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25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包括:端子排,包括多个框架体,以及接插单元;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动作端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连接有端子排;补偿组件,包括浮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浮动座,以及补偿单元,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浮动空间,所述补偿单元置入在浮动空间内,并在所述浮动空间的至少一侧形成浮动间隙;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上设有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所述第一移动模组驱动所述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关于装配位置定距行进,所述夹持模块上承载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接插单元在定距位置装配,实现端子与接插单元的精准装配。准装配。准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排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端子排包括并列装配在框架上的多个接插片,以及装配在接插片上的端子,接插片与端子的装配是在端子产品生产中的一道工序。
[0003]现有设计中的一种连接器端子装配机,公开号为CN203205689U,其包括机架、用于输送端子料带的送料装置、用于夹持连接器壳体的夹持装置、用于切割端子料带的切割装置、用于推动端子料带插入壳体的插端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夹持装置、切割装置、插端装置均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插端装置在竖直面上相向布置,所述送料装置在所述夹持装置和所述插端装置的左右方向的其中一侧,并与所述插端装置位于机架前后方向的同一侧,所述切割装置位于所述插端装置和所述送料装置之间;所述插端装置包括插端气缸、插端滑块和组立头,所述组立头位于所述插端滑块前端端面,所述插端滑块与所述插端气缸相连,所述插端气缸驱动所述插端滑块前后滑动,从而推动组立头前后移动,端子料带将在组立头的推动下插入夹持装置中的连接器壳体。
[0004]在工作过程中:组立头通过插端滑块与插端气缸相连,当端子料带和壳体分别就位,也即壳体到达与组立头相对的位置,端子料带输送到组立头和壳体之间,插端气缸推动插端滑块向前移动,位于插端滑块前端端部的组立头前进,从而将端子料带插入壳体,完成装配。
[000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端子排采用装配工序生产,其上的接插片在依次排列后,通过端子排两端的固定块和螺栓拧紧固定,实际上,根据每个接插片的装配差异性,以及螺栓拧紧程度的不同,相邻接插片之间的实际间距与理想间距存在偏差值,且该偏差值关于接插片的理论间距呈正负方向,且偏差值大小不定,作为示例的,相邻的两个接插片的理想间距,以及端子的定距移动间距为10mm,而两个接插片之间的实际间距可能是10.1mm,亦或是9.9mm,多个接插片之间的偏差值依次累积,最终导致端子排的自身结构无法弥补上述的累积偏差,在后序的端子排与端子的装配过程中,端子被夹持并被设定呈以理想间距依次装配在接插片上,在上述的累积偏差影响下,导致顺位的端子与接插片之间存在错位,致使端子无法对准接插片,导致装配精度不高,或是装配目的无法实现,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时调节接插片与端子之间偏差的装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包括:
[0008]端子排,包括多个框架体,以及依次叠装在框架体上的接插单元;
[0009]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动作端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连接有端子排,且所述第一移动模组驱动所述端子排行进至装配位置;
[0010]补偿组件,包括关于接插单元排列方向浮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浮动座,以及布置于浮动座上的补偿单元,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浮动空间,所述补偿单元置入在浮动空间内,并在所述浮动空间的至少一侧形成浮动间隙;
[0011]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上设有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所述第一移动模组驱动所述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关于装配位置定距行进,所述校正单元上设有导向口和校正口,所述导向口引导所述接插单元进入校正口,所述校正口约束所述接插单元在定距位置,所述夹持模块上承载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接插单元在定距位置装配。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移动模组驱动所述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关于接插单元排列方向定距移动的理论间距为L1;两个所述接插单元中心的实际间距为L2;实际间距L2与理论间距L1之间的差为偏差间距Ln,多个偏差间距Ln之和为累积偏差Lx,浮动间隙Ly大于累积偏差Lx。
[0013]进一步,所述补偿单元具有浮动位置和基准位置,所述补偿单元在浮动位置下伸出在浮动空间内,且所述补偿组件被允许在浮动空间内左右移动,所述补偿单元在基准位置下继续伸出,并限定所述补偿组件在当前位置。
[0014]进一步,所述补偿单元端部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与移动模组相抵,或所述摩擦块与固定板相抵,以限制所述补偿组件移动。
[0015]进一步,所述浮动座上还设有回正单元,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回正单元相对设置的回正孔,所述回正单元的端部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回正孔相抵并拉动所述浮动座,以使所述补偿单元移动至浮动空间中部。
[0016]进一步,所述端子排至少具有前后布置的两个装配面,所述接插单元排列在所述装配面上;
