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37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选用改良壤土种植番茄,并在种植过程中施用金丝桃根提取液;所述改良壤土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的改良壤土与金丝桃根提取液联合处理,用于种植番茄,可提高番茄对青枯病菌的免疫力,其防治效果优于生物农药中生菌素。预先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处理番茄幼苗,极大地提高金丝桃根提取液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其可提高番茄幼苗对青枯病菌免疫力,更有助于起到预防作用。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处理番茄幼苗可提高番茄单株产量;在改良壤土的基础上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极大地降低了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用药成本,并使番茄产量增加接近40%。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番茄(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产量可达全球第一。青枯病是番茄最主要的病害,青枯病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可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进而形成侵染源。该病菌致病性强,作用迅速,可导致番茄大面积死亡甚至绝产。前人对青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主要防治措施均作为较为系统的分析,未从发生青枯病受土壤影响因素与根系提取物2个方面结合来探讨防治青枯病,而通常对青枯病的防治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寻找抑病土壤,较少从番茄产品、品质以及自身对青枯病菌免疫力入手。不论是利用番茄青枯病的抑病土壤,还是采用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为防治青枯病菌传播所导致的番茄青枯病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选用改良壤土种植番茄,并在种植过程中施用金丝桃根提取液;
[0006]所述改良壤土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金丝桃根提取液通过先加入pH为4~4.2的酸溶液提取,而后酶解制备而得,所述酶解采用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30~35℃,酶解时间为50~55min,复合酶用量为3~3.5w/w%。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酸溶液为乙酸溶液,所述提取为浸泡提取,浸泡提取时间为30~40min,浸泡提取温度为40~45℃。
[0010]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金丝桃为无柄金丝桃。
[0011]进一步说明,在搭架绑蔓前,采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对番茄进行灌根处理。
[0012]进一步说明,灌根处理至少12h,金丝桃根提取液的使用浓度为:金丝桃根提取液稀释200~250倍。
[0013]进一步说明,所述改良壤土为添加过磷酸钙、γ

聚谷氨酸和氧化钙。
[0014]更进一步说明,过磷酸钙的添加量为5~8kg/亩,γ

聚谷氨酸的添加量为0.8~1.2kg/亩,氧化钙的添加量为7~10kg/亩。
[0015]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述金丝桃根提取液在提高番茄对青枯病菌免疫力中的应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专利技术选用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的改良壤土与金丝桃根提取液联合处理,用于种植番茄,可提高番茄对青枯病菌的免疫力;在施入过磷酸钙、γ

聚谷氨酸和氧化钙改良的壤土的基础上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可更有效地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优于生物农药中生菌素。
[0018]预先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处理番茄幼苗,极大地提高了金丝桃根提取液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其可提高番茄幼苗对青枯病菌免疫力,更有助于起到预防作用。
[0019]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处理番茄幼苗可提高番茄单株产量;同时,在改良壤土的基础上使用金丝桃根提取液,极大地降低了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用药成本,并使番茄产量增加接近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1

金丝桃根提取液的制备
[0024]方法如下:
[0025]取无柄金丝桃根,充分清洗干净,晒干后粉碎,在粉碎的无柄金丝桃根中加入pH为4~4.2的乙酸溶液,至浸没原料,于40℃进行水浴浸泡提取30min,调节温度至30℃,待温度降至设定温度后,加入3.2w/w%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加入量以原料重量计),30℃酶解55min,灭酶,浓缩,得金丝桃根提取液。
[0026]实施例2

金丝桃根提取液的制备
[0027]方法如下:
[0028]取无柄金丝桃根,充分清洗干净,晒干后粉碎,在粉碎的无柄金丝桃根中加入pH为4~4.2的乙酸溶液,至浸没原料,于45℃进行水浴浸泡提取40min,调节温度至35℃,待温度降至设定温度后,加入3.5w/w%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加入量以原料重量计),35℃酶解55min,灭酶,浓缩,得金丝桃根提取液。
[0029]实施例3

金丝桃根提取液的制备
[0030]方法如下:
[0031]取无柄金丝桃根,充分清洗干净,晒干后粉碎,在粉碎的无柄金丝桃根中加入pH为4~4.2的乙酸溶液,至浸没原料,于45℃进行水浴浸泡提取30min,调节温度至35℃,待温度降至设定温度后,加入3.2w/w%的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加入量以原料重量计),35℃酶解50min,灭酶,浓缩,得金丝桃根提取液。
[0032]实施例4

不同质地土壤的筛选
[0033](1)青枯菌液的制备
[0034]将斜面保存的青枯菌划线至TTC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2d,挑取单菌落(选取较大、白边较宽、中央粉红色、似有流动感的菌落)接种至NA液体培养基,于28℃、150r/min振荡培养1d后,以3%(v/v)接种至NA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于28℃、150r/min振荡培养40h后,6000rpm离心10min,取沉淀无菌水重悬,浓缩,调节浓度为1
×
106CFU/mL。
[0035](2)野外筛选土壤
[0036]在野外大田选取3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砂土、壤土和黏土)进行番茄种植试验,大田环境气候基本一致,种植施肥管理方式相同。通过对不同质地的土壤接种劳尔青枯菌液,观察番茄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并采集番茄植株样品和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化验分析。通过观察记录和室内化验分析结果,确定壤土是免疫番茄青枯病的土壤。
[0037]同时,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的壤土对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更好,选取砂黏比范围为1:0.3~0.5的壤土进行下一步试验。
[0038]实施例5

免疫番茄青枯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0039](1)改良壤土的制备
[0040]选用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4的壤土,翻耕后,将过磷酸钙、γ

聚谷氨酸和氧化钙充分混合,均匀施入壤土中,得改良壤土;其中,过磷酸钙的添加量为6.5kg/亩、γ

聚谷氨酸的添加量为1.0kg/亩,氧化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改良壤土种植番茄,并在种植过程中施用金丝桃根提取液;所述改良壤土机械组成的砂黏比范围为1:0.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丝桃根提取液通过先加入pH为4~4.2的酸溶液提取,而后酶解制备而得,所述酶解采用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30~35℃,酶解时间为50~55min,复合酶用量为3~3.5w/w%。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为乙酸溶液,所述提取为浸泡提取,浸泡提取时间为30~40min,浸泡提取温度为40~45℃。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免疫番茄青枯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丝桃为无柄金丝桃。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启民李海鹏符芳兴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