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976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药纳米颗粒包括:疏水性抗肿瘤药物、两亲性聚合物和单宁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思路,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从中真正获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本身的免疫抑制微环境限制了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简单的说,肿瘤免疫微环境可以分为“冷”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少)和“热”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多)。近年来,cGAS

STING通路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重要功能逐渐被揭示,引起了人们对使用cGAS

STING通路激动剂作为疫苗佐剂的探索。cGAS

STING通路活化后对免疫系统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抗原递呈细胞的交叉提呈,促进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转化,促进CD4
+
T细胞的分化以及激活CD8
+
T细胞免疫反应等。胞浆核酸对cGAS

STING通路的刺激作用可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

kB,促进I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增强抗原呈递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0003]虽然很有希望,但在体内直接应用STING激动剂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天然的STING激动剂包括2
’3’‑
cGAMP、3
’3’‑
cGAMP、c

di

GMP,c

di

AMP。cGAMP可与打开的STING二聚体结合,使其发生构型变化,随后聚集并激活下游通路。然而,cGAMP或其他天然环二核苷酸(conventional cyclic dinucleotide,CDN)因为药代动力学曲线不佳,在体内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负电荷和高度极性的性质导致其细胞穿透能力有限。此外,由于磷酸二酯键易被水解,CDNs半衰期较短。临床上的CDNs只用于瘤内注射,限制了其对于转移瘤的治疗。非核苷酸小分子激动剂DMXAA,曾经被认为有希望替代cGAMP,但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失败。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载药纳米颗粒,其可以激活STING通路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诱导长期高效的免疫反应;并且具有MRI T1成像的功能,可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利用MRI实现肿瘤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可以激活STING通路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诱导长期高效的免疫反应;并且具有MRI T1成像的功能,可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利用MRI实现肿瘤治疗效果的实时监测。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载药纳米颗粒的应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包括:
[0009]疏水性抗肿瘤药物;
[0010]两亲性聚合物;所述两亲性聚合物中包覆有疏水性抗肿瘤药物;
[0011]单宁酸

锰络合物;所述单宁酸

锰络合物负载在两亲性聚合物的表面;
[0012]其中,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所述亲水性链段选自聚乙二醇;所述疏水性链段选自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己内酯或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载药纳米颗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使用两亲性聚合物封装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并在其表面利用单宁酸多酚螯合金属锰形成金属

酚类网络覆于其上,最终获得载药纳米颗粒,利用两亲性聚合物疏水嵌段与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疏水相互作用有效封装药物并形成两亲性载药纳米体系;以该两亲性载药纳米体系为模板,和透明质酸相比,天然的单宁酸多酚能够和金属锰离子在亲水层表面大量螯合从而形成金属

酚类网络,最终获得高效共负载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和亲水性锰离子的载药纳米颗粒;该载药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富集在肿瘤部位并共递送两种不同的药物,实现肿瘤细胞原位杀伤和TAAs释放。在肿瘤部位,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诱导DNA损伤,促进dsDNA释放于胞质,启动STING通路激活,Mn
2+
作为STING通路激动剂可以协同增敏DNA激活的STING通路,从而促进I型干扰素大量释放。I型干扰素可以促进抗原提呈细胞交叉提呈抗原,激活CD8
+
T细胞,诱导CD4
+
T细胞的分化。STING通路的激活,有利于T淋巴细胞的浸润,从而实现长期,高效的免疫反应。同时,释放的Mn
2+
能作为对比剂在肿瘤组织进行特异性磁共振成像,该载药纳米颗粒的成像功能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组织进行实时监测;此外,该载药纳米颗粒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占载药纳米颗粒的质量的3.7~4.9%。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药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60~80nm。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选自喜树碱、紫杉醇、疏水阿霉素或柔红霉素中的至少一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选自疏水阿霉素。疏水阿霉素作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干扰DNA复制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另外,阿霉素损伤导致双链DNA释放到胞质内,启动STING通路信号。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水阿霉素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20]将盐酸阿霉素溶于水,搅拌条件下滴入三乙胺,搅拌过夜。随后经过多次离心直到上清中无红色为止;将得到的疏水阿霉素冻干。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亲水性链段的分子量为2000~8000。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疏水链段的分子量为9000~15000。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提供上述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将溶于第一有机溶剂的两亲性聚合物与溶于第二有机溶剂的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和水混合,通过透析除去第一有机溶剂和第二有机溶剂,得到包覆有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两亲性聚合物溶液;
[0025]S2、将包覆有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两亲性聚合物溶液调节pH至7.9~8.2、并与单宁酸溶液和锰盐溶液混合、超滤得到载药纳米颗粒。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和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质量比为8~12:1。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宁酸溶液中单宁酸的浓度为20~60mg/mL。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锰盐溶液中锰盐的浓度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水性抗肿瘤药物;两亲性聚合物;单宁酸

锰络合物;所述两亲性聚合物中包覆疏水性抗肿瘤药物;所述单宁酸

锰络合物负载在两亲性聚合物的表面;其中,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所述亲水性链段选自聚乙二醇;所述疏水性链段选自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聚己内酯或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占载药纳米颗粒的质量的3.7~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60~8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抗肿瘤药物选自喜树碱、紫杉醇、疏水阿霉素或柔红霉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载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溶于第一有机溶剂的两亲性聚合物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蕊梦王俊侠甄鑫梁芳蓉张婉丽赖胜圣韦瑞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