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基于光变颜料特性,将光变颜料调制适用于热转印材料离型膜的光变油墨,通过凹印将光变油墨印刷到离型膜表面,再通过热转移使离型膜上的光变油墨转印到文具笔杆上,形成在不同光线角度下变色的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CMYK四色印刷,颜色随光线角度变幻外观更绚丽多彩,同时针对稀有款产品不易被外界同行业模仿复制,具有一定的唯一稀有性。
[0019]3)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包装上颜色随光线角度变幻外观更绚丽多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离型膜上的印刷样张。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文具笔杆热转印后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本专利技术中,四色油墨为行业内常用的四色[黄、晶红、青(蓝)、黑]印刷复制工艺的成套油墨,以下不再赘述。
[0024]光变油墨中的添加剂为分散剂与消泡剂,分散剂为具有亲和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一端为长链脂肪族,一端为极性基团比如羧基、氨基等。消泡剂主要为有机硅类消泡剂。
[0025]所用的添加剂也为行业中常用的分散剂(例如青岛晟实新材料有限公司的RD

9106分散剂)与消泡剂(例如华盛源,DL

176消泡剂),以下不再赘述。
[0026]铝主要是单质铝,铝的形态为片状或者鳞片状。
[0027]二氧化硅的形态主要是球形,D50(直径)在3

10微米之间。
[0028]塑料文具的材质为行业内常用的材质,例如ABS/PC/PMMA等塑胶素材制成的,以下
不再赘述。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所述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印刷膜成型:在涂好离型油的PET膜上,通过印刷将四色油墨、光变油墨及热熔胶依次印刷于离型油表面,制备成图文的印刷膜,如图1所示;
[0032]印刷膜依次包括PET膜,离型层,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与背胶层,
[0033]其中,背胶层位于最下方,而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依次在背胶层上方,而离型层位于光变色墨层上方,PET膜位于离型层上方,PET膜的厚度为15μm,离型层、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以及背胶层的共同厚度为1μm。
[0034]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光变油墨包括以下组分:10份丙烯酸树脂,30份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份丙二醇甲醚,1份添加剂(分散剂与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1),5份铝以及5份二氧化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印刷膜成型:在涂好离型油的PET膜上,通过印刷将四色油墨、光变油墨及热熔胶依次印刷于离型油表面,制备成图文的印刷膜;2)热压印刷:将步骤1)得到的印刷膜贴伏于塑料文具表面,再以热压方式将印刷膜印在塑料文具表面,待热熔胶至熔融状态之后停止热处理,待热熔胶凝固之后再脱离PET膜,得到印有光变油墨的塑料文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印刷膜依次包括PET膜,离型层,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与背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ET膜的厚度为10

20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文具表面的光变油墨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颜色层、光变色墨层以及背胶层的共同厚度为0.5

1.5μm。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孙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卡游动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