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004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主成分客观分析的结果取前三个空间模态对流层高层环流场作为天气分类标准;b、将不同天气分类环流形势下的200hPa波动通量和位势高度场作为覆冰阶段判别模型中雪水比分指标的计算标准;c、通过覆冰阶段判识模型和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确定落区内的覆冰厚度风险等级;d、通过覆冰厚度计算模型计算出M的数值序列,将风险指数分为4个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不仅基于气象因素、还综合考虑电力设施杆塔高度、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导线宽度等因素,建立导线覆冰风险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覆冰综合风险的预报和预警。险的预报和预警。险的预报和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气象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能源保供越来越显现重要作用,而气象服务对能源保供有着关键作用。气象服务应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电力是国民经济命脉,电力供需平衡、主配网稳定运行对电力气象灾害防御提出更加高效、精准的要求和更为紧迫的需求。
[0003]电网运营常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其中以导线覆冰和风偏灾害最为严重,常造成跳闸甚至大面积脱网。
[0004]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存在山地、丘陵、平原、沿海等多种地形地貌,不同的地形区域,电力高影响天气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山地气候极端性强,多强降水、霜冻、雷电,沿海受系统性大风影响明显。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多样化对气象服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输电线路多架设于野外,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巨大,部分线路杆塔、变电站处于旷野、山区等人迹罕至的地区,一旦发生故障跳闸,将对电力生产运营尤其是设施维护检修造成了很大挑战。
[0005]然而,以往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几乎完全取决于气象条件,依照气象行业的标准和指标,而并没有考虑到电力方面的综合因素,也没有建立非常规气象要素的全自动模型阶段判别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以解决现有目前气象部门不能对电网导线覆冰进行预报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a、用电网提供的覆冰灾害记录和气象要素资料、再分析资料建立覆冰个例历史资料库,筛选出覆冰高发年,利用覆冰高发年同期ERA5再分析资料中的格点温度、位势高度场数据,计算得到波动通量,并进行主成分客观分析,根据主成分客观分析的结果取前三个空间模态对流层高层环流场作为天气分类标准;
[0009]b、根据a步骤中天气分类标准,将a中计算的Plumb波动通量和位势高度场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不同天气分类环流形势下的200hPa波动通量和位势高度场,以作为步骤c中覆冰阶段判别模型中雪水比分指标C
1,2,3
的计算标准;
[0010]c、步骤a、b确定了覆冰落区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覆冰阶段判识模型和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确定落区内的覆冰厚度风险等级;
[0011]根据地形温度、降水和不同层次雪水比含量数据进行覆冰阶段判别:
[0012]G=T
m,n
×
P
×
C
1,2,3
[0013]其中,G为覆冰生消阶段判识指数,T
m,n
代表不同地形下的温度分指标,P代表降水分指标,C
1,2,3
代表三种天气分型对应的雪水比分指标;
[0014]覆冰生消阶段判识指数G=0表示覆冰处于消融阶段,G=1表示覆冰处于增长阶段,0<G<1表示覆冰处于维持阶段;
[0015]d、建立覆冰厚度预报模型,即:
[0016]d1、当G=1处于覆冰处于增长阶段,
[0017]当T
×
P=1时,为雨凇覆冰,采用Jones覆冰模型:
[0018][0019]公式中,为单位时间内雨凇覆冰增长量;ρ
i
为冰的密度,单位:0.9g
·
cm
‑3;ρ
w
为水的密度,单位1.0g
·
cm
‑3;P为降水强度,单位mm
·
h
‑1;V为风速,单位:m
·
s
‑1;
[0020]当T
×
P=0时,为雾凇覆冰,采用Makkonen覆冰模型:
[0021][0022]其中,为单位时间内雾凇覆冰增长量,w为液态含水量,单位:g
·
cm
‑3;α1为碰撞率;α2为收集率,α2=1;α3为冻结率,α3=0.7;α1利用液滴中值体积直径、导线直径D0、空气的密度和空气绝对粘度进行参数化;
[0023]d2、当G=0覆冰处于融化阶段时,若当前时刻温度T大于0℃,则开始热力融冰阶段:
[0024]dM
t