[0017]所述浮动座上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端子排的任一装配面面向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
[0018]进一步,所述浮动座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端子排的固定组件,所述浮动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板在当前位置的限位单元。
[0019]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布置在安装板上的丝杆,限定在丝杆一端的固定块,以及活动设置在丝杆上的滑动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限定在端子排的两端。
[0020]进一步,所述夹持模块还具有上料位置,所述上料位置处设有与夹持模块正对设置的第一调整组件,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具有用于夹持端子的夹臂,以及驱动所述夹臂转动的第一转动模块,所述第一转动模块驱动所述端子转动至与接插单元共面。
[0021]进一步,所述夹持模块上还设有第二调整组件,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至少包括与夹持模块传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模块,所述第二转动模块驱动所述端子转动至与接插单元正对设置。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预回正:第一移动模组驱动浮动座移动至固定板处,此时,补偿单元位于浮动空间内,回正单元动作并拉动浮动座,以使补偿单元位于浮动空间中部;
[0024]S2端子正位:端子被运输至上料位置,接插单元的装配位正对Y轴正方向,若端子的装配口与接插单元的装配位正对,则进入步骤S3;
[0025]若端子的装配口位于X轴方向,则第一调整组件夹持端子,并通过第一转动模块关于Y轴转动,以使端子的装配口与接插单元共面,若端子的装配口与接插单元的装配位正对,则夹持模块夹持端子并进入步骤S3;
[0026]若端子的装配口位于Z轴方向,则夹持模块动作并夹持端子,此时第一调整组件的夹臂解除夹持,且第二调整组件动作并驱动夹持模块关于X轴转动,以使端子的装配口正对接插单元,并进入步骤S3;
[0027]S3一次校正:第一移动模组驱动浮动座至装配位置,第二移动模组驱动校正单元和夹持模块至装配位置,校正单元动作并拉动第一个接插单元至理想位置,此时,浮动座和补偿单元在浮动空间内移动一间距,并补偿多个接插单元的累积偏差,第二移动模组进一步动作并带动夹持模块正对接插单元,完成端子与接插单元的对接;
[0028]S4二次校正:补偿单元移动至基准位置并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排(1),包括多个框架体(1.1),以及依次叠装在框架体(1.1)上的接插单元(1.2);第一移动模组(2),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动作端上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补偿组件(4),所述补偿组件(4)连接有端子排(1),且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驱动所述端子排(1)行进至装配位置;补偿组件(4),包括关于接插单元(1.2)排列方向浮动设置在固定板(3)上的浮动座(4.1),以及布置于浮动座(4.1)上的补偿单元(4.2),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浮动空间(3.1),所述补偿单元(4.2)置入在浮动空间(3.1)内,并在所述浮动空间(3.1)的至少一侧形成浮动间隙(3.11);第二移动模组(5),所述第二移动模组(5)上设有校正单元(6)和夹持模块(7),所述第一移动模组(2)驱动所述校正单元(6)和夹持模块(7)关于装配位置定距行进,所述校正单元(6)上设有导向口(6.1)和校正口(6.2),所述导向口(6.1)引导所述接插单元(1.2)进入校正口(6.2),所述校正口(6.2)约束所述接插单元(1.2)在定距位置,所述夹持模块(7)上承载有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接插单元(1.2)在定距位置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5)驱动所述校正单元(6)和夹持模块(7)关于接插单元(1.2)排列方向定距移动的理论间距为L1;两个所述接插单元(1.2)中心的实际间距为L2;实际间距L2与理论间距L1之间的差为偏差间距Ln,多个偏差间距Ln之和为累积偏差Lx,浮动间隙(3.11)Ly大于累积偏差Lx。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4.2)具有浮动位置和基准位置,所述补偿单元(4.2)在浮动位置下伸出在浮动空间(3.1)内,且所述补偿组件(4)被允许在浮动空间(3.1)内移动,所述补偿单元(4.2)在基准位置下继续伸出,并限定所述补偿组件(4)在当前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4.2)端部设有摩擦块(4.21),所述摩擦块(4.21)与移动模组相抵,或所述摩擦块(4.21)与固定板(3)相抵,以限制所述补偿组件(4)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座(4.1)上还设有回正单元(4.3),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与回正单元(4.3)相对设置的回正孔(3.2),所述回正单元(4.3)的端部设有导向面(4.31),所述导向面(4.31)与回正孔(3.2)相抵并拉动所述浮动座(4.1),以使所述补偿单元(4.2)移动至浮动空间(3.1)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1)至少具有前后布置的两个装配面,所述接插单元(1.2)排列在所述装配面上;所述浮动座(4.1)上设有翻转机构(8),所述翻转机构(8)用于驱动所述端子排(1)的任一装配面面向校正单元(6)和夹持模块(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全自动端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座(4.1)底部设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设有用于固定端子排(1)的固定组件(10),所述浮动座(4.1)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勇郭飞杨林宫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