87

80T
[0025]若平原当前时刻温度T
m
低于

10℃或山区当前时刻温度T
n
低于

13℃,则开始升华脱冰阶段:
[0026]dM
t

‑7[0027]M
t
=M
t
‑1+dM
t
[0028][0029]其中,D0为导线直径,单位:mm;M
t
和M
t
‑1为长度1m的导线在t和(t

1)时次的积冰重量,单位:g;b
t
代表t时次的标准冰厚,单位:mm;
[0030]e、通过覆冰厚度计算模型计算出M的数值序列,将风险指数分为4个等级:
[0031]当M<5mm,5mm≤M<10mm,10mm≤M<15mm,M≥15mm时,导线覆冰风险等级分别对应1级,2级,3级,4级。
[003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可以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33]在所述步骤c中,温度分指标T的公式如下:
[0034][0035][0036]其中,T
m
表示平原地区、即海拔低于200m的温度,T
n
表示高原山区、即海拔超过200m的温度。
[0037]在所述步骤c中,降水分指标P的公式如下:
[0038][0039]其中,p为逐小时降水量。
[0040]在所述步骤c中,雪水比分指标C
1,2,3
的公式如下:
[0041][0042][0043]式中,k代表三种不同天气环流形势分型,p代表三个气压层,c
k,p
表示的是对应种类天气型对应层次上的雪水比含量;Type1中波动通量主要为纬向传播,因此取目标格点
±5°
E的平均作为判断依据,Type2中波动通量主要为经向传播,因此取目标格点
±5°
N的平均作为判断依据,Type3中波动通量为西北

东南向传播,因此取目标格点
±5°
N和
±5°
E的平均作为判断依据。
[0044]本专利技术的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不仅基于气象因素、还综合考虑电力设施杆塔高度、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导线宽度等因素,建立导线覆冰风险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覆冰综合风险的预报和预警。
[0045]本专利技术拟针对导线覆冰灾害,基于大量观测资料分析和机理研究,着力解决导线覆冰预报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入生消机制的导线覆冰风险等级预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用电网提供的覆冰灾害记录和气象要素资料、再分析资料建立覆冰个例历史资料库,筛选出覆冰高发年,利用覆冰高发年同期ERA5再分析资料中的格点温度、位势高度场数据,计算得到波动通量,并进行主成分客观分析,根据主成分客观分析的结果取前三个空间模态对流层高层环流场作为天气分类标准;b、根据a步骤中天气分类标准,将a中计算的Plumb波动通量和位势高度场进行合成分析得到不同天气分类环流形势下的200hPa波动通量和位势高度场,以作为步骤c中覆冰阶段判别模型中雪水比分指标C
1,2,3
的计算标准;c、步骤a、b确定了覆冰落区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覆冰阶段判识模型和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确定落区内的覆冰厚度风险等级;根据地形温度、降水和不同层次雪水比含量数据进行覆冰阶段判别:G=T
m,n
×
P
×
C
1,2,3
其中,G为覆冰生消阶段判识指数,T
m,n
代表不同地形下的温度分指标,P代表降水分指标,C
1,2,3
代表三种天气分型对应的雪水比分指标;覆冰生消阶段判识指数G=0表示覆冰处于消融阶段,G=1表示覆冰处于增长阶段,0<G<1表示覆冰处于维持阶段;d、建立覆冰厚度预报模型,即:d1、当G=1处于覆冰处于增长阶段,当T
×
P=1时,为雨凇覆冰,采用Jones覆冰模型:公式中,为单位时间内雨凇覆冰增长量;ρ
i
为冰的密度,单位:0.9g
·
cm

3;ρ
w
为水的密度,单位1.0g
·
cm
‑3;P为降水强度,单位mm
·
h
‑1;V为风速,单位:m
·
s
‑1;当T
×
P=0时,为雾凇覆冰,采用Makkonen覆冰模型:其中,为单位时间内雾凇覆冰增长量,w为液态含水量,单位:g
·
cm
‑3;α1为碰撞率;α2为收集率,α2=1;α3为冻结率,α3=0.7;α1利用液滴中值体积直径、导线直径D0、空气的密度和空气绝对粘度进行参数化;d2、当G=0覆冰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琦曲晓黎赵增保李崴张金满王洁杨琳晗李文晴张彦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影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